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俗文学创作著称于世的冯梦龙,留给后人的不仅有“三言”,还有不少用浅近文言文写成的名篇佳构。 《智囊全集》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和《古今谭概》是姊妹篇,是一部从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的总集。 《智囊全集》全书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其下又分见大、知微、雄略、敏悟等28小类。不论是经邦治国,高瞻远瞩,还是出奇制胜,决胜千里,抑或是轻取富贵、全身持家,古人的种种智慧韬略,几乎收揽无遗。读此书如入宝山,金玉琳琅,美不胜收。愿大家在恣情赏览之余,都有所斩获,携得几件宝贝归来。
《唐宋笔记选注(下)》可以说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从所选书目看,注意到题材的多样性,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古代笔记的丰富内容,能够激发他们阅读、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兴趣。从选文标准看,作者的取舍坚持了传承文明、陶冶情操的原则,去除了古代笔记中掺杂的不良记载,说明其立意的雅正,同时还注意到作品思想性与可读性的统一。而在注释方面,恐怕是作者为用心的地方。不难看出,作者对古代笔记中的名物故实、语词典章等,花费了大量功夫和精力进行爬梳理、考订辨证,并在吸收前人与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渐出己意、自成一家,以科学的笺注方法保证了该书的学术价值。
《历代笔记选注》从历代(唐至清)笔记名作中,精选叙事写人、状物言理、考正辨难等一类思想性、文学性和学术性较强的短文,加以注解,依时代顺序分册编排,可作为阅读和研究古代历史文化、语言文学的参考,也可作为青年读者学习古文,增长知识的辅助书。《唐宋笔记选注(上)》的特点是在 选 和 注 上进行了扩展和深入。而吕叔湘 笔记文选读 仅偏重于语言方面,所以北京大学语言文学系孙玉文教授和华师大古代文学谭帆教授作了重点推荐。
辛弃疾(稼轩)不仅是学识博洽、才气磅礴的南宋词坛巨擘,也是具备多方面才智的英雄豪杰人物,文才武略兼而有之。他早年投身抗金起义,归宋后力主恢复,为国家生民贡献出全部的智计韬略;他仕宦所及,以兴利除弊为己任,有干才,有作为。然其虽有经世之才志,却多遭诽谤摈斥而不得大用,壮志难酬,赍志以殁。近千年来,他的果毅之资、刚大之气,他英伟磊落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操,他以词作篇什传达的慷慨沉挚理念与盘旋激荡之意境,曾经激励过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对于这样一位在宋代政治史和文学目前均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历来不乏论述。然能采征多方面史料,加以辨析考证,从而撰成系统全面之研究性传记者,则首推邓广铭先生之《辛弃疾传》。英雄虽逝,然其一生之事迹精神,却藉此传记,传于后世而不朽。辛弃疾(稼轩)生平事迹,由
《汴京遗迹志》是我国古都开封的第部较为系统的专志,全书24卷,是研究宋史的之书。 《汴京遗迹志》点校极为认真,举凡《汴京遗迹志》所证引的资料,凡今天可见的,大都查核了原书,是一个信实、可靠的本子。
本稿为邓云乡《草木虫鱼》的图文精选本,重新排版。书稿加工过程中,以读者立场对书稿做精细编选并配图,根据图片情况双色或全彩印制,提升读者阅读体验。本书看似专注生物,实际上其重点不只在于生物学、动物学,而是借草木虫鱼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富有浓烈的中国文化情趣。作者博学多识,娴于旧京掌故,加上文字简洁明快,自出版以来颇受读者好评,一直是增进草木虫鱼知识的佳作。
《王绩集会校》[唐]王绩著
《古刻名抄经眼录》著录江澄波先生经眼之吴中叶氏缘督庐、管氏操?斋、赵氏旧山楼、沈氏师米斋、丁氏淑照堂、王氏栩栩盦、顾氏小石山房、单氏桂阴居、顾氏过云楼诸家藏弆之刻本及抄本,将实物记录、版本源流、批校题跋、鉴藏印记、递藏关系、收卖经历、书林掌故等内容融为一炉,基本呈现苏州一带的旧书往来脉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足为中国目录学史增重。原书曾于1997年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记录了作者自上世纪50年代至当时所见之珍本,此次再版除改正文字错误外,新介绍了一百一六种古籍,内容增加三分之一,记录了作者二十余年来所见之珍本。
这是《掌故》丛刊的第六集,仍延续前五集的风格与内容特色,聚焦近代以来、百余年内的文坛、学林、政界、艺苑的人物与故实。本集收录茅子良《1973—1979年:上海书画社的木版书》、艾俊川《养寿园纸上考古记》、陈玲《前朝旧影:上海市文史馆一瞥》、宋希於《 里的“殷芜”》等十七篇文章,都是各作者应约专为此书而撰写,向未曾发表。
《校勘学释例》原名《元典章校勘释例》,是国学大师陈垣在校勘《元典章》基础上,分条陈列旧刻致误的类例的校勘学著作。作者在该书中,总结概括了校勘学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与校勘方法,使本书成为校勘学上一部带有总结性的重要著作。校勘之学起因于文件传写中的错误率太高,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越多,错误的机会也越多。校勘学的任务就是要改正这些传写中出现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目,或使它和原本差别最微。本书以中华书局1959年重印本为底本。
本书是“海上题襟”第二辑之一种。本书汇集著名学者、书法家华人德先生随笔三十余篇,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华人德先生为学、为艺的经历以及书法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华人德先生以真挚朴实的文字记述了与王能父、沙曼翁、张充和、白谦慎等师友的交往,以及美国的访学经历。文章配有老照片、往来信札、相关书影等等,读来感人至深。华人德先生也是当代书法复兴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书中文字不仅是华人德先生个人经历的记录,也可作为当代书法发展的珍贵史料,向读者展现二十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一世纪初书业发展的真实样貌。阅读本书,读者可全面了解华人德先生的艺术与学问,也可感受到那一代书法人的格局,意志与活力,以及他们为书法艺术创作,书法学术研究,民间书业发展,书法国际交流合作所做出的贡献。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集图书一
《明诗别裁集》共收录诗人340位,诗作1000余首,是在“温柔敦厚”诗教思想指导下成编的。其选诗取材比较广泛,不“因人存诗”,不收“雷同沿袭、浮艳淫靡”之作,对一些不知名的诗人诗作亦有采录,大体上反映了明代诗歌之概貌。通过此书,读者可较全面了解有明诗歌之状况。
《植物名释札记》一书1990年曾由农业出版社出版。自出版之后,长期受到读者关注。 《植物名释札记》本次重版,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依据作者遗稿,增加前版未收的“着蓬”一条札记。 (二)依据札记所涉本草古籍补加了图片。这些图片选自《重修经史证类本草》、朱檮《救荒本草》、王磐《野菜谱》、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等书。 (三)各条札记解释的植物名称常常不止一个。本次重新梳理,提取札记中解释的所有植物名称,以括注形式标于各条札记标题之后。 (四)编制植物中文名索引、植物学名(拉丁名)索引,以便检索。 (五)部分植物中文名、拉丁学名与当下通行者有所不同,因此编制“植物名称对照表”附于书后,读者可以参阅。 《植物名释札记》的重版工作,得到夏纬瑛先生之孙夏经林先生的大力支持。夏经林先生根据夏纬瑛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