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共20卷,是中国佛教禅宗史书,系增删“五灯”而合成。“五灯”系指先后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近二百年间分别成书的五部禅宗灯录:《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和《嘉泰普灯录》。全书依禅宗五家七宗之派别分卷叙述,收录过去七佛、西天二十七祖、东土六祖、青原下十六世及南岳下十七世等诸付法禅师共两千余人之列传,是研究禅宗史的重要资料。 本书由苏渊雷教授整理,以影宋宝祐本为底本,以清龙藏本、日本续藏本为参校本进行分段标点,增补总目。
中国佛教哲学反映了中国佛教学者对宇宙人生和修持实践的看法与主张。本书是对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系统、整体研究的成果。作者从中国人的佛教著作出发,力图从中梳理出中国佛教的重要哲学问题,勾画中国佛教哲学体系。全书通过总论、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和实践论五编的专题论述,阐明中国佛教哲学问题的滥觞、论辩、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与印度佛教哲学以及中国固有的儒、道哲学思想加以比较,以显示其间不同观点之间的互动进程,进而总结中国佛教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享誉世界的 社会人类学家贝拉教授《人类进化中的 :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这是他30多年孜孜矻矻的研究结晶,也是他的人生收官之作。 罗伯特·贝拉吸收海量的生物学、人类学和历史学文献,继承自黑格尔、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以来的 研究传统,系统而博学地重构了历史中的 。 以距今一万年为上限,公元前 个千年为下限,书中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人类早期文明至轴心时代的 演变,渐次讨论部落 ,上古时代的 ,以及轴心时代的以色列、古希腊、中国和古印度的 。 --------------------------------------------------------杜维明:“这本书受到了哈贝马斯、查尔斯?泰勒、汉斯?约亚斯和贝拉学生萧阳的高度赞扬。我们一致认为,这本书可能是自马克斯?韦伯以来,对 的历史和哲学的研究至为重要的原创性著作之一。” 思想家哈贝马斯评论道:“这部巨著是一位领
《安多政教史》是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1801~?)于清同治四年(1865)撰成。全书叙述了今甘青地区以格鲁派为主的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立、发展,以及政教合一的形成过程,也涉及当时的宗教斗争和青海与卫藏的关系等等。被誉为是一部史料十分可贵,概括性强,叙述完满,卓越而值得信赖的政教史。
《贤者喜宴(共2册)》由明朝巴卧·祖拉陈瓦著,周润年译注。 《贤者喜宴》成书于明朝年间。《吐蕃史》是其中专载吐蕃时期历史的部分,该书由于征引了大量珍贵原始史料,且这些史料又多数能与汉文史料、碑铭及敦煌古藏文史料相印证,可以说是记载唐代吐蕃史的最可靠史籍。 《噶玛岗仓史》是其中篇幅最多的一卷,书中以大量的原始资料,详细记述了元朝初年至明朝末年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历史及西藏地方史,此外还涉及元、明中央王朝的治藏政策,汉藏、蒙藏关系,活佛转世制度等内容,是研究中国史与西藏地方史不可缺少的重要史籍。
《基督教要义(共3册)》以简明易懂的方式,系统地阐明了基督教神学的要义。全书共四卷。第一卷是论述人如何认识作为创造主的上帝;第二卷探讨人如何认识作为救赎主的上帝;第三卷讨论领受基督救恩的方式及其益处;第四卷阐述教会的性质、治理和圣礼。《基督教要义(共3册)》构思恢宏、论述清晰,其内容涵盖基督教神学几乎所有的领域,堪称基督教神学的经典陈述,亦是基督徒敬虔生活的实用指南。这部巨著跻身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列,是基督教经典中的经典。它不仅影响了近四百多年的基督教会,而且在很多方面塑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形态。
本书以浙江近古(宋元明清)道教方志为研究对象,将文学研究和宗教研究相结合,且运用目录版本和文献学方法进行考证和辑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文中对道教方志的内涵与外延重新做出界定,并藉以辨析存世道教方志的属性,对存世和存目浙江道教方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整理,分析了道教方志的刊刻与收藏情况。成果从教派传衍情况、儒释道三教交流、道教宫观管理制度和崇祀文化的记录三个方面重点探讨了浙江道教方志的宗教学价值。根据道教山志、宫观专志和道教祠庙志的分类,以浙江存世道教方志为依本,参稽相关史志,系统考察了道教宫观和教派的内部运作情况、道教与官方和民间的交流情况等,从微观的角度力求还原道教的实际生存状态。成果从与史家方志的区别、道教方志的文体分类与特点、所辑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探讨了道教方
佛教典籍浩如烟海,哪些堪称经典,哪些经论最能体现佛教的基本精神,哪些是研究佛教的书?为满足广大佛经爱好者阅读经典佛经的愿望,赖永海编著的《佛教十三经(附经折装乾隆手书心经共10册)(精)》精心选择了对中国佛教影响优选、最能体现中国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经,即《心经》、《金刚经》、《无量寿经》、《圆觉经》、《梵网经》、《坛经》、《楞严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楞伽经》、《金光明经》、《法华经》、《四十二章经》,是为《佛教十三经(附经折装乾隆手书心经共10册)(精)》。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为南宋道士褚伯秀撰,一百零六卷,汇集了郭象、王旦、吕惠卿、林疑独、陈祥道、陈景元、王雱、刘概、吴俦、赵以夫、林希逸、李士表、范应元十三家的《庄子》注,中间还多次引用了陆德明、成玄英、文如海、张潜夫有关《庄子》的音义与注疏。本书所引诸书,不少已经亡佚,故本书对保存庄学文献大有功劳。除了纂集各家注疏之外,褚伯秀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方勇教授以明正统《道藏》本为底本,参校四库全书等本子点校整理。
在西方文明中,信仰作为人生根基,也是社会生活、历史发展、文化创造的基础。两千年来,无数贤哲关于信仰的诸多论述,构成了人类思想领域丽动人、最有益身心的一座大花园!这本小书从中采摘的二十几朵永不凋谢的珍品,能让你领略几分那座花园景象的壮美、花朵的明丽,呼吸几口草木的芬芳、空气的清新……
犍陀罗佛教艺术有很高的有名度,国外有关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而在靠前,对犍陀罗佛教艺术做深入研究和全面介绍才刚刚起步。之前靠前学界一直将犍陀 罗视为域外,但实际上,犍陀罗文明和中国文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犍陀罗文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自身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本书是靠前本有关犍陀罗历史、艺术的综合性中文图书,通过文字和图像的结合,勾勒出这个曾经在中外贸易、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文明的轮廓和发展脉络。此书的主要内容包括:(1)希腊巴克特里亚时代的历史及与中国的关系。作为文明的十字路口,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犍陀罗见证了印度文明、伊朗文明,很为引人注目的是希腊文明在中亚和西北印度的发展和融合。其中米南德一世既在西方古典文献,也在汉文文献中留下了自己的记载,对理解中国文明的开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38册》除名家批注外,还配以清代以来流传甚广的《释迦如来应化事迹》。细数佛祖生平之事,与图说组成了另外的阅读体验。《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38册》流淌着一种人生大智慧,浅显流畅的文字、简洁独特的观点,将佛家的经典娓娓道来。希望能帮您在俗世凡人的生活中,以澄明、透彻的心境对待生命,还原喜乐自在的人生。
《 学百科》概述了人类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各种 。从原始时代的信仰、古代和古典时代的信仰,直到当代人熟悉的 、 、 、 教、 ,还包括一些新兴的当代 。一书在手,便能纵览世界各大 。全书语言平实,以简练、精准的解释剖析了复杂的术语,并配以一目了然的图表梳理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同时用诙谐灵动的插图调动我们所有的感官来了解神秘的 历史。这是一本难得的、较为全面的 学百科图书,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无论你是否具有相关知识背景,也不管你是否对 这一领域感兴趣,还是你已经是专业的 学研究者,你都会从这本书中受到诸多启发,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
本书利用传世文献、两周金文资料、战国简帛材料,描绘西周、春秋、战国每一时代宗教信仰的基本内容、整体面貌。
郑贤章著的《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汇释与研究(精)》为学术类图书。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指历代用汉字书写的佛教典籍中存在的俗字,未被大型字典收录,音义不易知晓,给人们的阅读造成困难。《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汇释与研究》考释了1300多个疑难俗字,从理论上对疑难俗字的产生原因、历史与现状等做了系统论述。对于汉文佛典的校释传承、汉字发展史以及汉字工具书的编纂修订具有学术意义。
......
《续嘉兴藏》即是接续《嘉兴藏》的古籍整理项目,把近三百年来,没有收入《嘉兴藏》的高僧大德的著作、语录以及高僧大德的传记,按照时代顺序,以一位高僧的语录、传记为主体作单行本发行的形式,陆续出版。现已商定先出清康熙年间的禅师、同时也是净土宗祖师的《省庵大师集》(省庵大师出生于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逝世于雍正十二年(1734)。
在当今“ 化”的 局势中,文化意识和文化战略的地位已越来越突出,而在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中, 研究是其 为重要的领域之一。 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受历史变迁、外部环境的影响,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此外,由于背景复杂、定位困难、领域广泛以及问题敏感,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作为仍在形成中的学科,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既是一种学术自觉,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当代中国 学研究(1949-2019)》旨在总结、梳理当代中国学人在 研究上的所思所想,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以便抓住当代中国 学这七十年研究历程的重点和特点,借此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使 学这一学科在未来 加繁荣, 有作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由 学各领域的 学者和在相关研究上业有专攻的专业人员来撰写,由于角度不同,问题意识有别,体现出鲜明的百花齐放之特色,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