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一生对王阳明推崇备至,故而倾其心血编著了《阳明先生道学钞》并附《阳明先生年谱》。该书选取阳明全书中的重要篇目,对年谱略作删减,并加以圈点评论,表现了李贽对阳明学的理解与领会,不但对阳明学而且对李贽之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李贽的诗文集主要有《焚书》《续焚书》,《续焚书》是李贽逝世後由其弟子汪鼎甫收集李贽的遗文编辑而成,万历四十六年(公元一六一八年)由新安海阳汪氏虹玉斋刻印。《焚书》在李贽生前已经刻印,并有多种刻本流传。有学者认为现存《焚书》已非李贽原刻本,而是经过后人增补删改之作。此论是否成立,还需进一步研究。由以上情况看,李贽的诗文集保存至今的最早刻本当为万历间海虞顾大韶(字仲恭》刊刻的《李温陵集》了。《福建通志·艺文志·李温陵集》说该书的内容是“一至十三卷为书答、杂述,即《焚书》也;十四卷至十七卷为读史,即摘录《藏书》史论也;十八、十九两卷为道古录,即《说书》也;第二十卷则以所为诗终焉。”《李温陵集》又名《李氏文集》,泉州苏大山《红兰馆藏书目》有《温陵李氏文集》十八卷,明刻本。此次整理以顾
《流年急景,守一份深情》是一本散文精选集,书稿精选《古文观止》中韩愈、欧阳修等历代文学家抒写家国情怀、朋侪之谊、师友深厚情感的文字,引领读者体验古文之美,体会古人深情,于俗世生活中诗意地栖居,在现实生
江林昌、孙进主编的《清华简与儒家经典(靠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清华简与儒家经典靠前学术研讨会”宣读的有关清华简《筮法》与《周易》研究、清华简与其他历史文化研究、其他简帛与历史文化研究等三个方向
《世说新语》三卷,南朝刘义庆编撰,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了自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阳明乃其别号。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之集大成者。中国古代成就“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业的圣人。其文博大昌盛,其诗秀逸有致,寓圣贤义理
《世说新语》三卷,南朝刘义庆编撰,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了自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陶渊明诗文在其生活的年代默默无闻,南朝萧统《文选》收录以后,方渐渐为文人士子所仰慕效仿,版本亦多,宋以后有十卷本广为流传。其诗文兼擅,而其擅名千百年间,主要仍在其“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各言题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