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论述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音节结构,包括声韵母内部的组合结构、变化和变化的功能以及它与《切韵》系统联系的规律(语音演变规则和发生机制)、乃至在方言与亲属语言音韵中的反映。研究上古音系,是为了了解汉语语音史的源头状况,为了解释上古文字和文献中各种不易理解的语音现象和与语音相关的词汇、语法现象;此外还为了进一 步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一些现象的来龙去脉。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的语言学考察研究(编号:19YJC740002) 本书聚焦语言接触,利用吐鲁番出土文书并辅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采用历史学、文献学、语言学方法,一方面从语言学角度考察汉语与周边语言的相互借用和影响;另一方面从民族学角度解析语言所折射的民族关系及其特点。总之,在民族交往的历史大背景下考察语言接触,又从语言接触反观历史,宏大叙事与细节考证相结合,相得益彰。
《中国文字研究》,半年刊,1999年创刊,南京大学cssci来源集刊。本集刊集中反映了海内外学人中国文字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成果,为该领域的专家提供一个及时发布学术信息、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并以此推动中国文字本体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 古文字研究 简牍碑刻文字研究 传统语言文字研究 汉字规范与应用研究 少数民族文字 海外汉字研究 。 本集刊是汉语汉字研究的重要阵地和平台,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
本书将汉语二十二个趋向补语分为八组: 来、去 组、 上 组、 下 组、 进 组、 出 组、 回 组、 过 组和 起 组,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系统地研究了它们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及越南学生的习得情况。 汉语趋向补语在越南语中的对应情况相当复杂。这与其意象图式及谓词词义有很大关系。总体上看,汉语趋向补语基本义在越南语中有 谓词 谓词 趋向补语 谓词 结果补语 谓词 介词 四种对应情况,汉语趋向补语引申义在越南语中有 谓词 谓词 趋向补语 谓词 结果补语 谓词 介词 动词 谓词 五种对应情况。 不同组的趋向补语越南学生的使用情况是不同的。其正确率的发展趋势也是不同的: 来、去 组、 上 组、 起 组趋向补语的正确率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递增, 过 组趋向补语的正确率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 下 组、 进 组、 出 组、 回 组趋向补语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