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内容简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既是实现中国当前“改善民生,共建共享”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通过文献研究、规范分析、实地研究、深度访谈和计量研究等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和农村灾害救助制度等六个主要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及探讨。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如下: 部分研究结论 (1)“老”是一个相对概念,其社会意义远远高于生理意义。在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人不仅仅是消费者,
《“病有所医”:目标、路径与战略选择》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病有所医”与中国健康保障系统研究》(项目批准号:08JZD0022)资助下完成。课题以卫生服务可及性理论为基础,研究“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分析“病有所医”与不同医疗保障制度的关系与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和世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趋势,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探讨建立中国健康保障体系的目标、模式、实施途径和政策措施,实现全体城乡居民“病有所医”的目标。
1.主要内容:收集2018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方面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等,共121件,分为综合、就业促进、人力资源流动管理、职业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劳动关系、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农村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调解仲裁管理、劳动保障监察、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共十五部分。 2.主要特点:内容全面权威,每部分按其法律效力和发文时间编排,以便广大读者查阅。 3.选题价值:准确地向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宣传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切实维护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每年出版一册,政策连续性强,特别适合各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
本书的名称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系2009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09JZD0027)的终研究成果。以项目为支撑,课题组做了大量的调研:2009年12月,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淅川县、社旗县,对新农保试点初期的基本情况;2010年7-8月,课题组驱车跑完了湖北省首批13个新农保试点县和河南省南阳市的2个新农保试点县,获取了大量的新农保试点一手数据;2011年7月课题组赴湖北省仙桃市、团风县、宜都市开展新农保社会实验,评估新农保试点的政策实施效果;2012年7月课题组赴江苏省盱眙县、洪泽县和浙江省平湖市调研东部地区新农保的实施情况,以便与中西部地区作对比。本课题的实地调研数据已经部分地反映在了本书之中。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建立了普遍性养老金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制度、综合性的社会救助制度和面向特殊群体的福利制度等,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国人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证。然而,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任务还未完成,公平性不足、效率不高,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个人得失与互助共济、短期应对与长久稳定、局部细节与综合功能等方面关系的把握上需要进一步改善,再加之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些 泛福利化 思潮和主张个人自我负责的 反福利 等*取向,这些问题的探索与解决,都需要有能够完整、客观、理性反映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进程的综合评估报告。
本书是*200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书是一部关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进程的专题研究著作。作者系统阐述了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发展、完善与改革的历史进程,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社会保障政策选择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变化的阶段特征,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念、政策选择与国别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经济、社会与政治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内在机制的变化及其对制度变革的要求等。 本书读者对象包括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领域研究社会保障问题的学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