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九辑》,主要收录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老师、博士生,以及 其他大学、研究机构研究者的论文,主要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古代历史、古代哲学,以及海外汉学等领域,论文以经、史、子、集顺序排列。本期内容有关于传世经典文献的校勘整理和研究,如对《周易》经传注疏的校勘、《五经异义》引古《毛诗》说考、吐鲁番《尔雅注》写本残卷考,有对古代文献版本的比较和考述,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和刻本《扁鹊仓公传》版本价值研究、对《汉石径残字》两个版本题跋的研究;有对历史人物事迹的考释和辨伪,如考察北宋石待旦事迹,指出历史记载的以讹传讹;有对子部类书中材料互出现象的梳理和分析;等等。
《读书札记二集》内容包括“史记之部”、“汉书之部”、“晋书之部”、“后汉纪之部”、“资治通鉴考异之部”、“弘明集之部”、“唐人小说之部”、“敦煌零拾之部”、“人物志之部”等。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菜根谭》关于待人、做事、修心、处世、接物之道。一个“静”字串联全书。一本让你在纷繁的尘世可以宁静从容的书。 关于待人: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不宜暴怒,不宜轻弃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关于做事: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关于修心:寸心洁白,百代清芬 天机清澈,胸次玲珑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关于处世: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关于接物: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读了《菜根谭》,愿你活得 舒心, 清心。
《小窗幽记》《围炉夜话》《菜根谭》并称“处世三大奇书”。《菜根谭》胜在深刻,《围炉夜话》胜在平实,《小窗幽记》则胜在多姿多彩。 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他把眼前光景、胸中情趣一笔写出,有“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的立身处世之道,有“自古人生何其乐”的悠闲之姿态,还有关于语鸟名花、清泉白石的旖旎妙想。语语峭丽、字字珠玑,在看似无用的闲情中寻找快乐与真意,道尽生活中的种种情趣,味深意远。 想象着,午后慵懒的时光自己给自己泡上一壶好茶,坐在透出斑驳光影的花木前,亦或月下翻读几页《小窗幽记》,梦里都是叮咚的泉水声。
《藏书题识》为清代乾嘉时期藏书家汪璐所辑,摘引前人题跋。其书以朱文藻《振绮堂书录》为主,又有姚咨、吴焯、朱彝尊等人题跋。原书五卷,著录汉至清珍本秘籍216种,今仅存二卷,收书101种。本次整理以民国间一萧一剑馆旧藏抄本为底本。《华延年室题跋》二卷,晚清傅以礼撰,录题跋170餘篇。本次整理,以宣统元年俞人蔚铅印本为底本。《雁影斋题跋》四卷,晚清圣撰,记方功惠碧琳琅馆藏66种。每书均记版刻行款、收藏印鉴,于古籍源流、版本异同考证颇详。本次整理以民国二十四年李氏铅印本为底本。
陈寅恪集之一种。收入笔者1923 —1966 年间致亲朋、学者的200 余件书翰,是其数十年生活的真实记录,内容涉及论学、论人、心志情感和日常生活。由此可以了解陈氏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从事学术探索,了解其性情与为人。这批书函对于研究20 世纪学术史、研究陈寅恪均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本书为老舍胡絜青夫妇的散文合集,主要收录了他们怀人忆旧主题的散文,其中老舍30篇,以老舍回忆半生在外漂泊的生活和叙写身边的人物为主,另收录了少量的杂谈。胡絜青13篇,以回忆老舍的生平创作和叙写于非闇、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本书的出版发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
《古今义烈传》为明代文学家张岱所撰历史著作,收录自上古至明末历代义烈之士,共五百七十三人。张岱本人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睿智的史学家,因此本书意短言长,情状毕肖。本书对于研究明代史学和文学,均颇有参考价值。 丁红点校的《古今义烈传(精)》所据底本为浙图所藏稿本,参校国图所藏刻本。刻本赞语与稿本差别甚大,均全文录入。又刻本所收人数少于稿本,而有数人为稿本所无,今一并附载于后。
本书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九辑》,主要收录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老师、博士生,以及 其他大学、研究机构研究者的论文,主要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古代历史、古代哲学,以及海外汉学等领域,论文以经、史、子、集顺序排列。本期内容有关于传世经典文献的校勘整理和研究,如对《 》经传注疏的校勘、《五经异义》引古《毛诗》说考、吐鲁番《尔雅注》写本残卷考,有对古代文献版本的比较和考述,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和刻本《扁鹊仓公传》版本价值研究、对《汉石径残字》两个版本题跋的研究;有对历史人物事迹的考释和辨伪,如考察北宋石待旦事迹,指出历史记载的以讹传讹;有对子部类书中材料互出现象的梳理和分析;等等。
在中国文化目前,第一次大规模接受外来宗教文明,应始自印度佛教的东传。两汉之际,佛教最早从西域传入中土,历经六七百年的发展,至隋唐,终于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宗派,基本完成佛教的华化征程。回望两千多年的中国佛
本书为老舍胡絜青夫妇的散文合集,主要收录了他们怀人忆旧主题的散文,其中老舍30篇,以老舍回忆半生在外漂泊的生活和叙写身边的人物为主,另收录了少量的杂谈。胡絜青13篇,以回忆老舍的生平创作和叙写于非闇、
本书为黄苗子和郁风夫妇的合集,主要收录了他们夫妇与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艺坛人物交往的回忆性文字。除了散文,黄苗子的小品文也颇具可读性和趣味性,本书还选取了黄苗子谈美食、历史和人物的
本书为黄苗子和郁风夫妇的合集,主要收录了他们夫妇与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艺坛人物交往的回忆性文字。除了散文,黄苗子的小品文也颇具可读性和趣味性,本书还选取了黄苗子谈美食、历史和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