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关于中国哲学诠释传统和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研究性专著,分为四编十一章:章,注释、诠释,还是创构?第二章,“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第三章,“以中释中”还是“以西释中”?第四章,王弼与郭象;第五章,庄子到郭象;第六章,从《论语》到理学;第七章,《老子》之雌性比喻的诠释问题;第八章,以《老子》之自然的诠释为例;第九章,道家式责任感与人际和谐;第十章,从老子理论看生态平衡;第十一章,人文自然与人类和谐。作者刘笑敢,现任香港中文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哲学辞典》是法国 思想家伏尔泰的一部重要著作,1764匿名出版。这部辞典不同于一般的辞典,其解释旁征博引,近乎是对所收词条的学术史的梳理。在书中,伏尔泰通过对各种词条的解释,尖锐地批判了宗教狂热带来的迷信和无知,强调理性的力量,认为只有从理性出发才能为人类带来光明。
本书被认为是韦斯特马克重要的著作,其经验材料基础既有作者在摩洛哥的四年实地研究素材,也有丰富多样、翔实可靠的民族志和历史学、人类学成果。本书涉猎和论述的主题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长幼男女亲疏关系、财产、伤害、慈善、慷慨、好客、尊重他人与自尊、利他主义、爱国情操、自律、忍耐和疏忽、对动物的尊重、对真与信的尊重、对诸神的义务、对超自然存在的信仰、作为道德守护者的诸神,等等。盎格鲁-撒克逊人、安达曼人、布须曼人、易洛魁人、摩尔人、纳瓦霍人、土库曼人、通古斯人等世界各地的民族在上述领域中的观念、行为、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均被深入翔实地描述、分析和讨论。
《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修订版)》自2002年面世以来,受到不少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并在2003年荣获河南省社科外语类成果奖。但由于各种原因,该书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点,因而我们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辞书事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对其进行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