国际河流争端关系国际和平安全,跨界水合作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司法和仲裁是解决国际河流争端的重要方式,国际判例是国际水法的重要渊源。国际法院等共处理了约20起国际河流争端,争端主题事项包括国际河流的航行和非航行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等。本书选取并系统研究了15起重要的国际河流争端成案,注重将国际公法基本理论与国际水法专业领域研究相结合,将国际法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研究相结合,将个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在国际河流争端法律解决和国际水法国际判例研究上形成系列创新点。
《国际禁毒蓝皮书》由上海大学国际禁毒政策研究中心主办和编纂,是国内唯一聚焦全球毒品问题、追踪最新禁毒动向、服务国家禁毒工作的系列年度研究报告。《国际禁毒研究报告(2024)》分为总报告、专题报告、案例研究、区域与国别报告、附录五大板块,以 亚洲毒品问题治理与全球可持续发展 为主题,深入解析亚洲各国在这一领域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以及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毒品问题治理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建设 无毒亚洲 提供了相应的路径选择。这些路径能有效推进亚洲毒品问题的治理,助力建设 无毒亚洲 。但是,想要实现 无毒亚洲 的目标还面临诸多潜在或具体的挑战,各国际组织以及亚洲各国政府应采取针对性的举措,进一步优化和变革现有毒品治理体系。
《欧洲移民发展报告(2022)》主题为 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下的欧洲国际移民 ,持续关注2021年欧洲移民发展。总报告侧重分析2021年欧洲移民的发展趋势和欧盟各国移民管理应对策略及成效,区域国别报告选择了意大利、西班牙、希腊、法国、瑞士、奥利地、德国、荷兰、英国等国作为研究重点,介绍了2021年这些国家移民发展和管理的状况,专题报告分别考察了疫情持续影响下移民状况的改变对欧洲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
现代性与全球化问题,一直是国内研究的热点性问题。基于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对文化哲学研究范式与使命的理解,始终关注现代性、全球化问题,关注我国及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问题。 而本卷则就以全球化问题、中国化问题、现代性问题、海外译稿等为主题,进行了探索。这些探索的主题,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现代性危机、文化进步主义、文化全球化、文化危机等。
《国际禁毒蓝皮书》由上海大学国际禁毒政策研究中心主办和编纂,是国内唯一聚焦全球毒品问题、追踪最新禁毒动向、服务国家禁毒工作的系列年度研究报告。 《国际禁毒研究报告(2023)》分为总报告、主题报告、国别与区域报告、案例研究、附录五大板块,以 芬太尼与合成阿片类物质危机的管控与治理 为主题,深入解析世界各国在这一领域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以及积累的经验与教训。 本书聚焦美洲、欧洲、亚洲关于芬太尼等阿片类物质危机的管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评估其已有成果与预期成效,探讨其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并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集中探讨国际毒品问题引发的各种风波对中国毒情形势及禁毒战略的可能影响,借助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为国内禁毒工作的预警预防、打击整治、决策部署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日本国际政治学》是由日本国际政治学会推出的文集,日本国际政治学会成立于1956年。本书共分四卷,对日本的国际政治研究进
本书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过程和经验、贡献和意义、战略和启示等。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对于维护国际安全、实现国家利益、加强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是中国多边外交和军事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多年的参与,中国的维和外交正面临从建设性参与向引领性参与的战略转型,其基本路径是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中国联合国外交的重点和亮点,并将在中国与联合国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球要事报告》是与美国“全球趋势”研究报告相呼应,旨在通过研究大事要事及其推动因素、研究走向以及互动,激发博士后界层从全球视野和战略高度思考中国未来。总报告及分报告采用模拟情景来说明这些大事要事推动因素(如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金融化、信息化、气候变化、能源地缘政治)间的互动方式,展示其对未来决策者形成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一个整体,这份研究报告重在描述可能影响事件进程的因素。
《国际禁毒蓝皮书》是由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国际禁毒政策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刊行的国内首.聚焦全球毒品问题、追踪禁毒动向、服务国家禁毒工作的年度研究报告。自2019年6月以来,已连续发布了三辑《国际禁毒研究报告》,聚焦 毒品与国家安全 、 新精神活性物质 、 毒品预防教育 等热点问题,受到学界及业界的广泛好评。本报告主要由总报告、专题研究、区域研究和附录四个部分组成,深入解析当今国际禁毒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的毒品问题变化态势,介绍各国禁毒政策的演变,并阐述其对于国家安全的具体影响。此外,还对全球新出现的各类因毒品引发的社会危机展开即时性地关注和研讨,依据研究所得出的成果尝试对各类新型社会危机进行实时研判与决策指导。 2022年6
北极地区在2021年度呈现出地缘政治竞争与北极合作治理双重驱动的态势,本书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展开,全书由总报告、国别与区域篇、科技与合作篇、经济与发展篇组成,内容涉及美国、北欧国家、印度、格陵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北极政策发展,北极立法新动向,以及北极科技发展与合作、北极航道和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等。本书延续以往报告紧扣北极热点话题、把握北极演进规律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的特点,对北极地区2021年度的发展动态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度解读。
本书融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一体,充分运用数理分析、空间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多种分析方法,完善构建了比较科学完善、符合G20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2015~2016年G20中的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就当前G20各成员聚焦关注的科技创新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深入分析。通过对不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G20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变化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展现G20各成员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G20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着力为G20各成员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借鉴
《美利坚帝国》 本书彻底颠覆了美国例外论,以大胆的、全新的全球视角来看待美国的历史。论证美国和其他西欧国家遵循了类似的发展轨迹,走上帝国扩张道路,成为全球化力量的中介。 作者以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分析美国历史。在早期全球化阶段,欧洲军事-财政国家陷入扩张危机,引发英属北美殖民地的革命,美国是帝国殖民的产物。 在现代全球化阶段,美国和欧洲诸帝国一样,困扰于国族建构、民主化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动荡纷争。为了转移矛盾,美国逐步侵吞加勒比和太平洋的诸多岛屿,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帝国列强之一,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重现了欧洲的帝国主义。 在二战后的后殖民全球化时代,民族独立浪潮冲击全球,终结了欧美帝国罪恶的殖民时代。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著作,视野开阔,又有丰富的材料,作者以比较史学的方法指出
本书以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的粮食机构与粮食政策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粮食部及其制定、推行的粮政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综合考察粮食部成立发展、人员变迁、粮政实施、绩效考核、互动博弈、客观作用和影响等。本书指出,全面抗战时期创设的粮食部及其实行的粮政制度与绩效管理,对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适应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下救亡图存这一时代主题,然而战后颁行的粮政则转变成支持内战的工具,粮政失当、承诺失信、制度失灵、用人失察,导致军事失势、社会失序、政治失衡、政权失位。
本书重点讨论当代国际安全领域的重大议题,包括传统安全问题、新型安全问题等,以及世界各主要地缘政治次区域的安全问题,为专题研究,为丛书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思考中国在国际秩序变革中的战略与策略问题提供前提和基础。
本书以纪实手法评估2017年全球恐怖活动与反恐怖斗争的总体状况,分析、总结了恐怖活动的规律、特点、趋势和国际反恐怖斗争与合作的进展及不足之处;介绍了活跃于世界和地区的恐怖组织和重大恐怖事件,并为反恐怖斗争提出对策、建议。最后以大事记的形式勾勒出世界各国和地区恐怖活动与反恐怖斗争全貌,为相关部门决策和研究人员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