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2014年江苏省“册府千华”展览古籍100余种,每种古籍著录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等丰富信息,并配以精美书影,以飨读者。
本书是深圳博物馆2016年的馆刊,从展览陈列、教育宣传、社会服务、藏品工作、科学研究、非遗保护、博物馆建设这些方面,客观、真实、全面地记载了深圳博物馆在这一年的工作成果与成长变化,也反映了深圳文博行业的快速发展历程。
本书是深圳博物馆2016年的馆刊,从展览陈列、教育宣传、社会服务、藏品工作、科学研究、非遗保护、博物馆建设这些方面,客观、真实、全面地记载了深圳博物馆在这一年的工作成果与成长变化,也反映了深圳文博行业的快速发展历程。
本书全面记述了2021年山东省科技厅科技管理、各地市、各行业、各高校、各科研院所等的科技工作情况,力求准确、全面反映全省科技发展的面貌。内容包括特载、科技管理、行业科技进步、高新区科技发展、高校科技、科研院所科技发展、区域科技发展、科技成果和奖励、科技统计、科技大事记、附录等11部分内容。附录部分包括了准确规范的主题词索引。该年鉴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记述方式(包括表格、图片等)。
《回归与传承:钱亚新图书馆学学术思想论稿》对中国近代 图书馆学家钱亚新生平及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重点阐释了钱亚新索引思想、图书馆教育思想、图书馆经营管理思想及目录学思想, 对钱亚新学术思想的特点、局限及钱亚新学术地位进行了评价。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日本茶道源流及其所体现的文化精神的学术专著。
本书从中国文化遗产传承、中国学术史、文献传播、知识管理等新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以前目录学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重要人物、重要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考证。全书围绕从公元前8世纪到1949年目录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阐述。与以往目录学史著作相比,本书的特点在于:一是改变过去将书目发展史等同于目录学史的做法,从学科出发研究文献、目录与目录学发展的关系,总结目录学发展成就;二是将目录学置于社会背景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揭示目录学对于学术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贡献;三是从思想史的角度,重点探讨目录学思想,揭示目录学发展规律。
本书是傅增湘先生以莫友芝《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为底本,补入自己数十年观书记录和自藏善本,并增补《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成书之后新出的主要著作,内容上补进版本特征、行款、序跋等,是一部很重要的版本目录学工具书。现由傅熹年先生整理后影响出版,并附书名索引,便于查检。
本书为《海外中文古籍总目》丛书之一种。 《海外中文古籍总目》是中华书局长期以来关注海外中国古籍的整理编目与出版工作的一个重大项目,已被列入“2011-2020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实施的目的是摸清海外图书馆藏中国古籍的家底,为我国古籍整理提供基本数据乃至全部资料,通过影印等出版工程,使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献得以回归。 本书拟收录美国堪萨斯大学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目录共两百余条。所收录图书以1912年为下限,依照传统的中文古籍分类法,即“经”、“史”、“子”、“集”、“丛”五 排,正文后附索引。 具体著录上参照古籍著录规则,著录书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行款、版式、内封、牌记、卷端、序跋及后人题跋、藏印等,并附卷端及正文书影于其后,以便读者得见是书原貌。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0)》一书由辽宁省博物馆组织编写。《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0)》分为“回忆与怀念”“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研究与鉴赏”“博物馆工作与研究”“史料与研究”等五个栏目。《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0)》文章由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工作在文博一线的同仁撰写,主要为以辽宁地区为主的考古新发现及研究、出土文物研究、传世文物鉴赏、博物馆学研究、历史文献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性论文。文章发表的新材料、阐述的新见解、提出的新问题,供业内人士和历史、文物爱好者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