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作者三部曲的顶点,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转移焦点心理治疗的治疗手册,第二部针对轻度人格障碍的治疗,本部是新出版的全面概述。理论上,本书整合了当代精神动力学方法和精神病理学模型,介绍了治疗自我和人际功能障碍的移情焦点心理治疗方法;实践上,本指南与DSM-5规范兼容,并进行详细阐述和解读,辅以大量的实例和线上资源,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人格障碍评估和治疗的实用指导。 本书内容巧妙地将当代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各种经验水平的读者都能通过研读本书有所收获。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趣味盎然、富有意义且发人深省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其实用性、可读性与趣味性在同类图书中独树一帜。 作者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力图涵盖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相关的所有领域,包括认知发展和语言发展、个人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思维和记忆、动机和情感、教学策略和学习环境,以及课堂评估策略等内容。本书设计的 个案研究 亲身体验 走进课堂 应用大脑研究 创设富有成效的课堂环境 教师资格考试练习 等专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情境和问题中。与前面的版本相比,本版在保留了深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特点的基础上,还对整体框架做了较大调整,并增加了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示例,确保了本书的时效性与实用性。 本书适合教育工作者、心理学或教
经典作品值得被一读再读,心理学经典更是如此。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引导读者,总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深度解读广为人知、广受欢迎的心理学家,能够帮助读者对照当下,突破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困境。 本系列对每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既考虑其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也考虑其对心理健康领域的实际贡献,力求打造一套主题切合当下、设计独特的心 理学经典解读书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心理学大师的经典理论观点,给普通读者搭建一座走进心理学的桥梁。读过这套书后,读者能够对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心理学各个时期的流派及重要理论及其地位和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行为原理(第7版)》(Principles of Behavior: 7 ed)是理查德·W.马洛特博士(Richard W.Malott, Ph.D.)和约瑟夫·T.沙恩博士(Joseph T.Shane, Ph.D.)的畅销书《行为原理》 修订的中文译本。本书从实验、理论和运用层面对行为原理进行了探索,为行为分析奠定了基础,并通过个案和日常生活实例的呈现,带领读者将行为原理运用于真实的生活之中。此外,本书第了版在前六版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与孤独症相关的内容,并提供行为分析师认证委员会(Behavior Analyst Certification Board, BACB)的任务清单,在每一章的开头和正文中也给出了相应的提示。 《行为原理(第7版)》在保持学术著作的严谨性和理论性的同时,深入浅出,语言轻松幽默,是特殊教育和心理学等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家长、训练师、行为分析师、认证行为分析师考试备考者,以及其他为特殊需要人士提供服
中国人的自我是什么样的?它何时诞生,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 中国人重做人、尚和、讲人情、重脸面,这在社会生活中如何体现?它们又对我们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心理学虽不是诞生在中国的一门科学,但中国文化中从不缺少心理学思想。从我们日常书写的汉字到日常生活里的行为,无不蕴含心理学的影子。本书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上册精选有关中国人的五个主题,从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总结,力图逼真展现中国人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化过程,还原人际交往中中国人真实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每一个阅读此书的读者都会获得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全新认识。
本书一直被奉为普通心理学教科书的典范之作,其主要作者西尔格德自1928年便在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开设非常受欢迎的心理学导论课程,他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于1953年独自编写了本书第1版。由于内容丰富、观点全面、着重启发学生思维,特别适合作为初学者的授课或自学教材。本书自出版后就一直普受赞誉,到1962年第3版时,销量高达40万册。其后陆续被翻译成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汉语等多种语言,是全世界大学广泛使用的普通心理学教材。 为适应心理学领域的不断进步,本书自1967年修订时开始增加新作者,以期融入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和新出现的分支领域。50多年间本书已出至14版,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始终代表心理学教材中的黄金标准。虽然新作者都是各领域的专家,但为了纪念西尔格德对本书和心理学教育的贡献,本书始终保留西
本书是国际生物心理学领域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材之一,也是一本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脑科学入门读物。 作者鲍勃 加勒特教授等以宏观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人类行为与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整个发展过程,并通过贯穿全书的精彩案例、精心制作的生动插图,配以通俗易懂的行文风格,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为什么这么思考、那么行动。本书是原书第6版,也是升级扩展版,对应用、新闻、研究热点等部分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加入大脑控制下的情感与健康、人机互动等时下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由时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罗伯特 沃勒斯坦组织发起,目的在于促进精神分析不同领域间的交流。目前该系列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精神分析专业的教学辅导书。 系列书开篇首先呈现弗洛伊德的经典论文,然后由国际杰出的精神分析学者和理论家围绕该论文进行主题讨论。每位讨论者首先概述弗洛伊德论文的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澄清其中不明确的概念,然后讨论者会以他们自己的教学经验或思考方式整理出弗洛伊德论文中的重要思想与当代议题之间的发展脉络。 本书试图带领精神分析学科的学习者深入思考这些议题,希望他们阅读此书如同与国际杰出的精神分析师们进行深入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