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也再次强调了媒体融合的重要性,而皮书项目《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媒体融合蓝皮书)是对于时代要求的回应。该报告是一本全面反映中国媒体融合进程与创新实践的重要文献,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指导下观察和研究中国媒体融合的重要知识成果,已按年度连续发行5本,已成为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学习新媒体、研究新媒体的重要书籍。《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2-2023)》在之前报告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改革,以打造实用、有影响力的国内一流皮书为主要目标,为国内业界和学界提供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前沿性的丰富案例和数据的行业扫描和实践指南,计划分为总报告、探索篇、区域篇、评价篇、借鉴篇五部分,全面分析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状况,分区域、分领域解读媒体融合发展
方块白文是古代白族在长期使用汉语文的过程中,仿照汉字创制的一种民族文字,是一种既借用汉字又自造拼合字的意音文字。本书以目前已释读方块白文文献中自造拼合字数量*多的《云龙白曲残本》为基本研究材料,采用 结构-功能 分析法和现代系统论,利用Oracle Database数据库,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知识,对研究材料《云龙白曲残本》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构建方块白文数据库系统,详细描写了方块白文的文字属性,细致分析、考释了《云龙白曲残本》中记录的每一个方块白文。
本项目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担的国家新闻出版总局 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 的工作成果。 当前,知识服务方兴未艾,知识服务产品、平台、应用等日新月异,但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这些潜在的问题对我国信息和文化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对意识形态舆论主阵地的冲击亦不容忽视。因此,打造由国家主导的知识资源服务平台,构建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体系,是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进而推动出版业转型升级,加强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建设,保障国家信息和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本书正式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和要求而展开研究的。 本书内容分为六大部分:国家知识资源服务试点工作综述、国家知识服务试点单位调查问卷分析、国家知识服务试点单位应用案例分析、知识服务标准研制情况、国家知识服务门户网站建设情况、知识服务试点单位案例,全
徐立军编*的《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6)》分为 四个部分,以翔实的收视数据为依据,从收视环境、 观众特征、观众行为、频道竞争、节目竞争等方面对 2015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和分析, 为媒介经营机构、广告代理公司、广告主以及节目制 作机构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委员会编辑、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精萃》是一部展现我国半个世纪以来装帧艺术成就的大型画册。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迎接21世纪到来的历史时刻问世,是很有意义的。 我国书籍出版历史悠久,在装帧上也不断发展变化。古代书籍有卷、册、篇、帙、函等,不同形式决定着不同的装法,从竹简发展到缣帛、卷轴、经折、蝴蝶、包背、线装等,各具特色,形成了我们民族的风格。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书籍装帧形式有了新的发展,许多优秀的画家、作家都参加过书籍装帧设计工作,鲁迅先生把装帧看作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亲自动手设计,对我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以来,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指引下,装帧艺术出现了新的面貌。
本皮书依托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组织编撰。 中国传播创新 概念及研究体系的建构是皮书*重要的创新表现。中国传播指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体系,它是国际传播新秩序的重要一元。本皮书拟围绕一个总体性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即如何基于互联网传播形态的变化建构中国传播创新体系,提升中国传播能力。思考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在于,互联网传播形态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经济形态以及媒介形态的变化,多元形态的变化又冲击着传统的传播体系与传播方式,带来了深刻的传播革命。单一地关注 中国媒介改革 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转向 中国传播创新 ,这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播形态的传播体系,表现为社会传播、政治传播、文化传播、经济传播、媒体传播的融合结构。
IAI发起于1999年,前身为中国知名广告奖IAI年鉴奖。过去18年,IAI一直秉持着 搭建行业交流平台,见证时代广告发展,直击品牌营销效果,提供创意策略参考 的宗旨,与众多品牌企业界、广告界、学术界、媒体界的同人共同见证了中国两岸四地广告业的发展征程。18年来,IAI年鉴已收录逾7,300件优秀的广告作品,并连续18年出版了《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IAI广告作品与数字营销年鉴》。IAI系列年鉴是中国两岸四地及中国广告史上具有18年连续正规出版的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的品牌营销年鉴书系。第18届IAI国际广告奖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IAI国际广告研究所主办,中国商务广告协会指导的专业奖项组织。在经济、文化全球化时代,随着营销领域移动数字化浪潮的兴起,IAI年鉴奖积极寻求转型,于2015年年底正式全新改版升级为 IAI国际广告奖 。全新的IAI国
本书稿收录了民国时期的广播文献,采用影印原书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有关民国广播研究的参考文献。本书包含曾觉之译、国联世界文化合作院编的《无线电广播的文化教育作用》和彭乐善所著《广播战》两部著作,反映了当时中国广播业界的国际视野与价值关怀。 部《无线电广播的文化教育作用》为译著,出版于1936年,为世界文化合作学院组织相关专家撰写、著名翻译家曾觉之翻译的图书。全书论述了无线电广播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强调了 无线电广播有一种教育力量所需要的条件 ,并对 为无线电听众而广播的 学问课程 与为一般民众的 普通教育 的广播 进行了区分,认为广播工作者需依据具体情形设置节目,以提高听众的文化水准。第二部《广播战》出版于1943年,作者为彭乐善。全书对世界无线电广播、 二战 期间交战国的广播业及各国对敌广播、宣传
《当代世界媒体(套装上下册)》的编写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是项目规模庞大、收入媒体数量多、地区分布全、媒体形态广,超过了以前所有的境外媒体研究项目。在学术乃至业界范围,对世界媒体的研究都是一大重点课题。目前国内对于当代世界主流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西方传媒大国的大型主流媒体上,对于其他国家地区的传媒产业以及媒体机构所知不多,存在资料不系统、信息大多较为陈旧等问题。现有相关研究多为简单检索式的资料汇编,而且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汇编出版的手册资料等。而在这个项目中,共收集了世界五大洲75个国家的437家媒体机构。涵盖了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和网络媒体在内的多种媒介形态,其中收入的媒体包括欧洲186家、亚太118家、北美75家、拉美19家、非洲39家。在这些媒体中,既有具有世界影响的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宣告了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的新传播时代的来临。本书是 多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 中的一卷,本卷共有十二章,主要阐述了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发明、应用等内容,介绍了电媒介传播新闻的历史,我国各个时期的电媒介技术,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机构,我国广播电视覆盖技术、制播技术、发射技术、接收技术、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等。作者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借助文献分析、理论分析及跨学科分析等手段,全面呈现了中国新闻传播技术中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