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nbsp;%26nbsp;《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时期总计1362年的历史。它和《史记》被并誉为“史学双壁”,对后世影响极大。本书采取文白对照的
《左传纪事本末》,清高士奇(1645—1704)撰。撰著者从《左传》二百五十四年的历史记载中,总结提取了五十三个重要史事,纂辑为五十三卷。每卷以一个历史事件为中心,每事又按年月顺序加以纂辑。其中涉及周
《春秋左传》又名《左传》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成书于战国初期。全书六十卷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头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史家的开山鼻祖。它代表了 先秦史学的至高成就,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邓占平主编的《顾氏画谱》,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30年)刊本,所收录之作品,系顾炳摹仿历代名画家的绘画作品而成,故而又称《历代名公画谱》。所收录的画家,从东晋的顾恺之迄明代唐寅等人,共计一百零六人。由于其原画多不存于世,因而顾炳所摹使其风神得以保留傅世。加之本书雕刻精美,已成为版画名作。此书系顾炳之子,顾三聘、顾三锡校刊。对于书内画作,顾炳均请文友为之题跋,内容多为原画作者小传及画作的临赏,一画一题,书法精美,交相辉映。书前有全天叙、朱之蕃二序,顾氏所撰谱例,详述内容和成书经过。
《张问陶资料汇编》,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许隽超教授,与张问陶研究专家、四川省蓬溪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胡传淮先生合编,2016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全书上下册,共48万字,是中华书局“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的清代诗人资料汇编,张问陶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本书为四川大学 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系列成果,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委托项目。 本书辑录张问陶研究资料,分为序跋提要、族谱传记、档案史料、酬和追怀和诗话杂记五部分。
邓占平主编的《顾氏画谱》,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30年)刊本,所收录之作品,系顾炳摹仿历代名画家的绘画作品而成,故而又称《历代名公画谱》。所收录的画家,从东晋的顾恺之迄明代唐寅等人,共计一百零六人。由于其原画多不存于世,因而顾炳所摹使其风神得以保留傅世。加之本书雕刻精美,已成为版画名作。此书系顾炳之子,顾三聘、顾三锡校刊。对于书内画作,顾炳均请文友为之题跋,内容多为原画作者小传及画作的临赏,一画一题,书法精美,交相辉映。书前有全天叙、朱之蕃二序,顾氏所撰谱例,详述内容和成书经过。
《张问陶资料汇编》,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许隽超教授,与张问陶研究专家、四川省蓬溪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胡传淮先生合编,2016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全书上下册,共48万字,是中华书局“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的清代诗人资料汇编,张问陶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本书为四川大学 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系列成果,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委托项目。 本书辑录张问陶研究资料,分为序跋提要、族谱传记、档案史料、酬和追怀和诗话杂记五部分。
《吴骚》前三集为张楚叔所编,主要选录当时以昆腔演唱的南曲。初集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梓行后,“纸贵洛阳”,于是又有二集和三集的编印。命名“吴骚”,是以昆曲上承楚骚的意思。后来楚叔又和从弟旭初一起,在这三部曲选中细加挑选,“去泛滥,近补新声”,成《吴骚合编》,计4卷。共收套数200多篇,小令40多首,除11套北曲外,余均为南曲。编选的标准,反映了昆曲流行后,明代散曲崇尚艳词、音律的风气,以审调谐声、合谱依韵为主,专录幽期欢会、惜别伤离的丽情之作。入选作品以梁辰鱼、陈铎、王骥德、沈、沈仕等人的为多,按宫调排列次序,曲文分别正衬。各曲后面常有编者评语,以及引用冯梦龙、凌初、沈自晋等人的评语。辨订牌调,校正板式,比一般选本精密。卷首有曲论一篇,分“填词训”“作家偶评”、“曲谱辩”、“情痴言
《张问陶资料汇编》,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许隽超教授,与张问陶研究专家、四川省蓬溪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胡传淮先生合编,2016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全书上下册,共48万字,是中华书局“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的清代诗人资料汇编,张问陶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本书为四川大学 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系列成果,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委托项目。 本书辑录张问陶研究资料,分为序跋提要、族谱传记、档案史料、酬和追怀和诗话杂记五部分。
《吴骚》前三集为张楚叔所编,主要选录当时以昆腔演唱的南曲。初集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梓行后,“纸贵洛阳”,于是又有二集和三集的编印。命名“吴骚”,是以昆曲上承楚骚的意思。后来楚叔又和从弟旭初一起,在这三部曲选中细加挑选,“去泛滥,近补新声”,成《吴骚合编》,计4卷。共收套数200多篇,小令40多首,除11套北曲外,余均为南曲。编选的标准,反映了昆曲流行后,明代散曲崇尚艳词、音律的风气,以审调谐声、合谱依韵为主,专录幽期欢会、惜别伤离的丽情之作。入选作品以梁辰鱼、陈铎、王骥德、沈、沈仕等人的为多,按宫调排列次序,曲文分别正衬。各曲后面常有编者评语,以及引用冯梦龙、凌初、沈自晋等人的评语。辨订牌调,校正板式,比一般选本精密。卷首有曲论一篇,分“填词训”“作家偶评”、“曲谱辩”、“情痴言
陈广忠翻译的《淮南子(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精)》全书共二十一篇,除第二十一篇《要略》作为介绍著书目的及各篇的内容提要外,其他各篇都冠以“训”,意思是各种理论观点的阐释、解说。本书选录了其中六篇。《原道训》是天地万物的本质,是贯穿全书的基本概念。《精神训》对生命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主要涉及生命起源、孕育过程、构成部分、生命观及养生之道等五方面。《主术训》阐述君王驾驭群臣治理 的策略和手段。《缪称训》中,作者在坚持道家思想的前提下大量引用了《易》、《诗》、《书》、《礼》的言论,对儒家的德、仁、义等观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诠言训》是对道家无为思想的诠释,主要是探讨治国与修身之间的关系。《人间训》主要论述人类社会中祸福、成败、得失、利害、损益、取予等各种矛盾的辩证关系,其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