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成稿于1946年至1947年冯友兰受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为中国哲学史课程讲稿,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本书以二十余万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史,不仅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更成为许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此次出版为英汉对照版本,中文译文采用赵复三译本。
本书是一部哲学人物群像著作,讲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耶拿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法国大革命之后,德国小镇耶拿成了德意志知识生活和知识精英的据点。歌德、谢林、施莱格尔兄弟、蒂克和诺瓦利斯等汇聚在这里,组成了一个思想家社区,不仅探讨科学、形而上学问题,还探讨政治和人文问题。他们不仅质疑社会传统,还决定重新思考当时的世界。他们对个人和自然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后来人对现实的理解,为现代社会的到来做了相应的思想观念准备。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前半期是日本经历剧烈动荡的时期。在不足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处于亚洲一隅的日本被卷入世界市场,从建设近代国家到追求成为 世界的日本 ,再到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 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不同思想激烈交锋的过程。面对国家建设,日本的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国家构想,包括日本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以翻译出 哲学 一词而名闻天下的西周、被称为 东洋卢梭 的中江兆民、创办民友社的德富苏峰、民艺运动的推动者柳宗悦、社会主义理论家幸德秋水、日本的女性主义者平冢雷鸟等。 围绕这些思想家及其代表作,结合时代背景并尽量引用原著,本书以文库本的体量,依次介绍了启蒙思想、自由民权思想、国粹主义、人权思想、民本主义、教养主义、民俗思想、科学思想、女性主义等,以此带我们了解日本近代的思想发展
书号:9787219117200 书名:治家——中国人的家教和家风 定价:52.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内容简介 所谓“技术时代”,指的不只是技术发达的时代,而且是技术在根本上支配了我们的感知方式、信念系统以及周遭世界的时代。借用阿伦特的话来说,技术时代关乎“人的条件”,是技术发展在改变“人的条件”的时代。人在追求主体性的过程中丧失了主体地位。
《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系统而全面地讲述了从古希腊至黑格尔时期的西方哲学。它的知识点全面,观点客观。近十余年在学生和授课老师中口碑极好。此次修订,作者欲对 两章内容,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叙述做出 换。
思想史研究者关注历史与思想的相互塑造,借以理解历史中的国家、社会与个人。不过,名为 思想史 的这个领域在数十年中经历了相当重要的改变,不惟研究重心屡经转移,研究方法日新又新,甚至连思想史研究本身,也有化身亿万、与各专门学科融汇合流的趋势。基于以上理解,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自2019年起创设 复旦大学思想史高端论坛 ,每年一度,邀集全球学人,激扬思想,旧史新研。本书汇集的是2019年12月举办的届 复旦大学思想史高端论坛 的成果。该届论坛以 化身万千:开放的思想史 为主旨,希望以此回应思想史研究遭遇的诸多曲折,并会聚各领域的学者共同关心思想史研究的问题。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空间上不断拓展、时间上绵延不绝,在经历各种沧桑磨难仍然屹立不倒,就得益于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国哲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表达了中国人对于宇宙人生的根本思考,形成了重视和谐、崇尚道德、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中国哲学的这些特点是中华民族在自身生存发展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时代”(Axial age)的观点,指出在公元前800年到200年之间,世界主要文明古国不约而同地实现了文明的突破,出现了大批哲学家和先知,他们的思想奠定了各自文明的基础,深刻影响了后来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从周代就开启了这一渐进的转变,形成了天民合一、天德合一等重要
\" 《夜短梦长:毛尖看电影》是 作家毛尖在《收获》杂志上连载的电影文章的集结,以“电影?人生”为母题,以中外影史中的精彩佳作为对象,以奇思妙想、率性幽默的文字为载体,书写当下读者现实生活与个体性灵中 真实的面向。 写事,毛尖的视角低到尘埃里,外遇、谋杀、男人、床,都是书中乐此不疲的主题,却在毛尖相互勾连的笔下,生出关乎人性的欲望之花。 写人,毛尖钟情赌徒、二货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家伙;一个梁朝伟,她也偏爱他《色?戒》中的阴鸷、《海上花》中的阴柔、《花样年华》中的阴郁,他们都在毛尖辗转腾挪的文字里,化作命运与情感的浮尘。 当文艺成为生活,当电影照进现实,我们在毛尖的文字里看到的,不只是电影所映射的人生, 是我们的人生本身。\"
朱子学如今在国学复兴的时代语境下成为一大热点。不仅中国自身的朱子学历史研究成果斐然,海外朱子学也倍受关注。基于历史渊源,朱子学对于日本思想家及哲学亦曾产生深刻影响。本研究就数年来各个专家学者的日本朱子学代表性研究予以编辑整理,以日本朱子学的理论承传、日本朱子学的思想转向、日本朱子学的话语批评为专题展开了系统论述,作为目前日本朱子学的研究前沿推之于世。冀望本书可以助推海内外朱子学研究的审视与思索,推动中国朱子学会的朱子学研究乃至国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安东尼·肯尼著陈晓曦译的《牛津西方哲学简史》是一部在行文风格上可与罗素《西方哲学史》媲美之作。面向未经专业哲学训练的读者,作者在本书中极力避免未加解释地使用任何哲学术语或只给出哲学学说概要。代之以详细铺陈哲学家出场的时代背景,对晦涩的哲学观点给予生动的解释,对个别哲学家的逸事进行饶有趣味的讲述,并对主要哲学论题,说明不同哲学家采取的论证方法,给出作者自身有针对性的评注。 这也是一部严谨的哲学史著作。为弥补罗素哲学史一书欠 之处。作者对在西方哲学史发展中产生重要影响的 哲学家的思想给予了全面阐释,展示不同哲学家就同一哲学主题的论证,并详述中国读者缺乏了解的中世纪哲学、宗教哲学以及语言哲学等,使得本书成为学术界的经典之作。 这种严谨又不失生动的写作方式必能帮助普通读者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