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 本书是朱光潜的美学代表作,生活美学家刘悦笛主编,内容优选,除收录《谈美》全编17篇外,另附加《谈美书简》《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美学书里的 谈美 精要9篇,以及 近代实验美学 的内容,是一部更广泛意义的 谈美 。根据内容增添24P中外名画,大大增强图书的观赏性。 本书从 谈美 为 免俗 人心净化 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师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 人生的艺术化 ,它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净化人心、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 《宗白华美学二十讲》 本书立足中国传统美学,系统梳理宗白华在中国美学方面的文章20篇,从中国艺术到绘画、书法、音乐、建筑、文艺等方面分别阐述,展现宗
《宋代美学史(修订本)(精)/美学史论稿》匠心打磨二十余载,增删修订数十万字,全新呈现,宋代美学史典范之作,条分缕析直击文化盛世的美学现场,入选第二届全国“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货币哲学》是西美尔的代表作品。作者从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角度对货币的属性、货币所产生的生活形态及影响等展开了深入探讨,分析了货币交换形式对个体人、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深刻影响,认为货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自身的理性化,让人类获得了广泛的独立性和自由空间,同时亦使人际关系日趋非人格化,甚至异化。
2008年7月,清华大学从境外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竹简,学界称之为“清华简”。清华简的内容多为早期的经史类典籍,其中除了可与《尚书》等传世古书对照的篇目外,更多的则是已失传两千年之久的前所未见的佚篇
这是国内部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专著。这是白寿彝先生1984年提出的课题,2005年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16年完成,并通过教育.部审查结
《长城画传》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铺开的大背景下编纂出版,以广阔的大历史视野,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画文相融的形式展现中国精神、中国气魄,讲述与长城相关的历史故事;精心提炼长城的历史价值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凡一百三十篇
1995-2005年的11个春秋,对于福建民政系统而言却是极富意义的一段历史。本书系统地记述了福建民政领域在这一时期各方面的业绩亮点,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双拥工作、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村民自
《美的历程》本书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
晋察冀画报文献全集卷1《晋察冀画报》-13期,是继《晋察冀画报》自1942年创刊到1948年完成历史使命之后的一次集中原貌重现。全书收录影印《晋察冀画报》全部13期内容,亦将画报13期目录单独抄录并辅
本书为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写,该室2018年由省委党史研究室与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合而成,负责党史研究、地方志图书的编纂,已出版的图书有《福建省志·水利志(1991-2005)》《福建
《湖南人》一书是配合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后,新增加的基本陈列“湖南人”而编撰的同名图录,中文版,重点展示以湖南人为主体的三湘历史文化。约15万字,850张图,页数300页左右。本书是湖南省博物馆珍贵馆藏
本套书包含了考古作家许宏的四部公众考古学作品,分别是《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和《东亚青铜潮:前甲骨文时代的千年变局》。四
本书主要记述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和主要成绩以及机构沿革、人事更迭等内容,充分展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积极开展对口支援与国内合作工作的贡献。全志分为卷首、主体与卷尾三大部分
%26nbsp;廖平出身农家,自幼勤学善思。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院试,次年又应科试,深受四川学政张之洞赏识,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将其调入尊经书院肄业。廖平入尊经书院后,先从事博览考据之学(所谓纪
《翦商 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从这本书开启中国史的阅读!“李硕中国史”开篇之作。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