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概率论逐渐渗入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在教育领域,它愈来愈成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在概率论发展历史上,18、19世纪之交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具有特殊的地位。 拉普拉斯在他的纯粹与应用数学的众多严格的学术著作之外,还出版了为普通读者写的两篇通俗文章,《关于概率的哲学随笔(双语版)》就是其中的一篇,它构成了《拉普拉斯全集》第7卷中的巨著《概率的分析理论》的引言。 《关于概率的哲学随笔(双语版)》的意图就是让读者不借助较深的数学知识就能了解概率的原理,作者本质上将数学对象以非数学的面貌呈现,用大众化的语言详细论述当时概率论的原理和一般结论。 拉普拉斯概率理论在19世纪的概率论发展史上占据了中心和统治地位,对19世纪的概率论的发展产生了
技术是什么?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技术的进步是否让世界更加美好?在本书中,厄休拉 富兰克林为我们揭开了技术的真实面貌。在富兰克林看来,技术远不是齿轮与传输器的总和,而是一个系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改变了我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还强迫我们重新定义力量与责任的概念。与传统上的技术解放人类的观念不同,富兰克林认为技术从未像它允诺的那样解放劳动力,而且很可能将我们引向一个命运未卜的未来。通过将技术视作一种实践、一种催化剂、一种媒介,以及*重要的,一种体制,富兰克林全方位地展示了我们生活中的技术,以及技术带来的服从文化。 三辉书系 现代人小丛书 已出: 1《画地为牢》(多丽丝 莱辛) 2《技术的真相》(厄休拉 M. 富兰克林)本册 3《无意识的文明》(约翰 拉尔斯顿 索尔) 4《培养想象》(
蔡其勇所著的《小学科学课程的科学哲学研究》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探讨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共六章,分别为“绪论”“科学与科学哲学”“小学科学课程的科学哲学解读”“小学科学课程实践的科学哲学检讨”“基于科学哲学的小学科学课程建构”“小学科学课程走向的科学哲学透视”。本书全面分析了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科学哲学思想的表现形态,对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哲学检讨,建议运用现代科学哲学理论建构小学科学课程体系,并预示了未来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走向。
藏明、孙开泰*的《邹衍自然观/自然国学丛书》讲述了邹衍的自然观是在对邹衍思想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以往的哲学史、思想史*作虽都会对邹衍的思想进行论述,但仅仅是对其主旨思想的阐述,并没有对邹衍的生平、思想渊源、学术思想等进行全面的阐释,本书在这方面做了尝试。 其次,邹衍的自然观是我国古代先哲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等问题进行思考的思想结晶,邹氏的自然观创造性地将 五行 阴阳 等自然要素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联系,本书对以 大小九州天下观 五德终始说 为核心的邹衍的自然观进行了论述,不仅丰富了先秦思想史的研究,而且为先秦时期天人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书在内容上历史性地介绍了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几种类型,逻辑性地考察了这几种类型的理论与现实根基,从而展现出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立体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