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间词话》1908年首次公开发表至今,已恰好是100周年。一个世纪以来有关《人间词话》的研究专著与论文,在文字数量上已远远超出只有了了数千字的《人间词话》本身。如果有好事者对此作一统计对比,想来一定会给人以震撼、惊愕的戏剧效果,这倒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人间词话》的精深与影响。可以肯定的是,有关《人间词话》的研究仍然会继续下去,仍然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在这样的进程中,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具备陈寅恪先生所说的 了解之同情 。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一文中,陈寅恪曾这样写道: 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了解,则其学说不易评论 所谓真了解者,必须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
《宋词三百首》,有初选和重选两个本子。初选整300首;重选只283首,删去初选28首,又增选11首。我们这个注译本子,仍保留300首之数,但吸收重选之长,对初选篇目略作调整。 原编词家排列顺序,由于时代局限,不尽合理。一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把皇帝之作放在卷首,将僧人、妇女之作放在*后;二是其他词人的排列,由于当时研究考证不足,有不少先后倒置之处。我们这个本子,吸取当代研究成果,全部按出生先后排列。有少数生卒年代不详者,也尽量依据有关材料,放在适当的位置。 本书共收录了宋代著名词人的代表作共三百首,其中有欧阳修、柳永、王安石、苏轼等人的作品,每首作品后都有较详细的注释,对提高读者对宋词的鉴赏能力及阅读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 译文采用现代汉语散文,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充分发挥散文的优势,既要把
《绝妙好词》是宋末元初词人周密选编的一部南宋词选集。全编选词三百九十首(今传本有六首残阕),词人一百三十二家(其中蔡松年实为金人)。它是我国*早的断代词选之一,并且具有鲜明的流派特色,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本书是《绝妙好词》的注释本,每首词都包含词作、注释和译文三部分内容。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集大成的人物,他在诗、词、文以及文学艺术理论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本书精选其诗作86首、散文40篇,由宋史研究名家李之亮教授作精彩讲解。本书注释翔实,考据谨严,笔致灵活,情感真率,无论对于专业学者还是苏轼诗文爱好者,都颇可一读。我社同时还推出《苏轼词选》和《东坡志林》,供读者多角度欣赏苏东坡的文学魅力与人格魅力。
《宋词三百首》是清末民初朱祖谋选编的一部宋词选集。朱祖谋字孝臧,号彊村老人、上彊村民。他本人是位很有名气的词人,与况周颐、王鹏运、郑文焯合称为“清末四大家”。朱氏毕生以词学研究为己任,所辑《彊村丛书》饮誉海内,是唐圭璋《全宋词》、《全金元词》面世前规模优选的词集汇编。这本《宋词三百首》,是在他反复研究宋词后,为有志词学的青年人编成的一本启蒙读物。同《唐诗三百首》一样,此书一出,即为文学爱好者所重。为了使读者更迅速便捷地欣赏这些优美的作品,我们的整理,是将全部二百八十多首词一一作了注解、翻译和导读解析。注解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文字则力求贴近原作想要表达的感情或意图,又在一定程度上稍作灵活的处理,而不是“一对一”的刻板对译。限于篇幅,解析部分也尽量简明,点出作品主要意旨,偶尔引用
《宋人诗话外编》,程毅中主编,收录范围涉及一百种书,无论论诗而及事或论诗而及辞的都尽量收入,以省读者翻检原书之劳。宋人笔记中多数是论诗而及事的记载,近于《本事诗》的性质,对知人论世还有一定作用。还有一些书实际上是引诗以论事、引诗以证史的,对读诗也不无参考价值,但往往不免流于繁冗泛滥,本书也酌量收录。对离题过远的部分则作了适当的删节,并加注说明,以免断章取义。原书已经散佚而见于《诗话总龟》、《诗人玉屑》等书的佚文一般不予辑录。
纳兰性德(一六五五——一六八五),清代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别号楞伽山人。诗文均工,尤长於词。辑有《全唐诗選》和《词韵正略》。著有词集《侧帽集》和《飮水词》。诗,徐乾学综合編纂其诗、词、文、赋成《通志堂集》。其词作“缠绵清婉,为当代冠”又思想深沉,风格清新,抒情益状物不落窠臼,别开生面因而他的词集问世后,曾形成“家家争唱飮水词”的局面。 纳兰词地真纯、自然、深婉、凄美。王国维在论及纳兰性德时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習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不仅指出了他在中国词壇上的重要历史地位,而且概括了他的个人美术风格。 《纳兰词(套装共2册)》所收词作壛選自陈乃乾辑《通志堂词》,并参考其它版本,对其中个别字进行
北宋父子词人“二晏“作品集,婉约派开创之作。晏殊“语淡情深”,擅长小令风格含蓄婉丽,存《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晏几道略承其风,更偏向哀感缠绵、清壮顿挫,存《小山词》二百六十余首。此《珠玉词》以《全宋词
是近代词坛上一部有较大影响的重要著作。
时代变迁,经典之风采不衰;文化演进,传统之魅力更着。古人有登高怀远之慨,今人有探幽访胜之思。在印刷装帧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粹纔装书的踪迹愈来愈难寻觅,给倾慕传统的读书人带来了不少惆怅和遗憾。我们编印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很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摈弃西方理论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
张炎有词学名著《词源》,词集《山中白云词》,近人整理诸本收其词170余首。其词多作于宋亡之后,抒亡国之痛,哀怨凄楚、悲愤感人,而又呈现出流丽清畅,淡远超玄,为学姜夔而能得起一体者,常与之齐名并称 姜张 ,以其相似的 清空 之韵。本书以《强村丛书》本所收《山中白云集》为底本。
《辛弃疾词》自宋代编为《稼轩长短句》,一直流传不绝,版本众多。现代注本以邓广铭先生所着《稼轩词编年笺注》详尽精当,影响颇大。今以此本为据,精选辛词名作二百零二首,并酌加注释,附录古今词评家的部分词评,单评列于词后,通评附于书末,编为是书。采用宣纸綫装,列入『文华丛书』出版,以飨读者。
《宋人诗话外编》,程毅中主编,收录范围涉及一百种书,无论论诗而及事或论诗而及辞的都尽量收入,以省读者翻检原书之劳。宋人笔记中多数是论诗而及事的记载,近于《本事诗》的性质,对知人论世还有一定作用。还有一些书实际上是引诗以论事、引诗以证史的,对读诗也不无参考价值,但往往不免流于繁冗泛滥,本书也酌量收录。对离题过远的部分则作了适当的删节,并加注说明,以免断章取义。原书已经散佚而见于《诗话总龟》、《诗人玉屑》等书的佚文一般不予辑录。
《诗词格律: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所讲的诗词格律,大部分是前人研究的成果,也有一些地方是著者自己的意见。由于它是一部基本知识的书,所以书中不详细说明哪些部分是某书上叙述过的,哪些部分是著者自己的话。《诗词格律: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着重在讲格律,不是诗词选本,所以对于举例的诗词,不加注释。所引诗词的字句,也有版本的不同;著者对于版本是经过选择的,但是为了节省篇幅并避免烦琐,也不打算在每一个地方都加上校勘性的说明了。仗及其语法特点等。书后附诗韵举要和诗谱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