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有着两千多年友好的交往历史。特别是我国实际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和人员往来趋频繁。在我国,始于八十年代的日语学习热潮,一直长盛不衰,具有不断升温的趋势,日语已成为继英语后的第二大外语。 从所周知,学习外语离不开工具书,一部好好的工具书可以帮助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满足新世纪日语学习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需要,本社引进出版了日本的品牌辞典“广辞苑”(第五版)。 本词典具有以下特点: 权威、可信赖的日语工具书; 收录词条逾23万,其中新词条1万余; 收词广泛、科学、涵盖语文和百科; 释义准确、权威,例证丰富、经典; 提供词源和词义变迁详尽信息; 新词新义,反映日语*发展。
汉代最重要的文体是赋,唐代最重要的文体是诗。从赋中心到诗中心,处在汉唐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演进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和转折?本书立足于文学内部,从文体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全书以诗赋二体文学为中心,以“文体秩序”(即诗赋间之关系与地位)与“文体生命”(即诗、赋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为视角,全面梳理魏晋南北朝诗赋的相关问题,从宏观(通贯汉唐间的诗赋作者和数量、题材、手法、体式、功能等)、中层(六朝正史、文论中的诗赋)和具体(专论四位南北朝最重要的文学家)三层面,全景而多维地对汉唐间诗赋兴替作出概括与深描。由此对六朝诗赋在创作和观念层面的嬗变作到位的勾勒,进而再述六朝文学的演进。
《白朴集校注》分为五编:第一编,白朴评传;第二编,白朴的杂剧;第三编,白朴的散曲;第四编,白朴的词集《天籁集》,附《天籁集》编年目录;第五编,附录,收录白朴家世生平资料、研究评述、白朴及其著作研究论著目录。该书不仅反映了校注者胡世厚先生近40年研究白朴的心得,而且展现了历代,特别是近百年学界研究白朴的成果与信息,既可为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等提供一部较为完备的白朴著作以供研究,又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通畅的读本,对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意义。
杜诗的艺术有多方面的成就,无论古体、近体、五言、七言,都有他独到的长处,为历代所重视,注家蜂起,到宋代有“千家注杜”之说。清代的仇兆鳌花费20年时间,搜集各家注本,辑为《杜诗详注》,资料极为详尽,至今仍不失为阅读杜诗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书。此次整理以康熙五十二年(1713)附记的后印增补本为底本,参校其他各本,统一格式、篇目,订正讹误,加以标点,并编制篇目索引附后。
本书以摩尼教的地方化为指南性问题,立足历代史籍、文集和地方志材料尤其是新出霞浦文书,勾勒摩尼教进入中国后的发展轨迹与衍变历程,以批评意识考查学界主流针对霞浦文书的定性说法,复原东南沿海的明教会与明教门,特别以“吃菜事魔”、摩尼教名相在其波斯故乡的原貌与闽地的变种这两个典型事例上分析地方化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深入考察摩尼教与地方民众信仰的关系,本书选择了既具有悠久的官方主流传统、又为历代庶民所信从奉行的祈雨活动为切入点,集中展开对未刊霞浦文书中《祷雨疏》的全面分析,力图从文献解读的层面入手,揭示出祷雨活动中明教的作用,从实证上找出摩尼教地方化的时空线索,在摩尼教与地方宗教的互动中把握“光明正教”在传统官民、僧俗二元对立中的新角色,揭示霞浦文书中体现的既有经典摩尼教的内核,又在中
本书稿目据复旦大学图书馆印藏数据库所载香港林章松先生松荫轩收藏之印谱编制,松荫轩主人收藏印谱数逾三千,香港林章松先生松荫轩印谱收藏冠绝海内外,近年林章松先生将所藏印谱数字化捐赠给复旦图书馆,复旦图书馆由此成立了印藏工作组,将复旦馆藏印谱与之汇聚,建立印谱文献数据库。《松荫轩藏印谱书目提要》出版有待,兹先编为简目。本目著录依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规则》,兼顾印谱文献著录之特殊性,入录诸谱分别著录其书名、著者、版本等项信息,如印谱著者含篆刻者、摹写者、收藏者、编辑者,版本项含成谱年代、刊印年代、刊印主持、刊印形式等款目。本书后附专名索引,以方便用户按图索骥,查找所需印谱信息。
《小窗幽记(上下)》早刻本是清乾隆三十五年问心齐本。一九三五年,上海中央书店出版"国学珍本文库", 辑收录《小窗幽记(上下)》,世称"国学珍本文库本"。现以乾隆三十五年问心齐为底本,参考国学珍本文库本,精心校点,以宣纸精印,出版古色香的线装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是现在已知的十余种《石头记》抄本中纪年最早的一种,仅存十六回。该书发现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该抄本的发现揭开了更接近曹雪芹原著的脂本研究新的一页,为红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广阔而深远的新天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48年此书被胡适带往台湾,直到1961年台湾才有影印本面世,随后大陆也有了缩印本。值此曹雪芹逝世240周年之际,我们特将此书按原貌影印,以供读者研究欣赏。
《李太白全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华国学文库之一,收录了李白的诗歌作品集以供读者赏析。李白诗歌中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通过一种积极向上昂扬热烈的理想来表达的。这种精神使他的作品具有明快生动、震撼人心的力量。
玉台新咏是我国文学遗产中的瑰宝之一。它是现存继诗经、楚辞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不仅保存了大量汉魏六朝珍贵的诗歌材料,而且集中体现了当时女性题材文学的特色,对于研究中国诗歌的演变、研究中世文学思想的发展和中国古代女性文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