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中的国家》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视角,从关系变迁与国家互构的视角研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改进和演化问题。分为多卷本。第二卷的主题是地域 血缘关系中的帝制国家。阐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的国家和国家治理超越了血缘关系主导,转变为地域关系主导,形成超大规模的地域领土国家。维系这一国家的帝制体系包括皇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郡县官僚、行政城市、家户合体、国法规制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因素。与久远的血缘关系相伴随的因素在帝制体系中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帝制国家再生产出国家与官吏、士人、农民、商人、军人之间的关系,并在互动中演化。本卷共十五章,以专题形式探讨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晚清王朝时期国家和国家治理进程及内在支配关系。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24)》是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高端智库资助的重点课题,是反映我国电子政务最新进展、研究分析电子政务领域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第17部年度报告。本报告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这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作为出发点,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满意度、获得感,从注重行政效能提升、强调面向公众需求、体现公众参与的过程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法,纵向追溯我国政务服务创新和政民互动的演化轨迹和变化趋势,横向分析我国各地在政务服务创新中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涵盖基层治理、医疗健康、机构编制、司法等领域,探讨政务大模型、政企合作新模式等前沿话题,以期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数字治理的现实参考。
本书在梳理公共信息服务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背景基础上,对我国公共信息服务社会共治的理念与目标、模式构建中的要素变量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等进行系统理论阐述和建模分析,提出了我国公共信息服务社会共治的框架思路及其风险预防与绩效评估等一系列理论命题,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科学阐释。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发现了公共信息服务实践的个性和特色,总结了公共信息服务的基本规律,验证或修正了公共信息服务社会共治模式构建及其法治化的一系列理论判断。
本书依托实证数据资料,从安全领域、体制机制、应急法治、应急能力、典型案例等多个方面研究中国应急管理的经验、问题,分析未来趋势,提出意见建议,致力于推动实现应急管理现代化、深化应急管理研究、普及应急管理理念。 2022年是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创造良好安全环境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用专章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强调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为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必须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建设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应急管理体系和
本书基于重大事故灾难风险治理的思想,从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三个层面,系统地阐述以情景构建为基础,以应急准备规划区为核心载体,以应急预案、监测预警、公众保护和能力评估等为支撑的高风险油气田重大事故情景构建理论及技术体系框架,由此可能形成新的"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并重"的重大工程技术灾难应对策略,对我国应急准备规划、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培训演练等一系列应急管理工作实践及公共安全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指导作用。
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是一项大规模的基础性调查,是工会组织的一大品牌。自1982年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会同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系统调查开始,基本上每5年进行一次。2022年1月至9月,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了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本书选编了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的相关成果,包括1篇调查总报告、13篇专题调查报告、15篇地方调查报告、9篇产业工会调查报告和1篇网络专项调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自2017年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以来我国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新情况新变化,准确把握新时代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反映基层和职工愿望心声,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工会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本书以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为研究主线和问题意识,将县政府、县党部、县参议会之现代地方政权结构与县域社会阶层、社会背景网络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系统探讨了县政的权力结构、制度运作、社会管理与控制、县域公务员群体、相关利益群体、社会背景等历史实况;突破了传统单纯以县行政制度为主的县政研究体系和框架,将制度史和社会史、知识舆论史等研究视角及其内容相结合融会,并从大历史的视域将中国古代县政发展脉络及其古今之变贯通映衬对照,从整体与具体中把握与总结南京国民政府县政发展的内涵、演进的轨迹、具有的特点、得失成败及其经验教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明确了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是政府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以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驱动政府治理理念转变、组织机制变革、治理流程优化,推进政府向整体供给服务、协同响应服务、高效智慧服务的新形态进化,进而将政府数字化履职的内在能力建设外化为社会公众可感知的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数字化服务体系的综合能力。
《警察文化学(第四版)》是全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警察文化理论与实务的原创性著作。作者自1992年起至今坚守警察文化理论研究阵地20余年,此版系首版18周年后的又一次全面修订和部分改写。本书集中外警察文化思想之大成,汇当代警察文化建设经验之精粹,构筑警察文化学学科之体系,是中国警察文化学学科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对警察文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书共分三篇十三章及结语。 总论篇 主要是对警察文化和警察文化学基本理论、基本问题的概述; 分论篇 主要是采用 化整为零 的方式,对警察文化系统的物质、行为、制度及精神等四个层次内容及其所涉及的诸多内外关系等作具体剖析; 建设篇 则是对警察文化建设的有关战略战术问题进行 化零为整 的研究,并落脚于对中国特色警察文化建设目标的展望上,以期为我国警察文化建设提供
......
本书主要围绕城市移民与公共治理展开研究,针对 上城市移民与城市治理等相关概念和理论流派进行梳理和回顾,总结了世界移民的流动趋势与政策演变以及中国城市移民的特点与类型。本书的创新点在于尝试剖析影响城市移民与融入的主要因素与作用机制,并利用上海地区案例和全国流动人口的上海数据验证影响城市移民融入的主观、客观原因。在主观、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再次从人口迁移、移民政策等视角进行理论回顾与理论检讨,探讨中国城市移民管理的困境和转型思路,末尾提出具有理论基础且切实可行的中国城市移民新型治理的转型响应策略。
本书选取作者着述十四种,又整理者所辑三种,按诗集、文集、论著三大类编次:诗集有《永思堂诗稿》一卷、《永思堂诗续》一卷、《永思堂诗外》一卷、《慈竹居诗稿》二卷、《慈竹居诗遗(辑)》一卷,文集有《永思堂文稿》一卷、《永思堂文续》一卷、《永思堂文外》一卷、《慈竹居集》一卷、《慈竹居文续》一卷、《慈竹居文外(辑)》二卷,论著有《左海珠塵》《陈石遗先生谈艺录》《陈石遗先生论诗 句注》《慈竹居丛谈》《外国文学论稿(辑)》《埃及鈎沉》。并附整理者所辑作者相关资料供读者参考,又附作者嗣父黄梓庠《翰雲草堂诗稿》及《黄澹盦先生印谱》以见其家学渊源。
《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大问题研究》综合集成了经济地理学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理念与方法,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当前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发展路径设计。《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大问题研究》系统总结了东北地区新老问题、新老现象的区别与共同点,考察了各时期的振兴方略及沿革;面向 战略需求,分析了东北地区“五个安全”和“五头五尾”的发展现状,设计了其发展和建设路径;着眼于部门视角,从特色产业、粮食生产基地、旅游资源开发、科技创新、 合作等领域,深入分析各具体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其发展思路与具体建设任务;着眼于空间视角,从 示范新高地、城市化重点地区、特殊类型地区等类型区域,分析其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总体发展思路,设计了具体的建设任务。以此,科学阐释了
本书运用大数据监测分析和人工采集校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4个直辖市和333个地级行政区的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基于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研究营商环境建设、政务公开数字化转型、政府回应能力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数字协同治理发展、政府数据开放建设和政务服务区域协同发展七个重点热点领域,综合指标表现与案例分析,研究其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现状与启示;聚焦湖北省、甘肃省、广州市和绍兴市4个省、市的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整理4个省、市的具体数据呈现与典型做法,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参考借鉴的经验。
报告共分9章。章,回顾人类发展目前的重大危机,反思人类在危机应对中的惨痛教训;第2章,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危机频发的时代,气候环境、能源资源、贫困健康等重大危机相互交织、积蓄待发;第3章,从科学事实、损失
本书选取作者着述十四种,又整理者所辑三种,按诗集、文集、论著三大类编次:诗集有《永思堂诗稿》一卷、《永思堂诗续》一卷、《永思堂诗外》一卷、《慈竹居诗稿》二卷、《慈竹居诗遗(辑)》一卷,文集有《永思堂文稿》一卷、《永思堂文续》一卷、《永思堂文外》一卷、《慈竹居集》一卷、《慈竹居文续》一卷、《慈竹居文外(辑)》二卷,论著有《左海珠塵》《陈石遗先生谈艺录》《陈石遗先生论诗 句注》《慈竹居丛谈》《外国文学论稿(辑)》《埃及鈎沉》。并附整理者所辑作者相关资料供读者参考,又附作者嗣父黄梓庠《翰雲草堂诗稿》及《黄澹盦先生印谱》以见其家学渊源。
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中国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感的现状,本书课题组在2018版蓝皮书指标框架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公共安全感量表。指标涵盖城市自然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治安安全、社会保障安全、信息安全共计九类传统与非传统城市安全。书中通过全国范围的一手调查数据,客观、真实反映中国城市公共安全感的现状,完成全面翔实的城市公共安全感调查报告,为中国城市公共安全发展的战略决策和学术研究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