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锦言录》是一部汇编诸子名言的著作。所谓“诸子”即以先秦汉魏诸子为代表的子学著作,“锦言”即体现诸子思想精华的佳言妙语。全书收录先秦至隋代的诸子类著作近百种,对每种著作都有简要介绍,选文近八千条,均依据 版本选录原文,并加以注释翻译,末附主题分类索引。 由于本书收录的诸子类著作基本是隋代以前的著作,故大体依《隋书·经籍志》的分类和顺序排列,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医家、 等十二类。选文原文多依据中华书局的古籍整理本(如三全本、新编诸子集成本等)为底本,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负责注释翻译,准确可靠。为方便读者查找相关主题内容的选文,我们编制了《主题分类索引》,根据选文内容将其分到八十多个主题之下,括注出处,标明册数页码。 我们致力
本书是何乐士先生在《〈左传〉虚词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收录论文24篇,研究对象为《左传》中多类、多义、用法比较复杂的20多个虚词。全面描写《左传》虚词的用法,总结其语法特点和客观规律;把虚词研究和句式结合起来,重视虚词在单句、副句、语段中的运用;采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不同虚词或不同句式的特点;重视统计方法,增加论证的科学性;通过点和面、描写和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从古代书面语言的实际出发,深入探讨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新的看法。
《诸子锦言录》是一部汇编诸子名言的著作。所谓“诸子”即以先秦汉魏诸子为代表的子学著作,“锦言”即体现诸子思想精华的佳言妙语。全书收录先秦至隋代的诸子类著作近百种,对每种著作都有简要介绍,选文近八千条,均依据 版本选录原文,并加以注释翻译,末附主题分类索引。 由于本书收录的诸子类著作基本是隋代以前的著作,故大体依《隋书·经籍志》的分类和顺序排列,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医家、 等十二类。选文原文多依据中华书局的古籍整理本(如三全本、新编诸子集成本等)为底本,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负责注释翻译,准确可靠。为方便读者查找相关主题内容的选文,我们编制了《主题分类索引》,根据选文内容将其分到八十多个主题之下,括注出处,标明册数页码。 我们致力
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分为侾、杞、润、美孚、加茂五大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中南部。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侾方言,其他方言的研究相对薄弱。本书以黎语润方言白沙土语牙叉话为研究对象,记录
本书是“复句问题 学术研讨会”会后编选的复句学论文集,既收入复句研讨会的部分论文,又选入会外复句研究的部分论文,共40篇,论文对复句问题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事实发掘和理论探索,研究内容包括现代汉语复句、方言复句、古代汉语复句、民族语复句、外语复句、跨语言复句对比和复句类型学、复句信息处理等问题,研究范式有传统语言学和现当代语言学及其结合,研究取向有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及其融合,有的文章对一些重要复句研究成果作了介绍、述评和阐释,全书总体上体现了 外学者对复句问题及相关问题研究的 学术动态和成果。本书适用于语言学爱好者、学习者和研究者。
本书稿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的阿昌语陇川方言为研究对象,借鉴参考语法的描写分析原则,综合运用现代语言类型学的基本理论,兼顾传统语言学的研究范式,采用田野调查法、描写法及归纳法,对陇川阿昌语的语言本体结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话语结构等)进行系统描写与深入分析。 本书稿分为 导论 语音系统 词汇系统 语法系统 话语分析 ,共五章,其中,第四章 语法系统 是书稿描写、分析的重点。书稿后附 长篇语料 (3篇)、 分类词汇 (4000余条)、 语料缩略语对照表 及 陇川阿昌语拼写符号 。 本书稿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书稿是国内部基于参考语法描写分析框架下的陇川阿昌语专门性研究文献,语料丰富、真实、自然,均为作者田野调查所得。此外,书稿还重视文本材料的基础标注,注重恰当使用莱比锡标注法(Leipzig Glossing Ru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