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荀子(全四册)
    •   ( 874 条评论 )
    • 战国荀况撰,(唐)杨倞注 /2017-05-2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荀子》为荀况及其弟子所著。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这部宋刻宋印《荀子》,字大如钱,墨如点漆,刊印精美。原多著录为北宋监本,经考证,应刻于南宋时期。书中钤有孙朝肃印、士礼居、汪士钟藏、韩应陛鉴藏宋元名钞名校各善本与读有用书斋印记等藏书印鉴,说明此书在清代曾经是著名藏书家孙朝肃、黄丕烈、汪士钟、韩应陛等人的珍藏。书后还有藏书家顾广圻的跋文。《中华再造善本》曾彩印出版,现在我们将其列入《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再次影印,以飨读者。

    • ¥54.6 ¥88 折扣:6.2折
    • 早期中国知识观念与文献的生成(01殷商西周卷)(精)
    •   ( 1 条评论 )
    • 林甸甸|总主编:过常宝 /2024-05-01/ 北京师大
    • 本书对殷商西周时期的知识、观念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各类制度性背景下,对这一时期知识、观念和文献之间的关系进行结构性研究。本书探讨了这一时期甲骨刻辞、彝器铭文、“书”类文献、诗的创制、易占文献、祝告话语等七种重要类型文献的生成、结构形态及文化功能,阐释了“中国古典传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演变过程。本书将殷商西周时期的文献生成和传播过程视为一种话语实践,论述传世文献中来源不同、功能各异的话语要素,还原其作为仪式文本或职事文献的本质。本书将文献置于历史文化研究的视域中进行考察,有助于了解殷商西周时期的知识观念、制度理念和文献生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本书的论述,还有助于了解早期中国古典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 ¥88.96 ¥139 折扣:6.4折
    • 早期中国知识观念与文献的生成(04秦汉卷)(精)
    •   ( 2 条评论 )
    • 曲利丽//过常宝//田胜利//张朋兵|总主编:过常宝 /2024-10-01/ 北京师大
    • 本书对秦汉时期的知识、观念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各类制度性背景下,对这一时期知识、观念和文献之间的关系进行结构性研究。本书分别从秦汉时期知识观念的衍生与定型、《吕氏春秋》的知识融汇及体系建构、儒生的道统重建与经典阐释、董仲舒的《春秋》阐释与“大一统”思想建构、司马迁的世系和统系建构与《史记》的历史书写、汉大赋的“大一统”意识形态的文学阐释、谶纬文献的形成与神秘文化思潮、以图叙事传统与图像文献的创制等几大核心主题展开论述,探讨秦汉士人、经学家、史学家乃至民间社会对前代知识、观念、文献的接受,新知识类型和观念形态的生成方式和过程。本书将文献置于历史文化研究的视域中进行考察,有助于了解战国时期的知识观念、制度理念和文献生成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本书的论述,

    • ¥80.64 ¥126 折扣:6.4折
    • 早期中国知识观念与文献的生成(03战国卷)(精)
    •   ( 2 条评论 )
    • 刘全志|总主编:过常宝 /2024-09-01/ 北京师大
    • 本书对战国时期的知识、观念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各类制度性背景下,对这一时期知识、观念和文献之间的关系进行结构性研究,论述战国“百家之学”的生成与著述、历史知识与史书文献体系的建构、儒家知识观念与“仁”的衍生、“道”的阐释及其成为 范畴的过程、《太公》文献的形成与制度根据、阴阳家知识观念与文献的形成、阴阳家知识体系与诸子的互动、战国时期文献的类别与构成等重要内容,揭示各类知识观念与文献如何随着战国士阶层的崛起获得 的自由和活跃。探讨战国知识界在传承各种知识观念与文献的同时,又如何创造出新的、不同类型的知识观念,以至新的文献不断形成并得到系统化建构的过程。本书将文献置于历史文化研究的视域中进行考察,有助于了解战国时期的知识观念、制度理念和文献生成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学

    • ¥75.52 ¥118 折扣:6.4折
    • 早期中国知识观念与文献的生成(02春秋卷)(精)
    •   ( 2 条评论 )
    • 侯文华//韩高年//过常宝|总主编:过常宝 /2024-10-01/ 北京师大
    • 本书对春秋时期的知识、观念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各类制度性背景下,对这一时期知识、观念和文献之间的关系进行结构性研究,探讨这一时期不同知识、观念、制度,如天学知识、礼乐制度、史官文化、“立言不朽”观念、崇古观念、军事知识、刑罚观念与其相关文献生成之间的内在联系;论述春秋时期文献的生成和发展与其时文化群体知识的增长、观念的发展的因果联系。本书将文献置于历史文化研究的视域中进行考察,有助于了解春秋时期的知识观念、制度理念和文献生成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本书的论述,还有助于了解早期中国古典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 ¥80.64 ¥126 折扣:6.4折
    • 湖州文献考索
    •   ( 0 条评论 )
    • 编者:王增清 /2015-03-01/ 社科文献
    • 王增清主编的《湖州文献考索》是一部系统梳理湖州地方文献的力作,全书共分六章,上起汉魏三国,下迄1949年,以湖州新志和历代旧志的著录为主要依据,其中,古代部分均依经、史、地方志、子、集分类,作史的叙述,脉络清楚,民国文献则立专章,按学科分类论述。本书是检索和查阅湖州地方文献的重要工具书。

    • ¥81.92 ¥128 折扣:6.4折
    • 两汉语类文献生成及文体研究(精)
    •   ( 0 条评论 )
    • 夏德靠 /2019-11-01/ 中华书局
    • 作为一种文体的“语”,其特征是指具有伦理道德规范的人物言论,亦即所谓的“善言”或“善语”。在这一意义上,凡是载录“善言”或“善语”的均可纳入语类文献的范畴。本书首先分析语类文献在两汉时期兴起的原因,着重考察其与儒学复兴的关系。然后在先秦语类文献编撰的宏观视野下,分析两汉语类文献编撰的特点及其文体类型。 后,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分析经典语类文献的编撰过程及文体特征,描述两汉语类文献生成的规律。 这些文献大体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如《新语》《盐铁论》《法言》《说苑》等,它们体现比较完整的语类文体的特征;二是如《史记》《汉书》《吴越春秋》,这些文献严格来说并不属于纯粹的语类文献,但是《史记》《汉书》“纪传体”的建构与语类文献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将它们纳入考察的范围,能够 加清晰地呈现

    • ¥62.72 ¥98 折扣:6.4折
    • 文献计量学(第2版)/计量学研究丛书
    •   ( 3 条评论 )
    • 邱均平|总主编:邱均平 /2019-06-01/ 科学
    • 文献计量学是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当前 图书情报学术界研究 活跃的专业领域之一。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文献计量学的基本定律和理论基础,详细讨论了引文分析等主要的定量分析方法,还集中阐述了文献计量学在情报学、图书馆学、科学学等学科领域及定量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全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绪论、科学文献的增长规律、科学文献的老化规律、布拉德福定律、齐普夫定律、洛特卡定律、文献计置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文献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分析法、引文分析法、文献计量学在图书情报管理与研究中的应用、文献计量学在科技管理与预测中的应用。

    • ¥88.32 ¥128 折扣:6.9折
    • 朝鲜通信使笔谈文献研究(精)/东亚笔谈文献研究丛书
    •   ( 0 条评论 )
    • 王连旺|总主编:王勇 /2018-12-01/ 上海交大
    • 17世纪初至19世纪初,李朝朝鲜在册封体制下奉行“事大”与“交邻”并举的外交政策,与日本建立了持续两个世纪的善邻外交关系。朝鲜赴日使节团专门配备笔谈官员,与日本朝野人士以汉文笔谈的形式进行无声交流,形成了一种沉默外交,为后世留下大量具有原始性、现场感、可信性的笔谈史料,真实再现了数百年前的两国外交实况,与韩国所存纪行类文献形成很强的互补性与互证性,为还原历史细节、重塑东亚形象与东亚记忆提供可靠的文献依据。本书逐一介绍了12批朝鲜通信使的概况,梳理了日韩学者在朝鲜通信使笔谈文献整理编目方面所取得的业绩,选取重要文献《接鲜瘖语》作为个案,对其作者、成书过程、诸本的流布及其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利用庆应义塾大学附属研究所斯道文库藏松崎慊堂自笔草稿本、清稿本、精抄本等多种资料,对《接鲜瘖语》

    • ¥81.92 ¥128 折扣:6.4折
    • 文献学概要(修订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   ( 8 条评论 )
    • 杜泽逊 /2008-01-01/ 中华书局
    • 杜泽逊撰的这本《文献学概要(修订本)》是大学文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文献学课程教材。全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文献学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整理方法等等,既可作教材,亦可作为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和工具书。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文献与文献学、文献的载体、文献的形成与流布、文献的收藏与散佚、文献的版本、文献的校勘、文献目录、文献的辑佚与辩伪、类书与丛书、地方志与家谱、总集与别集、出土文献概述、敦煌文献概述等。

    • ¥55.04 ¥86 折扣:6.4折
    • 亭林周氏后来雨楼劫余书目/金山文献丛书
    •   ( 0 条评论 )
    • 编者:周大烈|总主编: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整理:许丽莉 /2024-06-01/ 复旦大学
    • 本书为上海藏书家周大烈所编家藏书目,包括乡邦文献目录、校雠学书目、清诗目录和重编书目四种。一为《小书种堂劫后重编书目》,共著录其藏书1900余部,按经史子集四分法对其余藏书进行分类编排;二为《后来雨楼所藏乡邦文献目录》,共著录其收藏的松江府历代乡贤著作570余部,按传统经史子集分类,是研究松江地方文献的重要书目。三为《七录居所藏校雠学书目》,共著录其收藏的校雠目录学书籍550余部,分著录类和传本类,并附有各地营业目录,对目录学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 ¥58.65 ¥85 折扣:6.9折
    • 元代文献研究(精)--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
    •   ( 0 条评论 )
    • 陈高华|责编:胡珂 /2023-01-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 元史专家陈高华先生关于元代文献研究的论文集。共收入19篇文章,除了深入探讨《元史》《元典章》《经世大典》《至正条格》等基础典籍的纂修情况、内容特色和研究价值,还介绍了多种以往关注不足的文献对于元史研究的价值。 本书系统集结了陈高华先生多年来元代文献研究成果,是元史研究者了解元代基本文献状况的入门书,也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起点。

    • ¥69.12 ¥108 折扣:6.4折
    •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 第三十辑
    •   ( 0 条评论 )
    •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 编 /2024-12-01/ 北京大学
    • 本书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老师、博士研究生,以及海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者的论文集。内容涉及古文献学理论研究、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海外汉籍与汉学研究等中国古文献研究等相关领域。 本书收录论文或为相关领域某个专门问题的 研究,或为中国古代 学者的生平、交游考,或为海外汉学的交流探讨。论文观点新颖,内容详实。 本期集刊栏目包括“经学文献与经学史”“诸子文本与校释”“集部文献与文学史”“东亚汉籍与文化”“文史新探”。论文或为相关领域某个专门问题的 研究,或为中国古代 学者的生平、交游考,或为海外汉学的交流探讨。 所选论文均有相当水平。观点新颖,内容详实。重新分类后,全书眉目、脉络 加清晰。 编者方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是由北京大学与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

    • ¥69.12 ¥108 折扣:6.4折
    •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 第二十八辑
    •   ( 0 条评论 )
    •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 编 /2024-06-01/ 北京大学
    • 本书编者方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是由北京大学与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共建的实体性学术机构,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作者主要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老师、博士生,及海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 本书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老师、博士研究生,以及海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者的论文集。内容涉及古文献学理论研究、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海外汉籍与汉学研究等中国古文献研究等相关领域。全书根据经、史、子、集分为四个部分,在目录中以空行体现。论文或为相关领域某个专门问题的 研究,或为中国古代 学者的生平、交游考,或为海外汉学的交流探讨。论文观点新颖,内容详实。

    • ¥57.6 ¥90 折扣:6.4折
    • 国际编目新标准的阐释及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发展研究
    •   ( 0 条评论 )
    • 曾伟忠 /2024-09-01/ 人民邮电
    • 本书详细阐释了 的 编目标准,包括其制定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和创新之处;深入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文献编目规则,包括其历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 编目新标准对我国文献编目工作的影响,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我国文献编目工作如何适应 新标准,以及如何在保持我国特色的同时进行改革和发展的建议;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实践指南和操作步骤,帮助相关工作人员 好地理解和应用 编目新标准。 本书适合图书馆工作者、对图书馆工作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图书馆管理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和使用。

    • ¥81.92 ¥128 折扣:6.4折
    • 章克标早期文献辑佚与著译编年
    •   ( 0 条评论 )
    • 刘金宝 /2021-08-01/ 上海交大
    • 章克标系海派文学代表作家,也是我国现代重要的翻译家。本书对其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对其笔名进行了全面调查,新发现了15个笔名;其次,系统发掘了未被发现的章克标早期作品,钩沉散文作品250余篇、翻译作品近20篇及小说17篇; ,对目前所能调查到的全部早期作品的创作时间或初刊时间进行了系统调查,并以此为序,整理章克标著作年表。总体而言,本书对重新确立章克标在我国现代文学 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亦可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中国翻译文学史的撰写提供参考。

    • ¥58.08 ¥88 折扣:6.6折
    • 中国历史文献学教程
    •   ( 1 条评论 )
    • 编者:刘凤强|责编:张海燕 /2021-03-01/ 民族
    •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讲历史文献学的理论及分支学科,下编讲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史。较之其他中国历史文献学教材,书稿主要特点有三:一是本书稿结合目前少数民族文献学研究 进展以及编者研究心得,将每一章节都补充进少数民族的内容,从而讲解真正的“中国”历史文献学;二是本书针对民族地区学生水平和特点将文献学的内容尽可能叙述简化易懂,对于一些概念、人名、典故等均作了注释,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三是为了使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进一步丰富相关知识,每一章后面附有 论著,并写了三到五百字提要,以便于学生课外阅读。书稿出版后,将向民族地区高校以及二本院校学生 使用。

    • ¥55.04 ¥86 折扣:6.4折
    • 河洛与七纬:东汉图谶的文献学研究
    •   ( 0 条评论 )
    • 张学谦 著 /2024-10-01/ 北京大学
    • 谶纬之学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文化 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近年来的谶纬研究 多地是从政治文化史、经学史、文学史等角度切入,探讨谶纬与汉魏六朝乃至隋唐的政治、经学、文学的互动关系,对谶纬本身的基础性研究关照不足。从研究时段上看,往往是立足于某一时代,作静态考察,缺乏对谶纬从兴起到衰亡长时段的通贯性研究。从文献的使用上看, 多利用的是史传等外围资料,对谶纬文献本身的研究与利用不足。尤其对现存的谶纬文献缺乏细致的文本分析,因而忽略了今传谶纬文献的复杂文本构成。因此,本书以东汉图谶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学、观念史、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考察其成立过程、性质变迁、结构与篇目、流传与散佚、文本构成等基础性的文献学问题,并重新梳理谶纬辑佚的历史,为谶纬文献的重新整理与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 ¥58.88 ¥92 折扣:6.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