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佛经音写卷有迻录玄应、可洪音义上的注音,有征引传世文献上的注音,也有抄经人自己所作的注音。总的来看,敦煌佛经写卷上的注音不如传世文献规范,受通语的束缚相对较少,更能反映语音的实际变化。本书全面描述敦煌写卷佛经音的状况,分析其注音形式、功能等,在前人整理的基础上对它作了续校勘,并考证了它的来源,在考证的基础上,将它分为三类,并一一对其进行语音分析,发现佛经音的主体仍是沿袭汉唐以来的读书音系,但反映时音、方音、古音、民族语音、文化语音的现象较多,其中的方音现象与今西北方言关系密切。总之,它们在中古音、方言史等研究上有重要价值。
本书对《五灯会元》中的疑问句用例进行穷尽调査,细致归类,既作定量统计,又作定性分析,因此借用语料库语言学中的方法进行定量统计并构建数据库。本书在穷尽调査的基础上作细致的描写,对各种语法成分和各种句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使用情况作岀全面的反映;同时,在语言的三要素中,通过量的变化体现出语法的发展,反映了《五灯会元》语法成分和某种句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消长情况,并勾勒其发展演变的轮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
卢文弨(1717-1796),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学识博洽,著述宏富。《群书拾补》是卢文弨最有分量的一部校勘学著作,堪称清代品质学术名著。该书从群书中摘录字句,考辨异文,共校正补遗经史子集四部书计
2020年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建系110周年,为了向海内外学术界全面展现中文系教师的学术成果,拟编辑出版《斯文在兹——北京大学中文系建系110周年学术论文集》,全书依主题为三卷,分别收录“中国古典学”“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研究”“现代思想与文学研究”三大平台的研究成果。本卷为“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研究”,所收论文为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教师的代表性论文。从设立语言专业以来,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科的教学与建设始终处于全国乃至世界前列。语言专业强调实证的学风,即将理论研究与具体论证严格结合,不做“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力求言之有据,扎实严谨,这些特点也都体现在本文集所收的诸篇论文之中。文集中的代表性论文,如分析语音学相关的论文(收入语言学部分)有孔江平A Dynamic Glottal Model through High-speed Imaging,吴西愉Control
《关中方言语法研究》以邢福义教授所倡导的“普方古”大三角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对关中方言的语法现象进行了尽可能深入详尽的研究。正文部分依次是:构词研究、语音的构词构句机制、动词研究、代词概说、副词研究、介词及相关句式、其他词类研究、语法化等问题。其中,第二章所讨论的关中方言语音的构词构句机制,是目前系统研究地域或一个地点方言语法的论著中很少见的,全章讨论了破读现象以及单音词的变调构词等问题;第四章是作者在已经出版的《关中方言代词研究》的基础上对代词大致情况的交代,同时又有不少新的发现和进一步的探索。全书又以相当丰富的资料性,表现了作者多年来调查研究过程中难得的深度和广度。 《关中方言语法研究》对于研究汉语方言、汉语语法以及研究近代汉语等领域的学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广播电视编年史》,是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项目,历时十年完成,凝聚了全行业的智慧和心血,是、填补空白的史学著作。全书分三卷出版。纵观近百年广电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萌发初建阶段(20世纪20~40年代)、持续发展阶段(20世纪50~90年代)和融合发展阶段(21世纪至今)。目前出版的是第二卷, 讲述了1977到19978这2年中国广播电视发展脉络。
2020年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建系110周年,为了向海内外学术界全面展现中文系教师的学术成果,拟编辑出版《斯文在兹——北京大学中文系建系110周年学术论文集》,全书依主题为三卷,分别收录“中国古典学”“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研究”“现代思想与文学研究”三大平台的研究成果。本卷为“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研究”,所收论文为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教师的代表性论文。从设立语言专业以来,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科的教学与建设始终处于全国乃至世界前列。语言专业强调实证的学风,即将理论研究与具体论证严格结合,不做“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力求言之有据,扎实严谨,这些特点也都体现在本文集所收的诸篇论文之中。文集中的代表性论文,如分析语音学相关的论文(收入语言学部分)有孔江平A Dynamic Glottal Model through High-speed Imaging,吴西愉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