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诗词(汉壮对照)》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精选能够反映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历史进程、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生动事实的100首中华经典诗词,分为 瑰丽奇伟大中华 友好往来齐开发 各族文化相辉映 拳拳爱国传佳话 悦穆相处多融洽 5辑,按汉壮双语对照编排,配全书汉壮双语音频。中华经典诗词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共识。本书的出版,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鼎钧作品系列: 古文观止 化读》作者化读《古文观止》经典名篇,首先把字义、句法、典故、写作者的知识背景、境况、写作缘由等解释清楚,也就使文言文的字面意思晓白无误,写作者的思想主旨凸显,在此基础上推进.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修辞技巧、论证逻辑、风格气势等,使读者能对文章的优长从总体上加以把握、体会、最后再进一步,能以博学和自身的人生境界修为闸释古人的精神世界,此尤为其独到之处。
本书将“诗仙”李白的一生分为“蜀中初学与辞亲远游”、“初游东南与回向江汉”、“酒饮安陆与初入长安”、“寄家东鲁与二入长安”、“南北漫游与变乱前夕”、“报国蒙冤与流寓客死”六个时期,精选精评代表性诗篇81首(另附“未编年诗”11首)。逐首考其创作时地,参稽众说,裁以己意,以搏虎之力撰普及读物,体现出严谨不苟的治学精神。注释简明扼要,甚便初学入门。评赏尤为精彩,一是注意联系李白生平及唐朝历史,以见诗歌创作的阶段性特征与历史文化背景;二是擅长艺术分析,准确理解诗歌主旨,细致梳理诗歌脉络,揭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河岳英灵集》评语)的李白诗内在的严谨章法;三是造语平易而文采斐然,以美文释名诗,相得益彰,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本书是 文化广西 系列的一种。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前言、广西汉文典籍概况、广西汉文典籍举隅(经部典籍、史部典籍、子部典籍、集部典籍);广西少数民族文字典籍概况、广西少数民族文字典籍举隅(壮族古壮字典籍、京族喃字典籍、 彝族彝文典籍、毛南族土俗字典籍)、后记。本书简要介绍较有代表性的广西典籍共70种,具体包括:广西汉文典籍55种,按照经典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分为经、史、子、集典籍4个大类;广西少数民族文字典籍15种,按照文字种类的不同分为壮族古壮字、京族喃字、彝族彝文、毛南族土俗字典籍4个大类。通过本书,给读者介绍广西典籍的概貌,让读者了解广西典籍的基本知识和丰富内涵,为壮美广西的建设发展积蓄前行的精神文化力量。
《玉狮坠》清代张坚著。张坚,字齐元,少有才名,工于诗赋,娴于音律。《玉狮坠》剧本分上下两卷,各十六出,记黄损(益斋)狂生,远来楚襄,恰听筝湖上,舟中投咏,倾囊求见谁人歌。知裴玉娥,欲与欢结鸾凰,买蛾眉,拚捐狮坠。谁知神狮中夜亡,黄损只得涪州约,挣功名。恨佳人面订,别去凄凉,堪伤。后裴氏遇权贵豺狼选艳,但早坚志,龙女相救,留题过汉江。黄损纵逾垣追访,当廷劾要,徒轻荣贵,空断肝肠。亏遇金仙,转烦龙女,授宝全操终得双。狮儿坠,果千秋怪幻,异话潇湘。后黄益斋闻筝求凤侣,终与玉娥成伉俪。 本书以河北大学图书馆藏嘉业堂旧藏清抄本《玉狮坠》为底本整理,其属于梨园演出参照的剧本,适合演出使用,观众欣赏,是在演出脚本的基础上经过曲家校正的一个版本,为海内孤本,今采用简化字横排,整理点校
今天我们读《搜神记》,不可不知道一个事实,即《搜神记》原书已经在北宋末年的战乱中佚失,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后人的辑本。《搜神记》的作者干宝,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东晋初年,他以佐著作郎领国史,著
本书是晚清著名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对《楚辞》的独到见解和心得。由于今文学派的风习所染,王闿运借注释《楚辞》别创新说,将赋文与楚、秦、齐军事地理形势和楚国朝堂政治斗争联系起来,阐发微言大义,对屈原的政治生涯和楚国历史进程作了一番少有、后乏来者的论述。如认为屈原主张与秦修和以迎回怀王,屈原曾积极促成楚齐联姻,屈原曾密谋废黜顷襄王等。
淮建利编著的《金石三例》包括元代潘昂霄的《金石例》、明代王行的《墓铭举例》与清初黄宗羲的《金石要例》三部着作,由卢见曾於乾隆二十年(1755)以雅雨堂刻本汇编为一书,是研究碑志义例之学的三部重要着作。
1979年程千帆先生应山东大学殷孟伦先生邀请讲授校雠学课程,本书即由当时的讲义衍生而来。全书分为五章,除第一章绪论外,其余章节分别论述了校勘、版本、目录、藏弆,四部分文献学的基本内容,整体反映了程先生
黄公望长期生活过的故乡,是常熟虞山西麓下的小山村,这是了解和研究黄公望的一个重要基础点。浦仲诚先生比起其他黄公望研究者,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是黄公望的故乡人。浦先生的岳父是小山村人,浦先生年轻的时候,就在黄公望墓和祠堂边的虞山西麓下工作,其间又常到小山村,帮助其岳父耕种位于小山南坡和北坡上的几处自留地。得闲,他还勤于询访小山的旧老,调查踏勘小山古迹,所以他对小山极其熟悉。在浦仲诚先生的笔下,对黄公望所处的小山,描述得甚为细致、具体:小山为常熟虞山西麓之余脉,古有四峰,各有其名。据小山村中人说,小山南峰称蔡家山,中峰为朱家山,西峰为钱家山,北峰称顾家山。南峰为小山高处,约十七丈余,距虞山下尚湖不足二里。黄公望的家,就在南峰山脚下的小山村黄家巷。黄公望在南峰山腰的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