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守望者·人间世)欲望的先知:与勒内·基拉尔对话
    •   ( 324 条评论 )
    • [法]勒内·基拉尔 著, [美]辛西娅·L.黑文 编,钱家音 译 /2025-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和人类学家基拉尔聊聊 欲望、模仿与竞争 。 ◎ 一本写给当代人的 透彻理解人性欲望与人类群体 思想小书! 勒内 基拉尔,20世纪重要思想家、人类学家。基拉尔用 执着的洞见 剖析人类的激情与愚蠢,洞悉暴力与神圣背后的真相。 他影响了J.M.库切和米兰 昆德拉等大作家。因其理论,他被誉为 人文领域的达尔文 ,是当今zui具说服力的思想家之一。 本书是基拉尔的首本访谈集,访谈内容自1984年持续至2009年,纵跨20余年,既是对他一生思想的梳理,又是一份对当代重大事件的记录与回应。 这是一堂基拉尔面向公众的文学、思想讨论课,以当下问题切入,从文学和思想作品中找寻因由和解决方案。其中,汇集了他关于塞万提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人作品的文学讨论;书中,他与海德格尔、尼采、福山、弗洛伊德、德里达、斯坦纳等思

    • ¥52.8 ¥88 折扣:6折
    • 浪漫爱情与厌女:源自中世纪的悖论(揭示厌女背后的真正动机,追根溯源,探寻西方厌女传统的内核)
    •   ( 193 条评论 )
    • [美]霍华德·布洛赫 /2025-01-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浪漫爱情令古往今来多少男男女女痴迷,仿佛在这种氛围中,两性关系达到了无比的和谐。但本书却认为,浪漫爱情这种意识形态,其实是西方厌女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厌女情绪制造的一个陷阱。 西方厌女传统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经由中世纪一直绵延至今,而在中世纪诞生的浪漫爱情曾一度被认为是让女性从厌女社会中得到部分解放的产物,是女性自由的先声。然而本书作者通过充足的史料案例证明,中世纪普遍的反女性主义与将女性理想化、浪漫化的作法,实际上与厌女传统殊途同归。通过对天主教会的教父们的贞洁观的追溯,作者将早期西方反女性主义与12、13世纪将女性形象加以理想化并进一步演变出浪漫爱情的实践联系起来,论证了浪漫爱情其实是厌女症的一种变体。他还认为,将厌女症进行倒置的实践直到今天仍然大行其道。本书对于浪漫爱情背后真

    • ¥53 ¥78 折扣:6.8折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 299 条评论 )
    • 【法】乔治·杜比 /2024-12-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由乔治 杜比领衔的由七十余位有声望历史学家编撰的皇皇巨著《女性史》的第一卷,其时段聚焦于从古代到中世纪这段漫长的时期。 在本书中,学者们通过大量史料与专业分析,探讨了女性从神话中的母性角色,如何转变为圣洁的代言人这个问题。这是一个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学范畴,而涉及人类学、精神分析学等诸多领域的课题,这其中还蕴含了大量的关于女性身份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乃至生理学等多学科的思考,具有极高的启发性与思想性。本书认为,女性身份在古代的这种转变,奠定了日后女性角色的基础,也是女性身份变迁的第一个里程碑。 本书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启发性,且雅俗共赏,可读性强,适合从学者到历史爱好者各类人士阅读,是探讨女性历史不可回避的经典权威著作。

    • ¥76.2 ¥112 折扣:6.8折
    • 女性史:20世纪卷(见证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 1466 条评论 )
    • [法] 乔治·杜比 米歇尔·佩罗 总主编,袁祎 王璐莎 译 /2023-01-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由乔治 杜比领衔的由七十余位有声望历史学家编撰的皇皇巨著《女性史》的第五卷,时间分段是在20世纪。 本卷认为,在当代,女性的身份在多种文化因素的作用下开始进一步变迁,从静默的他者和被注视的客体,慢慢在大众媒体的影响下开始融合汇聚,并在20世纪中后期到达了一个文化认同的高潮。在媒介传播的影响下,女性不再是世界一隅的孤立个体,而成为一个有着相似意识形态的集体。她们享有共同的审美爱好和世界观、价值观,具有更为趋同的女性特质,女性事实上由复数逐渐向单数收缩。 综上所述,20世纪是一个 女性 身份彻底被重构和确立的时代。女性反抗着父权制的枷锁,但在资本主义和商业媒介的合谋之下,她们也越来越陷入了另一种单一身份的陷阱。 本书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启发性,且雅俗共赏,可读性强,适合从

    • ¥80.2 ¥118 折扣:6.8折
    • 启微·自主:中国革命中的婚姻、法律与女性身份:1940~1960
    •   ( 1193 条评论 )
    • [美]丛小平 /2022-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以1940年代陕甘宁边区 封张婚姻纠纷案 为切入点,讨论中国革命中的婚姻改革和司法建设。作者讨论了从司法案件的原型到文艺作品的演变过程,以全景式的视角,探讨了此案在司法实践、乡村建设、政权建设以及女性研究等方面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革命中出现的新话语、新的文化符号进行解析。作者认为,新的话语和新的文化符号凝聚了20世纪社会运动与革命的实践与经验,同时也连接了传统与当代,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念化表达。

    • ¥60.5 ¥89 折扣:6.8折
    • 三明医改:政策试验与卫生治理
    •   ( 506 条评论 )
    • 王春晓 /2018-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如何在有限的财政资金约束下,公平有效地为公众提供适当的卫生服务,这是世界各国政府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又是其国家能力的重要体现。这些年来,中国一直未能有效缓解 看病难 、 看病贵 问题,这说明了卫生治理体系和卫生治理能力出了问题。由于卫生体系是多产出、多目标的复杂体系,为寻找治理之道,中国政府在卫生领域采用了政策试验的路径。在实践探索中,中国政府积累极为丰富的经验,也涌现出不少成功的地方试点模式,但往往都是 昙花一现 ,未能 遍地开花 。然而,从2014年开始,福建三明试点却 一枝独秀 ,引起了各界关注,并影响了全国公立医院改革政策变迁。本研究尝试分析并回答中国如何在卫生领域的改革中通过政策试验来探索/寻求好的治理。

    • ¥60.5 ¥89 折扣:6.8折
    • 中国的新型小农经济:实践与理论(实践社会科学与中国研究?卷一)(黄宗智教授关于中国小农经济的新研究)
    •   ( 1308 条评论 )
    • 黄宗智 著,大学问出品 /2020-05-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黄宗智在已出三本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共三编,*编在舒尔茨、博塞拉普的理论基础之上,从纵向的历史视角,探讨和分析了中国的隐形农业革命;第二编以大量的研究数据作为理论支撑,从中国 半工半耕 的小农家庭、农业发展动力、大豆生产等方面,研究中国新型农业的基本特色;第三编在美国农业模式和 东亚模式 的对比分析之上,探讨研究中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本书的主要关注点在:一是说明中国农业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变迁,尤其是当中至为关键的 新农业 革命及其特点。二是根据中国的经验实际来论析现有关于农业发展的主要理论,目的在于说明部分西方理论的误区和盲点,也在于介绍与它们不同的、比较符合中国经验实际的农业经济理论,并对中国 新型的小农经济 的经验进行新的理论概括。三是立足于中国实

    • ¥66.6 ¥98 折扣:6.8折
    • 慢教授
    •   ( 2205 条评论 )
    • 玛吉·伯格芭芭拉·西伯田雷 译,大学问出品 /2021-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就连大学的象牙塔内也难以容下安静的书桌。校园的时钟滴答作响,大学变得像公司一样,不断催促教授们速度能再快些,效率能再高些,成果能再多些,却全然不考虑这些考核会如何破坏我们的学习和思考。在《慢教授》一书中,伯格和西伯两位教授呼吁在学者生活中引入 慢原则 ,用 慢 来修复人文学科的生态。整本书以学者的职业生活作为方法,从教学、科研到同事相处,依次展开,揭示并分析了当今学界的绩效文化和速度焦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种种解困之道。在提升教学、科研和学院生态的同时,又能减缓个体所承受的焦虑和压力。学界朋友,在你们觉得快得停不下脚步时,不妨试着翻开这本《慢教授》。

    • ¥53.7 ¥79 折扣:6.8折
    • 工作:巨变时代的现状、挑战与未来
    •   ( 643 条评论 )
    • 埃伦·拉佩尔·谢尔 后浪 /2021-09-01/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工作就像天气,每个人都在谈论它出了问题,但没人真的会对此做些什么。或许它还不如后者 毕竟近年来,气候问题已是政府之间国际会议上的焦点。 与几十年前相比,我们经受了雇佣关系性质的变化,从管理层和劳工之间曾经的伙伴关系,转向一个 美丽新世界 。在这里,以前的共同目标被强加给员工,并被包装成 机会 ,而对其中的安全感下行、失去健康 / 养老保险、随时失业等风险,人们则闭口不谈。我们接受了这些,并通常视它们为积极的变化,直到一切崩溃。 在本书中,作者埃伦 拉佩尔 谢尔从历史、社会、经济、心理、教育等多个角度揭示现代 工作 困境的形成。她令人信服地表明,技术创新、全球竞争和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力量,正在日益削弱许多人寻找展现个人价值的工作的能力;她同时认为,对制度创新的集体想象力和能力,终将证明人们能够

    • ¥61.2 ¥90 折扣:6.8折
    • 知识与社会的交互建构:知识社会学的解释传统探析
    •   ( 75 条评论 )
    • 李路彬 /2021-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解释社会学是知识社会学 隐传统 的一支,其以微观视角和发生学进路对知识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解释社会学十分关注行动的意义以及情境知识和日常知识的社会建构,对知识社会学有重要的贡献。本书旨在在解释社会学经典文献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分析解释社会学核心人物和流派思想中的知识思想,并试图将这些思想加以比较和关联,揭示解释社会学的思想传统对知识社会学的贡献。

    • ¥66.6 ¥98 折扣:6.8折
    • 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健康老龄化
    •   ( 51 条评论 )
    • 程新峰 /2021-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基于中国老龄化社会现实背景,借鉴西方的社会护航模型,结合刻板印象具体化理论和差序格局理论,建构了社会隔离与老年健康的理论模型,扫描并解析了中国老年人的社会隔离现状和遭遇隔离老年人的基本特征。本书不仅厘清了中国老年人遭遇社会隔离的风险因素,论证了社会隔离对中国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的影响效应,而且解析了社会隔离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内在作用机制,提出了基于中国社会背景的老年人社会隔离的治理对策。本书提出的老年人社会隔离治理策略,为深刻认识中国老年人社会隔离现状,防止老年社会隔离,以及从社会关系视角促进老年健康提供了理论借鉴。

    • ¥66.6 ¥98 折扣:6.8折
    • 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
    •   ( 444 条评论 )
    • 程萍 /2022-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Web3.0时代,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对国人生活的深度嵌入,婚外性开始借助社交媒体这一新的媒介工具,并呈现出新特点。在此背景下,本书以国内某知名社交媒体为调查对象,前后花费三年时间,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28名已婚男性的网络约见行为进行了虚拟民族志研究。以此为棱镜,本书从日常生活实践的生活伦理视角,展布转型期已婚者特别是男性已婚者构建、演绎婚外性脚本的行为、过程和心理,揭示了人们对婚姻的复杂性认知,也丰富了性社会学的相关研究。

    • ¥60.5 ¥89 折扣:6.8折
    • 未来吃什么:人类如何应对食物危机
    •   ( 183 条评论 )
    • [美]阿曼达·利特尔Amanda Little) /2022-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未来吃什么》以全球性的视角,生动报道了世界范围内食物供应系统正在发生的惊人变化。记者阿曼达 利特尔教授,历时3年,走访十几个国家的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对农民、科学家、工程师和社会活动人士的采访,讲述了人类食品生产创新的动人故事,记录了那些重新定义可持续农业的努力。转基因生物对环境有利吗?我们正面临动物肉类食品的终结吗?怎样消除农业中的有害物质?如何让所有人都能获得干净的、能够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供应 利特尔发现并分享了对气候变化威胁的深层理解,并对过去的经验和人类的智慧保持敬畏和乐观。

    • ¥60.5 ¥89 折扣:6.8折
    • 近代民间组织与灾害的应对
    •   ( 14 条评论 )
    • 徐文彬 /2018-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运用文集、方志、报刊、档案等多种史料,结合田野调查,从近代以来福建省福州市的自然环境、市场网络和民间宗教、地方权力等角度,探讨近代福州市民在社会变迁和局势动荡情况下,如何自我调适,应对灾害,以说明自然灾害与民间组织的嬗变、基层自治之间的关系。

    • ¥53.7 ¥79 折扣:6.8折
    • 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基于一所肿瘤医院的现象学研究
    •   ( 441 条评论 )
    • 涂炯 /2020-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致癌行为的增加、以及环境的恶化,癌症患者日益增多。癌症已成为中国*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与此同时,随着医学的发展,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出现和治疗策略的优化,很多癌症患者往往能生存5 年以上,癌症开始成为我国*的慢性病之一。癌症患者的苦痛被社会广泛承认,却很少进入学术研究。癌症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涉及各种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在此过程中,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面临巨大挑战。然而,生物医学往往只关心肿瘤的大小、恶性程度、治疗进展情况等,局限于对病的治疗,忽略躯体和心理是统一的整体。如何改善癌症患者的疾病体验是当前正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书基于在一所肿瘤医院两年多的田野调查,呈现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的疾痛故事。书中展现患者从发现疾病、找寻原因、经历治疗、和

    • ¥57.8 ¥85 折扣:6.8折
    • 包邮 制造贫困:一个美国问题 马修·德斯蒙德著 普利策奖得主 《扫地出门》作者新著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   ( 100 条评论 )
    • 马修·德斯蒙德 /2024-05-11/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美国是世界上富裕的国家,一个符合想象的美国纸醉金迷、机遇遍地,实在很难与“贫困”二字联系起来。然而,这样由中产和精英阶层代表的美国只是社会现实的一面,现实的另一面是,美国的贫困问题是有发达国家中严重的: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每9个人中就有一个缺乏生活保障;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学生中,有100多万人无家可归;因为被房东驱逐、居无定所,每年有许多人在街头流浪、死亡…… 这样的现实触目惊心,在这个富有的国家,为什么存在这么多绝望和苦难?这正是社会学家马修·德斯蒙德想要回答的问题。他确实得出了答案:这个丰裕社会的贫困无法消除,是因为有人乐见其成并从中获益,一个人的贫困,就是另一个人的利润。显而易见,这本书中想要解释的美国式贫困并非绝对贫困,而是赤裸裸的不平等——要彻底理解贫困,我们不能只盯着穷

    • ¥50.56 ¥79 折扣:6.4折
    • 利比亚部落问题的历史考察
    •   ( 39 条评论 )
    • 王金岩 /2018-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部落问题是利比亚的重要国情。在国家和平发展时期,部落归属操控政治,影响经济建设,更是重要的社会关系纽带。在战争期间,部落关系既是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对战争进程起到多方面的影响作用,能够改变战况,左右战局走向,还会对国家的战后重建与发展起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总之,利比亚的发展进程中时时处处显示出部落因素的影响作用。可以说,部落体制是利比亚的一种重大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书稿对利比亚的部落问题置于历史演进中进行考察。利比亚的部落因素在利比亚的殖民时代是把双刃剑:既被殖民者用作实现殖民征服和殖民统治的工具,部落民众也是反抗殖民者的主力军。利比亚王朝时期采取消极的部落统治产生的结果是:不利于国家融合,也没有发生暴力冲突。卡扎菲统治时期,部落因素起到了双重作用,尤其体现在其对内统治

    • ¥60.5 ¥89 折扣:6.8折
    • 中国环境污染的经济追因与综合治理
    •   ( 34 条评论 )
    • 林永生 /2016-01-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1世纪是一个环境决定经济的新世纪,烟雾不再象征繁荣,各国政府和企业都需重视和培育绿色竞争力。2000年以来,中国部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仍较严重。是什么导致了当前的环境污染并且难以根治?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需要进行系统地经济追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政府、企业和居民行为等,都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不能单纯地把环境污染归因为政府漠视。因此,21世纪的中国,若要实现经济增长与污染治理的共赢,就需要从产业引擎、能源支撑、消费革命、发展理念、治污思路、减排途径等角度综合权衡,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此外,本书还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客观数据与环境事件、居民主观感受相结合,阐述污染现状;二是主要从经济主体的选择决策视角,剖析环境

    • ¥66.6 ¥98 折扣:6.8折
    • 恐慌帝国:传染病与统治焦虑( 疫情时代的书,让历史帮助我们走出恐慌,走出焦虑。)
    •   ( 1545 条评论 )
    • [英] 白锦文Robert Peckham) /2021-12-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比较视角和历史维度研究作为一种帝国现象的恐慌,特别是传染病,如霍乱、鼠疫、流感,以及20 世纪末新出现的传染病等引发的恐慌。通过对19世纪初的东亚到21世纪的美国等一系列案例研究,本书探索了西方政府机构、政策制定者、规划者和其他权威机构为理解、应对和消除由传染病和其他危机引发的恐慌所做的尝试。本书还研究了从电报到医疗技术和公共卫生等多种技术对传播和约束 恐慌 信息所起的作用,考察了帝国复杂关系网络和恐慌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疾病威胁会产生特定焦虑和集体恐慌的结论。 本书重点关注从19 世纪早期到现在发生的恐慌反应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及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大英帝国和英语世界,涉及南非、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方。

    • ¥53 ¥78 折扣:6.8折
    • 迈向包容性城市:地方性创新的故事
    •   ( 28 条评论 )
    • 罗宾·汉布尔顿 /2024-02-29/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城市经常被看作全球事件流动的无助受害者,而且许多人认为城市中的不平等不断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这本参与式的书拒绝接受悲观的预断,认为富有想象力的、地方性领导力能够给人类赋能,使他们能在进步的价值观 改进社会正义、推动环境保护、加强社区赋能 指引下影响城市发展的未来。 这是一本由经验丰富的作者完成的书,它进行了国际比较,向我们展示了启迪人心的城市领导者是如何在世界各个城市发挥作用的。全书的分析内容为地方领导人提供了实践性的经验教训,给任何想让城市社会更美好的人提供了思考公共服务创新的启迪。

    • ¥87 ¥128 折扣:6.8折
    • 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完善与发展道路
    •   ( 32 条评论 )
    • 蔡昉高文书 主编 /2013-05-01/ 经济管理出版社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而且民生的改善也是世所罕见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与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政策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农村扶贫项目。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并在推动城乡就业扩大的同时,加强了劳动力市场规制,初步建立了社会保护机制,为劳动力市场上的脆弱群体提供了基本安全网。基于以上主线。《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完善与发展道路》分别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扶贫开发和人口变化趋势等不同角度。描述了相关制度建设和发展历程,介绍了相关政策的演变。阐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障碍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劳动就业方面,蔡昉和高文书主编的《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完善与发展道路》讨论

    • ¥66.6 ¥98 折扣:6.8折
    • 北京蓝皮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7-2018)
    •   ( 26 条评论 )
    • 施昌奎 庞世辉 毕娟 罗植 /2018-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尽管北京公共服务水平已经向世界城市迈进,但公共服务的质量还远没有达到世界城市水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任重道远,幼儿园和小学就学压力仍然巨大,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社会保障水平增速不快,城市核心区地铁密度不够,远郊区的市郊铁路建设滞后,全市水、电、煤、气等公用设施的韧性水平亟待提高,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食品药品安全面临较大输入性风险,地下病害引发的道路塌陷和管道损坏等安全事故多发,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公共服务均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公共服务各领域的发展现状、问题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对提升北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60.5 ¥89 折扣:6.8折
    • 发现医病纠纷
    •   ( 144 条评论 )
    • 马金生 /2016-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以民国时期医讼的凸显为切入点,希冀在医学史、社会史、法制史的框架下,借助对医生、病人、社会、国家间互动关系的探讨与呈现,进而揭示国人生命、法制与权利观念在现代国家形成的过程中逐渐转型的历史轨迹,及其与相应制度架构之间的关联性。

    • ¥53.7 ¥79 折扣:6.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