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心事 雪煮 道德经 第贰辑》是雪漠《雪煮 道德经 》系列的第二部力作,主要注解《道德经》的第二十二章至第四十二章。本书延续了《老子的心事 雪煮 道德经 *辑》的论述方式,力图在东方哲学的框架内解决现代人的困惑与热恼,并在注解中着力强调经典的学以致用,满足当代不同读者的需要。本书在展现古代中国智慧的同时,希冀以《道德经》五千言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更多的知行智慧。
在北宋的《老子》诸注中,宋徽宗《老子》注得到的关注并不多。这或受限于宋徽宗饱受争议的历史评价。然而,单就文本内容而言,宋徽宗为《老子》所作注并非低劣之著,而颇有可采之处,甚至柳存仁先生曾认为 诸注中宋徽宗与王元泽独能知道家义 。徽宗之注文辞雅驯,颇抉道家之窍,其上承王安石、王雱等荆公学派注《老》之理路与思想内容,亦影响后来章安、范致虚、江澂等人解释与发挥道学。另外,徽宗《老子》注亦是理解宋徽宗本人政治理念及其政宣时期部分政治实践的思想文本依据。 以此,本书尝试在道家哲学与政治文化双重视野下考察宋徽宗之《老子》注。具体而言,本书分别探讨了宋徽宗诠解《老子》的方式,他对《老子》核心范畴和文本内涵的详细理解,以及修身与治世思想之表达。同时,本书亦结合徽宗朝之政治文化与部分政治实践,论
《老子古本道德经集注直解》分上下二卷。范氏《直解》广泛征引当时能见到的各种版本,互为参证,辨析同异,所据古本音辩外凡三十余家,附以范氏本人的见解。近代张元济主持编务的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江安傅氏双鉴楼藏宋本《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列为其编印的《续古逸丛书》之十七。卷首钤 李氏藏书 冬涵阅过 陈印汝言 等诸印,卷末有缪荃孙、沈曾植、杨守敬、邓邦述、王闿运等名人题跋。流传有绪,弥足珍贵。此次,我社据涵芬楼影宋本影印出版,宣纸线装,双色套印,再现原书面貌,极具版本及收藏价值。
千百年来,读老解老的人数不胜数,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结合相关典籍、历史故事、古代诗文,为读者娓娓道来老子的哲思与智慧。一部《老子》说道、说德、说社会、说人生,老子的思想至今仍然对我们的为人处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者精心讲解了老子治理社会的理念、对战争和世俗生活的看法等内容,表现了老子顺应自然的思想境界,这些思想不断启发着后人,为后人借鉴。
南怀瑾著述的《老子他说续集》是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讲记。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乇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 南怀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做了充分的阐释、辨正和引述。他以经史合参、以经解经的方式,深入浅出,借着老子自证的现身说法,刻划道家隐士思想在历史中影响时世、伟大灿烂的一面;更发挥其流传千年之道德内蕴。 《老子他说》上集收录南师讲解老子《道德经》共二十六讲,于1987年出版;本书因内容包括《道德经》全部下篇及部分上篇,故特定名为《老子他说续集》。
本书为 六点评论 之一,对《道德经》进行了逐章逐句解读,参考了河上公、王弼、吕惠卿、魏源、严复、楼宇烈等传统的旧式注说,同时大量借用了德里达、齐泽克、巴迪欧、阿甘本等现代欧洲哲学家的思想资源,作者中西融通的学术背景让本书的见解颇具新意。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美学史和思想史上皆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论述老子的人生哲学及其 以正治国 的思想与孔子政治哲学的异同,并对其不能自圆其说的 有为 、 无为 主张作了深入的研究,鞭辟入里。下编探讨庄子在文学、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卓越建树,尤其论述庄子为中国文学四祖 讽刺文学之祖、寓言之祖、文言小说之祖、浪漫主义之祖,对中国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老庄新论》汇聚陆永品先生一生精研《老子》、《庄子》的重要著述,是近年来道家思想研究领域的一部不可不读的力作。
本书是一部全新的、具有特色的《道德经》校注绘图本。以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抄本《老子》甲本为底本,力求成为最贴近老子原本的《道德经》作品。本书进行了精心校注并给予解读,简练通俗,同时配有王家春教授创作的哲理插画,图文并茂,让读者更能直观地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处世道理。
本书不尚玄谈,而是采用基源问题研究法,将老庄哲学放回到生活世界加以考察。老庄同样面临如何将乱世导向秩序的时代问题,但其思路是以 无 全 有 ,即通过自然无为来为万有争取宽松的存在空间,在多元个体各适其天的基础上达成自然的和谐、自然的(而非强制的)秩序。本书扣紧君民关系、群己关系,把这种 人我和谐之道 揭示了出来,可使我们打消对老庄哲学的很多误解、歪曲和过度阐释,从而贴近其本来面目,同时能让我们对道家与其他思想流派的分分合合看得更为真切。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皋陶文化纵横谈》详细解读皋陶部落、皋陶思想以及皋陶思想对中华礼、乐文化的形成的重要意义;下编《品读》着重解读老子的治国之道、外交之道、修身之道。本书稿的写作深入浅出,将上古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皋陶文化、道家文化娓娓道来,不仅能为专业研究者所接受,也能为普通读者所理解.
收入陈柱先生解读老学的两种著作 《老学八篇》和《老子》(注释本)。《老学八篇》包含八篇文章,分别对老子的生平、文辞、学说、思想以及老子后学庄子与韩非子的老学进行提纲挈领的阐释,总结了前人关于老子以及《老子》文本的大量研究成果,根据各个版本重新厘定了《老子》各章的文字内容。《老子》前有绪言,主要辨明关于老子的诸多疑问,正文就《老子》逐章讲解。 《老学八篇》与《老子》合为一本出版,于老子的生平思想、《老子》文本、老子后学等方面皆有整全的解释,是学习老子思想的基础著作。
本书是作者申国君对《庄子 内篇》的另类解读,包括正文九篇和附录《庄子》内七篇原文。书中的九篇文章用更加浅近的语言将庄子的思想和处世之道摆在了读者面前。如 大鹏之境不逍遥 人生本该载歌载舞 人人皆可为帝王 等,篇短意长,读来饶有趣味。内七篇原文附录其后,正可使读者对照阅读,查疑解惑,得到对庄子更深层次的认知。
《任宗权道长讲道系列之五:太上玄门早晚功课经导读》集诸经精华,为住观道士日日奉诵要典。因玄门课经既是道士日常仪范,亦是敛心修己、内功外行的修持方式。乃入道之门,之路,为道门倚重。但《早晚功课》向无较系统的注解,《道藏》中有关《清静经》等经文注解,亦非一般文化的人所能解读。玄门弟子涉及于此的并不多见。宗权道长1986年蓄发出家,拜名师学经典与韵学,并开始编写道教文章。1995年挂丹武昌长春观任高功。在习西文、功琴弦、练书法之余,尚能倾力编撰《道教全真早晚功课讲义》,查勘求教,四易其稿,洋洋20余万字,从念到研,从日诵宣传到文字宣传,可谓是信仰上的一个飞跃。其志可嘉,其力可叹。勤勤不已,集功行、善行、德行一身,于世有益,于教有益。
孟子是儒家学派*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后人尊封为 亚圣 ,与孔子合称 孔孟 。所著《孟子》七篇十四卷,为《四书》之一,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哲学、伦理、经济、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次出版以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所收焦循的《孟子正义》为底本,约请专家充分借鉴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注释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逐篇翻译;每章都作题解,概述该章主旨。在校对文字、注释及作品辨伪、评析方面尽可能汲取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本书版本权威,注释简明,翻译晓畅,装帧精致,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书。
本书主题是中国的“自然”思想,继续老子学集刊第二辑,对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的“自然”思想进行探讨,共收录21篇文章。内容涉及“自然”思想通论、早期的“自然”、从中古到近代的“自然”、老学传播和研究四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