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亦称《五千言》,相传为春秋时老子所作,是道家的开山之作,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为《德经》。《道经》讲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奥妙。《德经》讲述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
《近思录》由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和吕祖谦合作编著,主要摘录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家语录文集经说而成,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理学经典著作。自《近思录》问世以来,历代注释之作层出不穷。江永《近思录集注》是清中期以降*为流行的《近思录》注本,影响极大。
许衡是中国十三世纪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在我国经过连年战乱,民族文化垂危的情况下,传播儒学和程朱理学,并以陆补朱,折衷朱陆,成为从朱熹思想到王阳明思想发展的中间环节。元入主中原以后,他主张实行汉法,帮助元世祖建立治道,恢复生产,推进国家统一。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许衡的生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处世哲学与伦理思想、科学与文化思想、教育思想,并实事求是地评价许衡的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和社会影响。本书附录《许谦评传》,对与许衡同时代的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许谦的生平、宇宙论、辩证法思想、认识论、人性论、道德论、教育论、政治论,以及许谦思想的作用和特点,作全面系统的论述。
1872到1873年的那个冬天,尚在巴塞尔大学当古典学教授的尼采,围着火炉对着几个学生,开课讲授古希腊罗马的修辞学 彼时,尼采刚刚发表了成名作《悲剧的诞生》,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正如德国哲学家布鲁门贝格所说: 修辞学是尼采哲学的精魂。 尼采对古代修辞学的谙熟,恰恰说明了他对如何读、如何写有着深刻体悟。在这里,修辞学研究不仅是尼采扎实古典学功夫的一次施展,更是向传统哲学开战前的一次练兵。因此,这部关于古代修辞学的讲稿,或许是进入尼采思想之门的一把不可多得的密匙。
《冰鉴全鉴(典藏版第2版)》是晚清重臣曾国藩所著的一部识人鉴人的专著。 《冰鉴全鉴(典藏版第2版)》作者采用由外而内、动静结合的方法,全面阐述了自己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心得, 实用价值。尽管时过境迁,但其中仍不乏精华,很多见解仍然值得现代人借鉴。
叶采集解《近思录》时,根据各卷的主旨拟定了篇名,为后世《近思录》注释者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纲领,叶采所拟篇目几乎成为一种范式,也成为后世续编、仿编者重要的参考纲目。叶氏注本具有很好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是历史上东亚学界非常尊崇的文本,影响久远。
《近思录》的作者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思想家朱熹,他精选了北宋重要思想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著作中的六百余条文句编辑而成,全书分为十四卷,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介绍的哲学思想、为学次第、读书方法等,对后人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钱穆先生曾说:“后人治宋代理学,无不首读《近思录》。”足见其重要性。我们将《近思录》作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中的一种来进行选题立项,其读者范围定位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广大读者,作为普及文本,我们会按照“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的体例,对全文每一卷添加题解、注释、译文,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定慧初修》收录了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所作的一组佛学讲演录。其中,前三篇是有关修习“戒”“定”“慧”三学论述的摘要(首篇《修止观与参话头》为南怀瑾的老师袁焕仙先生所作),后六篇是作者对《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以及禅观、般若正观、观音法门、净土法门等所作的通俗的讲解。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 《列子臆说(上)》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入,要我们从一切自没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民国间着名学者、教育家唐文治先生所着《紫阳学术发微》,以南宋大思想家朱熹的着述禹依据,精选其中重要的书剳、奏稿、论文、着作篇章和各种序、跋、记等,辅以清代朱子学研究的重要文字,分若干主题予以评述,既反映了朱熹的主要学术思想,又展现了清代朱子学研究的要点,同时表明了作者对於朱熹儒学思想以及清代朱子学成果的体会。此书资料选取之精审、理论分析之深入,实为民国时期朱子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为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教育家,唐文治把朱子学研究当作其安身立命的根本,以期通过教育实现其朱子学救世之理想。
在中国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墨家是当时影响很大的一个学派,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学十论》是陈柱先生的墨学主要著作,主要内容包括墨子之大略、墨学之大略、墨子之经学、墨经之体例、墨子之教育主旨、墨子之政治学说、墨子之文学、墨子与诸子之异同、诸子墨论述评、历代墨学述评十个部分。 《墨学十论》收录《墨学十论》和《〈墨子刊误〉刊误》。《墨学十论》是陈柱论墨的代表作,也是民国时期墨学研究比较重要的著作,该书分题讲论,力图阐发《墨子》大义,通其条贯,明其得失。尤其书中“历代墨学述评”部分,为我们展现了历代墨学研究的得失,文献价值较高。《〈墨子刊误〉刊误》录孙诒让《墨子闲诂》征引苏时学《墨子刊误》之讹挩,与苏书刊印之疏失。《墨学十论》以192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本为底本,《〈墨子刊误〉刊误》以1
《孝經》為諸經之導,簡氏“考於古義,酌於今時”,於1918年著成《孝經集注述疏》一卷,复將開說《孝經》時的答諸學子問編為《讀書堂答問》附後,語言較為通俗,“將備始學者”。《孝經集注述疏》充分體現了簡氏的治學特點,內蘊“正人心,挽世風”的述疏深意。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 《列子臆说(中)》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入,要我们从一切自没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 《列子臆说(下)》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入,要我们从一切自没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基本信息 书名: 尚书-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作者: 校注:王世舜//王翠叶 开本: *: 36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2-01-01 书号: 9787101083033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目录 前言 今文尚书 虞书 尧典 皋陶谟 夏书 禹贡 甘誓 商书 汤誓 盘庚 盘庚上 盘庚中 盘庚下 高宗肜曰 西伯戡黎 微子 周书 牧誓 洪范 金滕 大诰 康诰 酒诰 梓材 召诰 洛诰 多士 无逸 君爽 多方 立政 顾命康王之诰 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古文尚书 虞书 大禹谟 夏书 五子之歌 胤征 商书 仲虺之诰 汤诰 伊训 太甲上 太甲中 太甲下 咸有一德 说命上 说命中 说命下 周书 泰誓上 泰誓中 泰誓下 武成 旅
《性理学大义》凡周子大义二卷,二程子大义二卷,张子大义一卷,洛学传授大义一卷,朱子大义八卷,即唐文治所撰程朱一系理学之概论也。性理学,指宋儒程(程颢﹑程颐)朱(朱熹)派理学。本于程颐性即理也之说。因别于陆九渊﹑王守仁心即理也之说,故清儒以性理之学标举程朱派理学。作者于宋理学主要各家摘取其代表学术体系之要论,附以文治自己的按断,条举目张,可谓对程朱理学所做之科判与概述,对研究此系哲学,有提纲挈领之功用。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徐昌盛编著的《孟子译读》主要包含原文、注译、译文、赏析四个部分进行综合阐述,层层深入,帮助读者优选程度地读懂并理解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