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是民族的瑰宝,不同时代、不同作家有各自的风格之美。《中国古典诗词曲选粹》即是从历代诗歌中选出部分精品,加以注释,推介给读者。 丛书按时代顺序分为先秦两汉诗卷、魏晋南北朝诗卷、唐诗卷、唐宋词卷、宋诗卷、元明清诗卷、元明清词卷、元明清散曲卷共计八卷。从选目来看,所选均为情感真挚感人,富于艺术特色,可读性强的作品,适当兼顾不同时代、不同流派和不同作家的代表性作品。每个作家还撰有小传,简要介绍作家生平行事、诗歌成就特色及作品和版本存世情况。作品的注释,以语词注释为主,适当阐发诗意,必要时引述古人评语,总之以引导读者领略诗意诗境为要。 这套诗歌选集,由傅璇琮先生生前一力倡导并担任顾问,知名学者卢盛江、卢燕新担任主编,汇集了国内相关领域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作者
本书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专栏“古书今读”为主要内容,分为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共18篇,对古籍的目录、版本、校勘、注解等基础知识进行生动讲解;外篇共45篇,对如何阅读《诗经》《二十四史》等古籍经典进行详细的方法介绍。本书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幽默,作者采用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读者了解古籍阅读的基本通则、弄清古籍阅读的基本规律,从而激发读者阅读古籍的兴趣,有助于读者轻松掌握古籍阅读方法,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孔子说的都对吗?”“为什么要想象?想虎想马不行吗?”“古人为什么没有标题党?” 《古籍原来这么好看》采用通俗易懂、生动幽默的语言,无论是初高中生,还是大学生,抑或是打工人,如果你想作为古籍入门读物,一定要选它!该书分为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共18篇,对古籍的目录、版
毕自严是晚明时期的朝中重臣,曾于天启、崇祯年间任户部尚书,对于财政、经济颇有见地,为稳定晚明财政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经济思想散落在众多的尺牍和奏稿之中,因而对这部分史料的整理就显得尤为必要。至于毕自严所创作的诗文作品,亦可以作为理解其经济思想的互证与参考。《毕自严集》点校整理了毕自严的著作七种,分别是《石隐园藏稿》《白阳毕公自严遗迹》《毕自严遗稿》《石隐园诗草》《毕伯阳奏稿残本》《石隐园题咏》以及《石隐园集咏》。前言部分介绍了毕自严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整理过程,核心部分呈现了毕自严的多种著作,书后附有经过增补的《毕自严年谱》,大略考证了毕自严的生平及著述情况。
唐代易学研究专著。自唐《元包经传》《关氏易传》相继创作流传后,学者对两书毁誉参半。誉之者多认为两书在易学目前具有重要地位,毁之者多认为两书价值不大。因两书成书时间相近、命运相似,学界对两书的真伪、作者等方面存在很大争论,且目前还未见专门的研究专著,故对两书进行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据此,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点校《元包经传》,据《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明范氏天一阁本点校《关氏易传》,并分别对两书的作者、流传过程、思想内容、价值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希望对揭示两书的价值及深入了解唐代象数易学有所助益。
《茶山集》由(宋)曾几撰
“建安七子”指建安时期(196-220),活动于曹魏政权的七位文人,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人。“七子”与“三曹”之著述,共同形成了建安文学的繁盛局面。由戴燕和李忠良共同编写的《建安七子集(精)/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一书即汇纂“建安七子”之诗文赋作,并附录“七子”中王粲的《英雄记》、徐幹的《中论》及刘桢的《毛诗义问》等几种重要著述。此次修订,整理者除了改正错误,增补漏校,还将多年研究心得,吸收入校记与年谱中,使“七子”之注 趋完善。
《藏书题识》为清代乾嘉时期藏书家汪璐所辑,摘引前人题跋。其书以朱文藻《振绮堂书录》为主,又有姚咨、吴焯、朱彝尊等人题跋。原书五卷,著录汉至清珍本秘籍216种,今仅存二卷,收书101种。本次整理以民国间一萧一剑馆旧藏抄本为底本。《华延年室题跋》二卷,晚清傅以礼撰,录题跋170餘篇。本次整理,以宣统元年俞人蔚铅印本为底本。《雁影斋题跋》四卷,晚清圣撰,记方功惠碧琳琅馆藏66种。每书均记版刻行款、收藏印鉴,于古籍源流、版本异同考证颇详。本次整理以民国二十四年李氏铅印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