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周易
    •   ( 1306 条评论 )
    • 冯国超 /2017-02-01/ 华夏出版社
    •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易经》部分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及卦辞、爻辞,自汉代以来,就将其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三十卦,即从 乾 卦到 离 卦,下经三十四卦,即从 咸 卦到 未济 卦。周易》是我国文化典籍里*难懂的著作之一。在其神秘的外衣下,透露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古人片断的思想认识资料。作为具有一定哲理内容的卜筮之书,它以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筑起了一座神秘的宫殿。在以政治、伦理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领域里,开辟了广阔的哲学天地。

    • ¥18.9 ¥29 折扣:6.5折
    • 周易参同契(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 0 条评论 )
    • 校注:章伟文 /2014-06-01/ 中华书局
    •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参同契》相传为东汉魏伯阳所著。《 参同契》是历 的一本炼丹著作,向来被誉为“万古丹经 ”。关于这部书何以名之为“ 参同契”,历代注家对之也作出了解释。明《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原题汉阴长生注《金碧五相类参同契》,首句即有“昔说魏君《参同契》”一句,其注称:“参者,离也。同者,通也。契者,合也。”以“参”为离的意思,“同”为“通”的意思,“契”为“合”的意思,此注虽然不是直接注解《 参同契》,然经文提及“魏君《参同契》”,故其对“参同契”的解说,应该与魏伯阳《 参同契》相关。章伟文译注的《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参同契》结合《 》之理,探讨天道及其表现;结合《 》之理,对金丹炉火之术的药物、火候、鼎器等问题作系统说明;《 参同契》还将大易、黄老相结

    • ¥19.5 ¥30 折扣:6.5折
    • 元代婺源胡氏易学研究 李育富 人民出版社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詹石窗主编 李育富 著 /2022-08-01/ 人民
    • 就易学思想而言,元代是我国易学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对于元代易学人物和易学史的研究,目前学界有一定成果。不少易学通史著作如朱伯崑先生的《易学哲学史》,廖名春、康学伟、梁韦弦合著的《 研究史》,林忠军先生的《象数易学发展史》等有所涉及;对元代易学人物如王申子、俞琰、胡一桂等人的易学专题研究学界也有一些。但总的来说,学界对朱子学与婺源地域文化研究偏重朱子理学的研究,对元代朱子后学易学的研究偏重于对单个易学人物的整理或概述。其中对婺源胡氏易学的研究,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至今尚未出版一部系统的以元代朱子后学群体的易学为研究对象来考察元代朱子一脉的易学和婺源地方易学特色的研究专著。本书的主要是以婺源为地域中心,以元代朱子后学胡方平、胡一桂、胡炳文的易学为研究

    • ¥60.5 ¥95 折扣:6.4折
    • 周易尚书(上下)(精)
    •   ( 0 条评论 )
    • 佚名 /2016-04-01/ 广陵书社
    • 佚名著的《 尚书(上下)(精)》以朱熹《四书章句》为底本,是先秦两种经典的合编,中国古代文华早期经典的代表。 《 》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 ),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 之用。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 部古典文集和 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录。《尚书》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 ¥73.8 ¥120 折扣:6.2折
    • 现代儒学(第八辑):先秦儒学与易学
    •   ( 1 条评论 )
    •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 编 /2021-07-01/ 商务印书馆
    • 《现代儒学》是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编的辑刊,旨在推动儒家多元传统的研究,面向现代世界阐发儒家思想。《现代儒学》第八辑分为“先秦儒学”“易学工作坊”“青年儒者论坛”等专题,收入干春松、倪培民、张汝伦等学者共十五篇文章。“先秦儒学”栏目为本期的重点,内容从先秦的天命、天道观念,到孔子、子思、荀子的思想,乃至《易传》的宇宙观,涵盖了先秦儒学的各个阶段,涉及本体论、 论、道德哲学、政治哲学、自然哲学等诸多领域。“易学工作坊”栏目涵盖了易学诠释史的发展、思想范式的转变以及对《 》经传本义的研究。

    • ¥55 ¥80 折扣:6.9折
    • 周易尚书(上下)(精)
    •   ( 0 条评论 )
    • 佚名 /2016-04-01/ 广陵书社
    • 佚名著的《周易尚书(上下)(精)》以朱熹《四书章句》为底本,是先秦两种经典的合编,中国古代文华早期经典的代表。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 之用。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 部古典文集和 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录。《尚书》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 ¥72.58 ¥120 折扣:6折
    • 周易尚书(上下)(精)
    •   ( 0 条评论 )
    • 佚名 /2016-04-01/ 广陵书社
    • 佚名著的《 尚书(上下)(精)》以朱熹《四书章句》为底本,是先秦两种经典的合编,中国古代文华早期经典的代表。 《 》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 ),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 之用。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 部古典文集和 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录。《尚书》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 ¥72 ¥120 折扣:6折
    • 周易尚书(上下)(精)
    •   ( 1 条评论 )
    • 佚名 /2016-04-01/ 广陵书社
    • 佚名著的《 尚书(上下)(精)》以朱熹《四书章句》为底本,是先秦两种经典的合编,中国古代文华早期经典的代表。 《 》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 ),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 之用。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 部古典文集和 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录。《尚书》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 ¥73.8 ¥120 折扣:6.2折
    • 周易尚书(上下)(精)
    •   ( 0 条评论 )
    • 佚名 /2016-04-01/ 广陵书社
    • 佚名著的《周易尚书(上下)(精)》以朱熹《四书章句》为底本,是先秦两种经典的合编,中国古代文华早期经典的代表。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 之用。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 部古典文集和 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录。《尚书》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 ¥72 ¥120 折扣:6折
    • 周易尚书(上下)(精)
    •   ( 0 条评论 )
    • 佚名 /2016-04-01/ 广陵书社
    • 佚名著的《 尚书(上下)(精)》以朱熹《四书章句》为底本,是先秦两种经典的合编,中国古代文华早期经典的代表。 《 》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 ),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 之用。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 部古典文集和 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录。《尚书》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 ¥72.2 ¥120 折扣:6折
    • 周易参同契(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 0 条评论 )
    • 校注:章伟文 /2014-06-01/ 中华书局
    •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参同契》相传为东汉魏伯阳所著。《 参同契》是历 的一本炼丹著作,向来被誉为“万古丹经 ”。关于这部书何以名之为“ 参同契”,历代注家对之也作出了解释。明《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原题汉阴长生注《金碧五相类参同契》,首句即有“昔说魏君《参同契》”一句,其注称:“参者,离也。同者,通也。契者,合也。”以“参”为离的意思,“同”为“通”的意思,“契”为“合”的意思,此注虽然不是直接注解《 参同契》,然经文提及“魏君《参同契》”,故其对“参同契”的解说,应该与魏伯阳《 参同契》相关。章伟文译注的《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参同契》结合《 》之理,探讨天道及其表现;结合《 》之理,对金丹炉火之术的药物、火候、鼎器等问题作系统说明;《 参同契》还将大易、黄老相结

    • ¥19.95 ¥30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