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0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解
    •   ( 225 条评论 )
    • (宋)范应元 撰 /2015-10-01/ 江苏广陵书社
    • 《老子古本道德经集注直解》分上下二卷。范氏《直解》广泛征引当时能见到的各种版本,互为参证,辨析同异,所据古本音辩外凡三十余家,附以范氏本人的见解。近代张元济主持编务的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江安傅氏双鉴楼藏宋本《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列为其编印的《续古逸丛书》之十七。卷首钤 李氏藏书 冬涵阅过 陈印汝言 等诸印,卷末有缪荃孙、沈曾植、杨守敬、邓邦述、王闿运等名人题跋。流传有绪,弥足珍贵。此次,我社据涵芬楼影宋本影印出版,宣纸线装,双色套印,再现原书面貌,极具版本及收藏价值。

    • ¥258.4 ¥380 折扣:6.8折
    • 古今中外论人性及其善恶(全三卷)
    •   ( 54 条评论 )
    • 方朝晖简佳星闫林伟 /2023-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收录中国古代文献70家,亚洲其他国家文献48家,欧美文献29家,近现代中国文献29家,致力于反映古今中外围绕孟子性善论所提出的有关人性善的重要资料。 第一编先泰两汉文献重点分析其中 性 字的含义,针对原始文献进行统计与字义分析,试图厘清人性一词在先至两汉文献中的真实含义。此后各编侧重于搜集各家论人性善恶的重要资料,并加以分析和评述,包括隋唐至清未学者(第二编),亚洲其他国家学者(第二编)、欧美学者(第四编)及近现代中国学者(民国时期以来,第五编)几个部分。附录部分包括前人论性之义(附录一)、其他人性概念(附录二)、孟子性论(附录三)及英语世界孟子研究资料(附录四)。

    • ¥270.6 ¥398 折扣:6.8折
    • 刘君祖易断全书
    •   ( 345 条评论 )
    • 刘君祖 /2023-04-01/ 团结出版社
    • 《易经》人人皆知,却没几人能读通读懂,而能读懂《易经》的人,却于断卦方面束手无策。日本学者高岛吞象所著《高岛易断》曾被人们列为断卦圭臬,然其局限及缺憾却无人得知。基于此,作者立志写一本中国人自己的断卦全书,弥补易学领域这一空白。以其近四十年研《易》之切身实践,结合易道与当代社会的互动之深湛的体悟,将难解的易理以现代方式予以解读,全书以解卦、断卦为主线,辅以大量的政治、经济、企业、个人等占例旁证,采用的三千多占例中,除作者个人人生经历外,还有大量对世局时势的洞察与预断,跨世纪前后这二十年,举世政经社文各方面的变化甚大,正是学《易》用《易》的好素材。读者用心揣摩,当有深悟。

    • ¥122.8 ¥198 折扣:6.2折
    • 性理群书句解
    •   ( 145 条评论 )
    • 熊节集熊刚大程水龙曹洁 /2018-1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熊节集编的《性理群书句解》前、后集,各二十三卷。南宋熊节集编、南宋熊刚大集解。 前集 系由熊节采摭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司马光、朱熹诸儒遣文分类编纂而成,并附熊刚大注解; 后集 则为熊刚大注解之《近思录》、《近思续录》、《近思别录》。《句解》在中国理学传播史上有着独特地位,明初《性理大全》即由《句解》等扩编而成: 性理 之名由是而起 , 大着于世 。熊刚大对 性理群书 的注解明赅通俗,也有助于理学思想的传播,使该书在中华文化圈影响深远。本次校点整理,以台北 中央图书馆 藏《句解》元刊本为底本,以《四库》文渊阁抄本、李朝平壤府刻本校本,同时参校李朝世宗甲寅字本、《近思录集解》清初邵仁泓刻本等,依据原书体例编次校点,使之成为学界研究性理之学的基础文献。在 附录 部分另就《句解》版本的流

    • ¥158.7 ¥256 折扣:6.2折
    • 朱熹礼乐哲学思想研究
    •   ( 90 条评论 )
    • 冯兵 /2019-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稿已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该书从礼理会通的角度,将经学研究与哲学研究结合起来,并提炼出 礼乐哲学 这一新的学术概念,从礼乐形上学、价值论、实践观三个方面对朱子礼学的哲学体系做了较为系统的诠释与建构。该书指出,礼、理是朱熹思想的两个基本面向,礼学是其理学下学实践的基础,理学是其礼学的形上依据,二者相融互补,使得朱熹的思想世界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都显得丰满而自洽。与此同时,朱熹的礼乐哲学思想也具有充分的现实价值。

    • ¥101.3 ¥149 折扣:6.8折
    • 中国学术编年 元代卷(举中国一流史学、文献学专家之力,历时28载编撰,学术界首次以编年形式对中国通代学术发展史进行系统梳
    •   ( 85 条评论 )
    • 邱江宁 /2013-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学术编年》是迄今为止学术界以编年的形式首次对中国历代学术发展史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梳理、还原和重建,是一部力图站在21世纪新的学术制高点上全面综合与总结以往学术成果的集成性之作,同时也是一部兼具研究与检索双重功能的大型工具书。《编年》的出版不仅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的文化积累,它的编撰代表着一代学人的学术思考与总结,而且对21世纪国学的研究与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学术编年》的出版,中国学术史的叙述,次不再局限于中原文化的中心论、不再局限主流阶层的官方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思想史的眼界,不再局限于近代以来几成范型的哲学史的学术史模式。《编年》吸收了*的史学方法论的成果,明确提出,华夏文化孕育于中国文化之母体,受到多元民族与区域文化的滋养而走向独立与兴盛,并在不同时期呈现为不

    • ¥111.6 ¥180 折扣:6.2折
    • 钱穆先生全集:朱子新学案(繁体坚排版 新校本)
    •   ( 1575 条评论 )
    • 钱穆 著 /2011-01-01/ 九州出版社
    • 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朱子是为继孔子以後,近古儒學之集大成者,亦為八百年來中國學術之重心人物。然其著作卷帙浩繁,承學之士每苦於不易遍讀;而文集、语类之書,亦往往難於通體貫串以觀,得其旨要。全謝山宋阮學廉,以晦一案為*要,然亦以此一案為*嫌疏略,蓋即綠朱子原書之難理故也。錢賓四先生朱子新學案之作,即為彌補此一學術史之闕憾而作。自其書出,而後研朱者得津逮其委曲之細;而初學之士,

    • ¥270.6 ¥398 折扣:6.8折
    • 中国学术编年 宋代卷(举中国一流史学、文献学专家之力,历时28载编撰,学术界首次以编年形式对中国通代学术发展史进行系统梳
    •   ( 89 条评论 )
    • 梅新林俞樟华 主编,俞樟华撰 /2013-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学术编年》是迄今为止学术界以编年的形式首次对中国历代学术发展史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梳理、还原和重建,是一部力图站在21世纪新的学术制高点上全面综合与总结以往学术成果的集成性之作,同时也是一部兼具研究与检索双重功能的大型工具书。《编年》的出版不仅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的文化积累,它的编撰代表着一代学人的学术思考与总结,而且对21世纪国学的研究与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学术编年》的出版,中国学术史的叙述,次不再局限于中原文化的中心论、不再局限主流阶层的官方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思想史的眼界,不再局限于近代以来几成范型的哲学史的学术史模式。《编年》吸收了*的史学方法论的成果,明确提出,华夏文化孕育于中国文化之母体,受到多元民族与区域文化的滋养而走向独立与兴盛,并在不同时期

    • ¥235.6 ¥380 折扣:6.2折
    • 明儒学案(修订本上下)(精)
    •   ( 19 条评论 )
    • (清)黄宗羲|校注:沈芝盈 /2008-01-01/ 中华书局
    • 本书为明末清初 学者黄宗羲所著,共62卷,前有“师说”,后有附案,搜采明代“讲学诸人文集语录,辨别宗派,辑为此书”。凡王守仁、陈献章等名家及其支派余裔等,悉皆收录,又有诸儒学案、东林学案等。每人先有小传及思想概述,后为语录和代表论著之摘要。“于诸儒源流分合之故,叙述颇详,犹可考见其得失”,是研究明代学术史和哲学思想的 之书。

    • ¥158.72 ¥248 折扣:6.4折
    • 中国学术编年 两汉卷(举中国一流史学、文献学专家之力,历时28载编撰,学术界首次以编年形式对中国通代学术发展史进行系统梳
    •   ( 69 条评论 )
    • 宋清秀,包礼祥,曾礼军 /2013-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学术编年》是迄今为止学术界以编年的形式首次对中国历代学术发展史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梳理、还原和重建,是一部力图站在21世纪新的学术制高点上全面综合与总结以往学术成果的集成性之作,同时也是一部兼具研究与检索双重功能的大型工具书。《编年》的出版不仅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的文化积累,它的编撰代表着一代学人的学术思考与总结,而且对21世纪国学的研究与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学术编年》的出版,中国学术史的叙述,次不再局限于中原文化的中心论、不再局限主流阶层的官方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思想史的眼界,不再局限于近代以来几成范型的哲学史的学术史模式。《编年》吸收了*的史学方法论的成果,明确提出,华夏文化孕育于中国文化之母体,受到多元民族与区域文化的滋养而走向独立与兴盛,并在不同时期

    • ¥173.6 ¥280 折扣:6.2折
    • 中国学术编年 明代卷(上下):举中国一流史学、文献学专家之力,历时28载编撰,学术界首次以编年形式对中国通代学术发展史进
    •   ( 77 条评论 )
    • 陈玉兰,胡吉省 /2013-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学术编年》是迄今为止学术界以编年的形式首次对中国历代学术发展史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梳理、还原和重建,是一部力图站在21世纪新的学术制高点上全面综合与总结以往学术成果的集成性之作,同时也是一部兼具研究与检索双重功能的大型工具书。《编年》的出版不仅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的文化积累,它的编撰代表着一代学人的学术思考与总结,而且对21世纪国学的研究与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学术编年》的出版,中国学术史的叙述,次不再局限于中原文化的中心论、不再局限主流阶层的官方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思想史的眼界,不再局限于近代以来几成范型的哲学史的学术史模式。《编年》吸收了*的史学方法论的成果,明确提出,华夏文化孕育于中国文化之母体,受到多元民族与区域文化的滋养而走向独立与兴盛,并在不同时期呈

    • ¥297.6 ¥480 折扣:6.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