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是司马光在其助手刘攽、范祖禹、刘恕等人的通力协作下,根据大量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国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之书。
《王端淑集》由[明]王端淑著,杨叶,周昕晖点校
本书属于国家珍贵古籍丛刊系列,本系列入选《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第一批)》,按照“品种完整、注重普及、体现价值、避免重复”的原则从第一至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选取时代早、流传少、价值高、经典性强的五十种善本高精彩印,首批十种,每种均请该领域专家撰写导读,促进古籍成果整理。本书为首批入选典籍之一,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二十五卷 (宋)苏轼撰 题王十朋纂集 东坡纪年录一卷 (宋)傅藻撰 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卷一至四、九至十二配另一印本)。
本书以清经韵楼本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为工作底本,以专书的框架纂集抄录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四部群书的专门考证研究,分为横纵两个维度。横向的维度是将《说文解字注》对四部群书的考校置于群书各自的框架下逐条排列,以四部群书分章,记一百零四章。问题条目计五千余条。纵向的维度是指每一条目之首以标签的形式标明段玉裁所考为哪一方面内容,包括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校勘学、目录学、辨伪学、经学、史学及其他九大类二十五种标签,每条之末标明其于《段注》中的位置。书末附录十余篇相关札记或专题论文。本书目的在于一览《段注》对某一专书(例如《史记》)的全部研究,或同时检得《段注》某一方面问题(例如破读群书假借,再如历史地理考证)的所有相关资料。
本书稽考有传本的唐人诗集、文集、诗文及诗词文合集共一百零六家。与一般叙录类著作泛泛叙及唐集各种版本不同,本书特别注重对百余家唐集的历代数千种传本的具体考察,手检目验,勘查其版本特征、编次体例、文字正误、版本源流以及该集在唐宋以来直到近现代的流传、演变等情形;并对这些唐集的书名、卷数、成书年代、编辑者、刊刻者、收藏者等等,亦按时代先后作了较为详尽的考述。对研究唐代文学、史学以及目录学、版本学、古籍整理、版本鉴定、版本收藏而言,是一部资料丰富、使用便捷的参考书。
《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共5册)/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由南宋名将岳飞之孙岳珂编撰,是现存 重要、 详尽的记录岳飞事迹的史籍。岳飞在南宋宁宗时追封鄂王,且曾在嘉兴府城内金佗坊居住,故本书名为“鄂国金陀”。《鄂国金佗稡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其中包括宋高宗给岳飞的亲笔手诏,编年体岳飞传记,岳飞之妻、之子事迹,岳飞被毁谤和被平反、追封等经过,岳飞所撰奏议、公文、诗词、题记等遗文,以及当时人记载的岳飞相关史料。《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是一部详尽的岳飞史料汇编,由 宋史专家、 研究员王曾瑜进行校注、考辨,是了解岳飞事迹 为可靠和便利的版本。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演遣老。苏洵之子,苏轼之弟,眉山(今属四川)人。生于宋仁宗宝元二年(一〇三九),卒于宋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享年七十四岁。谧“文定”。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散文家,与其父兄同时闻名于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生活于北宋的中后期。宋王朝立国百年以后,一方面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没落也日益显露出来了。本来宋朝初建时便是“官吏无限员,兵士无限额”,加上又特别优厚官僚,“恩逮于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见赵翼《廿二史劄记》卷二十五《宋制禄之厚》)朝廷和地方官府侈靡成风,无止境地吞噬着人民创造出的社会财富,极力加重人民的负担。于是,广大人民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庆历(一〇四一-一〇四八)以后,接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九部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左传》。四书五经内容广泛、深刻,承载了我国几千年的光辉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经典。时至今日,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在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声誉播于海内外。 此次出版《四书五经》,以中华书局出版的影印本《十三经注疏》为底本,精心核校标点整理而成。采用精美宣纸印制,繁体竖排线装保留古典原貌,字大清晰不损伤视力,国内古籍出版第1品牌社中华书局重磅推出,无论是个人收藏品读彰显人生品位,还是作为馈赠前辈的高雅文化礼品,均系上乘之选。
本书汇编整理清代仪征地方文人严玉森和严伟叔侄两人的诗文集及其他笔记、年谱等资料,包括严玉森的《虚阁遗稿》六卷、《虚阁先生年谱》一卷,严伟的《严山文牍》二卷、《心太平斋笔记》一卷、《民国春秋》一卷、《下学斋二十议》一卷、《严山自订年谱》及所附《南窗琐记》《八年一瞬记》两种、《近代诗选》三卷。各据相关刻本、抄本和铅印本点校整理。本书对于清代仪征地方历史文化、文人交往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中国人文地理学一人饮誉世界的王士性,首先是一位杰出的名臣循吏,同时也是一位学术型的旅行家。士性幼时贫而好学,少时便有天才之名。及长,高才旷致。为诸生,读书过目成诵。性磊落不群,不治生产,家甚贫。隆庆己巳(一五六九),学使林某按台,首拔异等,以天下士目之。既而游学武林,尝以天地之英华不能郁关而不宣之物,而为山川之人,而为文章。由是慕向子平为人,有“小天下、狭九州”之概。《康熙临海县志·王士性传》。他从故乡游,再则学游、宦游,登第后,大江南北011一边九陲,凡宦迹所在之名山大川,及途经之名胜古迹,足必亲至。十五省包括今福建武夷九曲,莫不尽游。尤为可贵者,登临揽胜,以好文笔纪游。
《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共5册)/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由南宋名将岳飞之孙岳珂编撰,是现存 重要、 详尽的记录岳飞事迹的史籍。岳飞在南宋宁宗时追封鄂王,且曾在嘉兴府城内金佗坊居住,故本书名为“鄂国金陀”。《鄂国金佗稡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其中包括宋高宗给岳飞的亲笔手诏,编年体岳飞传记,岳飞之妻、之子事迹,岳飞被毁谤和被平反、追封等经过,岳飞所撰奏议、公文、诗词、题记等遗文,以及当时人记载的岳飞相关史料。《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是一部详尽的岳飞史料汇编,由 宋史专家、 研究员王曾瑜进行校注、考辨,是了解岳飞事迹 为可靠和便利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