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 12808 条评论 )
    • 成庆 著,理想国 出品 /2024-11-01/ 上海三联书店
    • 在普遍的心灵危机之下,何处寻找安心之道?本书是一本蕞适合现代人读的佛学智慧入门读物。从现代人的日常和体验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佛学看似玄妙的概念,用佛学真正的精神关切,来回应当代人种种的心灵追问,帮助每个感到人生之苦、对环境、人生、自我有困惑的人,重获内心的自由和安顿的力量。本书回到悉达多的经历说起,他在菩提树下到底觉悟到了什么,他又是如何应对生命最初的疑惑的?第二章 观自我 解答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世界?什么叫与自己和解? 四圣谛 五蕴 无我 等概念回应地正是这些疑惑。第三章 观众生 解答的是人与他人的关系,为何我们常感到孤独?善恶是绝对的吗?菩萨到底存在吗?这一章通过讲解《心经》《金刚经》等经典来回应这些疑惑。第四章 观生死 面对的是人终极的疑惑:为何会对死亡恐惧

    • ¥62.6 ¥98 折扣:6.4折
    • 金刚经修心课+六祖坛经修心课(套装共2册)
    •   ( 2055 条评论 )
    • 费勇 /2023-08-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金刚经》字字蕴含佛法精髓,句句都是人生真谛。 今天,在繁忙的生活中,压力、疲劳、挫折、迷茫,容易使我们陷于焦虑,身心疲惫;这时候,无论你是否有宗教信仰,读一读佛经,都可以让心平静下来,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自然从容,更积极乐观,遇到任何事都能坦然面对。 本书是著名文化学者费勇教授的代表作。作者结合20余年的读佛心得,将《金刚经》深奥的道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趣妙横生的精彩阐述,让你轻轻松松读懂佛经、感受佛法智慧,获得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不知不觉中变得平静、放松、喜悦和幸福。 《六祖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

    • ¥60.8 ¥98 折扣:6.2折
    • 金刚经说什么(袖珍版)(全二册)
    •   ( 2654 条评论 )
    • 南怀瑾 /2017-08-01/ 东方出版社
    •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传入中国后即广泛流传,千百年来,注经者甚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南怀瑾先生在台湾时,曾多次讲解《金刚经》,本书据其一九八〇年在台北十方书院的讲解记录整理而成。南先生以其一贯经史合参的讲法,对经文进行了深入骨髓的剖析,即便于艰深疑难之处,听来也妙趣横生又浅显易明。

    • ¥65.3 ¥96 折扣:6.8折
    • 九色鹿·从观念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发现慈悲
    •   ( 42 条评论 )
    • 喻静 /2024-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肇始于印度的佛教东传至中国,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华文明演进史的关键一环, 慈悲 即两汉之际随佛经汉译进入中国文化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佛教在中国化的进程中,与儒、道等中国本土思想文化不断对话、调适和会通,最终成为中国文化有机组成部分。 慈悲 则融入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外化为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 慈悲 是开启历史中国意义世界的钥匙,也是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砖石。本书立足于中国古代传世文献和中国境内文物遗存,从思想、制度、伦理、风俗等方面梳理专题,考察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慈悲思想;从造像、壁画、音乐、文学等方面选取案例,发覆中国艺术传统中的慈悲精神。

    • ¥61.1 ¥89.8 折扣:6.8折
    • 大乘经庄严论(全二册)
    •   ( 847 条评论 )
    • 弥勒.著;麦彭仁波切.注释 /2020-05-01/ 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 内容简介: 《大乘经庄严论》,又名《大乘庄严经论》,是弥勒五论之一。它通过二十一品的内容,开显了菩萨一切深广行为,即修学何法、如何修学、何者修学。本论是所有大乘法的总义,也是大乘发菩提心*甚深的窍诀。无论是闻思修行还是研究大乘佛法,它都是不可或缺的宝典。 麦彭仁波切曾说: 这部论典,无论是谁去讲述、听闻,都能获得讲闻一切大乘佛法的功德。 他为此撰著了一部藏文注释《大乘经庄严论释》。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此论的价值和意义,索达吉堪布将此注释翻译成了中文。

    • ¥66.6 ¥98 折扣:6.8折
    • 唐代僧人“前理解”研究
    •   ( 37 条评论 )
    • 戎川 /2019-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引入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为理论视角,以唐代僧人的传记史料为研究对象,将 佛教中国化 问题还原为两个*基本的哲学问题进行分析。首先, 佛教中国化 换个角度来审视就是 中国人如何理解佛教 ,进一步即还原为*基本的哲学认识论问题,即 理解如何可能 ,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可证明 中国化 的必然性;其次,既然 中国化 现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由此带来的中国佛教新形态,其合法性又如何证明?这个问题又可以还原为*基本的哲学本体论问题,也就是对真理标准的分析,即 真理如何可能 。通过对这两个*基本的哲学问题的探讨,并结合唐代僧人的传记及金石资料进行分析,回头再来审视 佛教中国化 问题,便能深入到其内在结构中,并且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中国佛教形态的必然性以及中国佛教的合法性。

    • ¥66.6 ¥98 折扣:6.8折
    • 净土基本教理概论
    •   ( 130 条评论 )
    • 存德 /2023-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净土信仰为整个大乘佛教的核心。本书稿以中印净土教理的历史性演变和发展为中心,结合 叙述式 和 选录式 两种思想史的撰写方法,用绪论加十二章内容,力图梳理净土宗的发展历程,简明扼要的将净土基本教理的演进和嬗变,特别是中国佛教各家各派,尤其是净土宗的创造性诠释和发展作一概要性的解说,借此为佛学院提供一本可全面掌握净土教理入门的基础性教材。

    • ¥60.5 ¥89 折扣:6.8折
    • 佛与他者:当代泰国宗教与社会研究
    •   ( 225 条评论 )
    • 龚浩群 /2019-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序言 导论:现代社会的宗教生活 宗教与民族国家建构 全球化时代的宗教与社会变迁 东西方社会语境中的宗教个体化 上编:佛教、他者与民族国家建构 佛与他者:现代泰国的文明国家与信仰阶序的建构 国家与民族整合的困境:二十世纪以来泰南马来穆斯林社会的裂变 中编:泰国的佛教改革与社会运动 佛使比丘与当代泰国公民-文化身份的建构 社会变动之林:当代泰国公民身份的重构 下编:泰国中产阶层的个体化与禅修实践 身心锤炼:泰国城市中产阶层的修行实践与身体技术 宗教双符制:泰国城市中产阶层修行实践中的语言、空间与文化亲密 安住于当下:泰国城市中产阶层修行实践的社会机体论分析 结语:宗教中的他者与文明 附录:文化间性与学科认同:基于人类学泰国研究经验的方法论反思 后记

    • ¥53.7 ¥79 折扣:6.8折
    • 隋唐五代僧人塔铭研究
    •   ( 91 条评论 )
    • 李谷乔 /2023-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塔铭,是僧人的葬塔铭文,以撰述生平事迹为主,属于传记文学。本书以塔铭为研究对象,不仅整理、辑录了隋唐五代僧人塔铭文献400余篇,还对其中留有书家姓名的塔铭做了梳理与统计工作。本书一方面深入探讨了塔铭的生成演进规律,研究隋唐五代塔铭的文体特色与文学审美特征;另一方面,又从社会文化、历史、书法美学等方面解析塔铭与社会风气、文化思想、价值取向之间的各种联系,窥探塔铭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历史事件,从而对隋唐五代僧人塔铭的文献价值、文学特色、文化内涵以及史学线索价值予以深刻的分析与揭示。

    • ¥59.8 ¥88 折扣:6.8折
    • 行为与因果:寂护、莲华戒《摄真实论(疏)》业因业果品译注与研究(精)/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研究丛书
    •   ( 2 条评论 )
    • 范文丽 /2022-05-01/ 商务印书馆
    • 《行为与因果——寂护、莲花戒〈摄真实论(疏)〉业因业果品译注与研究》以印度论师寂护的《摄真实论》业因业果品及其弟子莲花戒之注疏为主要依托文本,对其展开中文翻译、文本解读和哲学分析工作,并引述印度六派哲学对佛教业说的批评,以 可能呈现出印度六派哲学与佛教哲学论辩的历史图景。全书对于《摄真实论(疏)》这一关键文本的学理阐释,旨在揭示寂护业论思想在佛教整体业论思想脉络中的价值,并尝试通过对个体统一性和因果律的讨论,使古典哲学的资源参与到当代哲学的讨论中,于 印度哲学和东方文明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92.48 ¥135 折扣:6.9折
    • 印度文献史——佛教文献(精)/宗教文化译丛
    •   ( 4 条评论 )
    • [奥]莫里斯·温特尼茨 /2023-05-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历经百余年后仍然在佛学界一直享有盛誉的经典名著,其重要价值在于介绍了 经典中 重要的两大语言体系——巴利文与梵文的 三藏。作者详尽解析了巴利文经藏五部,论述了三藏之外的巴利文文献在史学、哲学和佛学方面的重要价值,阐述了那些纯粹梵语和混合梵语的北传 文献,剖析了 有影响力的大乘经典,并介绍了大乘的空、有、密三宗论典及论师。

    • ¥85.63 ¥125 折扣:6.9折
    •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   ( 23 条评论 )
    • 责编:黄雯睿|校注:夏德美 /2022-05-01/ 中华书局
    • 《法华玄义》,十卷,与《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合称“天台三大部”,是天台宗的基本理论著作之一,在中国 具有重要位置。本书以五重玄义(即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判教五个步骤的解释经典大意的方法)详细解释《妙法莲华经》的要旨,阐明开显法门的纯圆独妙,确定《妙法莲华经》在佛一代所说诸经中的位置,实际上是天台宗对于整个 的概论。具体而言,全书分为“七番共解” 和“五重各说”两部分,前者是用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简、观心、会异七科讲解五重玄义这一方法的意义,后者是对五重玄义的每一重各作详细解释。 此次整理,以《永乐北藏》本为底本,以《永乐南藏》本、《嘉兴藏》本、《大正藏》本和《赵城金藏》残本为校本加以标点、校勘,并对重要词语、典故、语句进行注释。

    • ¥51.7 ¥80 折扣:6.5折
    • 再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10世纪)(精)
    •   ( 21 条评论 )
    • 葛兆光|责编:张晗 /2022-01-01/ 北京大学
    • 本书以历史学与文献学的方法,叙述6—10世纪中国禅思想史的脉络与演变。作者综合禅门史料、石刻文献、传世文集和敦煌文书,从历史、思想、文化意义及影响三个维度,考证、叙述禅史 关键的四个世纪中,禅宗及其思想的历史变化过程。在20世纪以来禅宗史研究的基础上,不仅修正了此前禅史研究的若干结论,而且对禅思想的内涵及其意义,提出若干与前人不同的新看法。作者首要关注的,是思想之流变,而非宗派法门之兴衰,由此对于禅的流变,得出了独到精深的见解。

    • ¥81.92 ¥128 折扣:6.4折
    • 入菩萨行论注解:菩提道明灯
    •   ( 61 条评论 )
    • 旦增·龙多尼玛 /2021-11-01/ 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 《入菩萨行论注解:菩提道明灯》是对藏文经典著作《入菩萨行论》所作的注解。《入菩萨行论》是由古印度学者寂天所著,全文以偈颂文写成,共分为十章,分别说明了发菩提心和修菩萨行的方法,其中,解说发菩提心的内容有四章,解说修菩萨行的内容有六章。本书作者在准确注解原文的基础上,结合佛教融入社会主义以及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的精神,对《入菩萨行论》内容进行重新注解,行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有助于读者理解、学习或研究《入菩萨行论》。

    • ¥53 ¥78 折扣:6.8折
    • 解说观音(精)--孙昌武文集
    •   ( 3 条评论 )
    • 孙昌武|责编:高天 /2022-01-01/ 中华书局
    • 中国佛教里的观音和观音信仰是中国宗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影响和意义的现象,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又可视作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个案。要了解中国宗教,了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必须了解观音。本书根据佛教相关典籍与历史文献,借鉴 外研究成果,全面系统梳理了佛教的观音和观音信仰输入中国及其被积极受容并逐步“民族化”“民俗化”的历史脉络与进程,细致“解说”了观音和观音信仰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作用与影响。作者秉持一贯遵循的注重史实“描述”原则,全书资料丰富翔实,行文清晰畅达,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是中国佛教史研究的一份重要内容,也为读者认识观音和观音信仰提供了一本简明可靠又有一定趣味的读物。

    • ¥50.01 ¥78 折扣:6.4折
    • 九色鹿·泰北佛教史
    •   ( 199 条评论 )
    • 饶睿颖 /202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泰北佛教的形成、发展与泰北历史上出现的兰那王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在兰那王国强盛时期,泰北佛教发展至鼎盛,形成了以清迈为中心的兰那佛教文化圈,与西双版纳佛教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交流频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为彼此佛教的复兴与发展都做出过重要贡献。本书立足于历史学与宗教学,通过大量中外文资料结合实地调查的整理、分析,对泰北兰那王国的形成发展与泰北佛教的传入、兰那佛教文化圈的形成、泰北佛教的变迁、与西双版纳佛教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解析,并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把握和探究。

    • ¥53.6 ¥78.8 折扣:6.8折
    • 祖堂集(上下)/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   ( 1 条评论 )
    • 编者:(南唐)静//筠二禅师|校注:孙昌武//(日)衣穿贤次//... /2007-10-01/ 中华书局
    •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约自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中国,但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到魏晋南北朝埋藏,佛教和玄学结合起来,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众多的宗派,在社会、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特别是哲学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静、筠二禅师编撰的《祖堂集(上下)》是中国禅宗 早的史籍,记述了唐五代时期禅宗洪州系、石头系两大禅系发展的历史。

    • ¥63.86 ¥99 折扣:6.5折
    • 佛典入门
    •   ( 110 条评论 )
    • 李英武 /2017-01-10/ 巴蜀书社
    • 本书为学术类图书。《佛典入门》所收佛教典籍涵盖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及大乘佛教的著名经论,是一部纵贯佛经形成与发展历史的佛典选本。内容广泛,故事性强,富含哲理,启人心智;导读和注释均重视行文的通俗化、大众化,深入浅出,颇适合有修学基础者的品味,即便一般读者阅读也会趋入胜趣。

    • ¥53.3 ¥86 折扣:6.2折
    • 中国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研究
    •   ( 40 条评论 )
    • 格桑曲杰 著 /2015-04-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国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研究(精)》以中国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为研究对象,在西藏佛教教理、教义系统以及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对西藏佛教寺院仪式的信仰修供体系、仪式的类型、仪式音乐的形态和特征以及在仪式中体现出来的音声效应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分析与研究,从而对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体系的系统模式和这一体系中的各层面音乐的构成、类别、文化属性、流播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相进行理论探索,以求深化对西藏佛教寺院音乐的根本属性和文化意义的认识。 本书主要采用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从历时与共时的纵横角度把握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通过对西藏阿里、日喀则、那曲、山南、林芝、昌都等地区和拉萨市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的普遍考察,以及对桑耶寺、萨迦寺、楚布寺、直贡寺、顶波钦寺、哲

    • ¥87.2 ¥130 折扣:6.7折
    •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   ( 15 条评论 )
    • 责编:黄雯睿|校注:夏德美 /2022-05-01/ 中华书局
    • 《法华玄义》,十卷,与《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合称“天台三大部”,是天台宗的基本理论著作之一,在中国 具有重要位置。本书以五重玄义(即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判教五个步骤的解释经典大意的方法)详细解释《妙法莲华经》的要旨,阐明开显法门的纯圆独妙,确定《妙法莲华经》在佛一代所说诸经中的位置,实际上是天台宗对于整个 的概论。具体而言,全书分为“七番共解” 和“五重各说”两部分,前者是用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简、观心、会异七科讲解五重玄义这一方法的意义,后者是对五重玄义的每一重各作详细解释。 此次整理,以《永乐北藏》本为底本,以《永乐南藏》本、《嘉兴藏》本、《大正藏》本和《赵城金藏》残本为校本加以标点、校勘,并对重要词语、典故、语句进行注释。

    • ¥51.2 ¥80 折扣:6.4折
    • 慈恩印象
    •   ( 16 条评论 )
    • 罗宏才 著 /2009-10-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佛教认为,宇宙有日、月、星、辰,物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大干世界演绎着人类社会的兴衰存亡,不时勾画着胜景与凄凉。自佛教传入中国,在长安帝王之都开始翻译、传播,基本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目标。大慈恩寺作为唐高宗李治为报母恩而建的皇家寺院,是国立四大译经场之一,盛时期有十三院、千百多间禅房。著名的玄奘法师更在此译经弘法十一年并创立法相唯识宗。只是昔日圣景已不复存在,唯玄奘法师所译一千三百三十五经卷与大雁塔常存不朽。因此,罗宏才教授所著的这本《慈恩印象》著作,使人们清晰地看到了大慈恩寺千年历史的沧桑和巨变,留给人们无限的思索与遐想。触景生情,我们决心继承先辈们的信仰和念力守望着这块净土,以待胜缘。 作为长期辛勤活跃在田野考古、美术考古研究以及艺术经济研究线且有着丰富

    • ¥54.4 ¥80 折扣:6.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