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之父的思想巨著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经典之一,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所以又称《道德经》。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老子》五千言,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将这种天道用以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直面现实社会,涉及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用朴素的辩证思维构建起独特的理论体系。
南怀瑾著述的《老子他说续集》是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讲记。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乇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 南怀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做了充分的阐释、辨正和引述。他以经史合参、以经解经的方式,深入浅出,借着老子自证的现身说法,刻划道家隐士思想在历史中影响时世、伟大灿烂的一面;更发挥其流传千年之道德内蕴。 《老子他说》上集收录南师讲解老子《道德经》共二十六讲,于1987年出版;本书因内容包括《道德经》全部下篇及部分上篇,故特定名为《老子他说续集》。
本书是一部大学本科公共课教材,用十讲内容分别讲述了道家的辩证智慧、政治智慧、处世智慧、人生智慧、生活智慧、教育智慧、思维智慧、语言智慧和军事智慧。作者从《老子》《庄子》《列子》等道家代表作中精选其最有影响、现今仍有活力和价值的篇章或名言警句,附导论、译文和解析,在拓展阅读中配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经典案例,以便读者理解。教材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实用性,编纂时遵循了以案例实证为主的思路,能够使读者轻松愉悦地理解道家先贤的智慧精髓,也有利于对当代大学生群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新道家 是道家学说的*发展,是立足于道家之 道 ,以道家 自然 无为 等为核心,面向当下,关注人类未来发展,而建构出的新的道家学说。 新道家 目前正处于建构初期。 本书稿所论述的中心论题为 自然世界 ,这一概念有别于自然、自然界、自然观、天道观等。书稿分别论述自然世界的形成、自然世界的构成、自然万物的平等、自然万物的自我认知、自然万物对自然世界的认知、自然万物的相处之道、自然万物的生存智慧等。书稿认为宇宙就其本质意义上就是自然世界,乃是自然的存在,地球、人类等等都是其组成部分;人类不是与自然世界相对的存在,而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自然世界中的自然万物都是生命存在,有其生,有其死;自然万物是平等的,自然万物之间本来就是和谐一体的,任何自然物都不需要为了自己的生存而 改造 对方;自然万物的生存智慧
《和道同行》的创作初心是与爱好《道德经》的朋友进行畅所欲言的交流,对当下如何将《道德经》的智慧运用于自己的人生,进行一些抛砖引玉的启示。书的内容结构按照《道德经》之道篇(即前37 章)逐章解读,每一章分别由“古文今诵”“古文今译”“古文今解”“古为今用”四个重点部分组成;另外,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将《道德经》与“和文化”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结合起来同步思考,每一章还增加了“‘和’解本章”的内容。
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后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道德经》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庄子》基本上是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及其后学所作的。全书现存三十三篇,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的思想、文风都比较一致,当属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还羼入了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因此,思想观点与内篇有多出入:政治上不仅主张 的无为,有时还主张上无为而下有为;在处世态度上,有宣扬混世的,也有赞成避世的;在人生观上,有提倡寡欲的,也有鼓吹纵欲的;在对待不同学派的态度上,有坚持混合齐同的,也有针锋相对的。本书作为建国后 本《庄子》的新注,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种较为通俗、浅白的解说,适应广大读者读《庄》的需求而出版的。
《庄子》基本上是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及其后学所作的。全书现存三十三篇,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的思想、文风都比较一致,当属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还羼入了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因此,思想观点与内篇有多出入:政治上不仅主张 的无为,有时还主张上无为而下有为;在处世态度上,有宣扬混世的,也有赞成避世的;在人生观上,有提倡寡欲的,也有鼓吹纵欲的;在对待不同学派的态度上,有坚持混合齐同的,也有针锋相对的。本书作为建国后 本《庄子》的新注,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种较为通俗、浅白的解说,适应广大读者读《庄》的需求而出版的。
《国学百家讲坛道学分卷》系统地对道家的思想精髓进行梳理和筛选,在深入挖掘、精细研究、严格提纯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现代诠释和现代语体转换,为读者阅读和汲取道家思想文化打开一扇通亮的窗口。该套图书选出道家12个核心命题,每册一个命题,依循道家思想的主要发展时期,围绕道家创立人及代表人物、重要典籍,以古鉴今,深入浅出,全方位地讲解十二大核心命题。本册命题是《养气》。
道家主编的《庄子(大字读本简繁参照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测评 校本教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其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富有创造性,是中国古代精神自由 的 名著,在中国古典文学、哲学、艺术 均具有不可动摇的“ 经典”地位。
李少成、刘品品编著的这本《众妙之门(道德经研读课堂讲演录)》阐述了:宇宙时空、物质精神总有一个的点,这个点就是“无”,指无声、无色、无体、无味……你无法把握、难以言说。但它是个独立的存在,你要去悟,去遵循其中的自然之“道”。人类社会总是对立统一的,各部分是互补的。善恶相伴、美丑相随,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的社会是人民和平、自然、吉祥、愉快生活的社会。人生应该顺应自然,才能长寿。要无私奉献,无私才能成私(成就你的人生价值)。 人们应多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无须攀比妄求那虚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