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讷(1372-1457),字敏德,号思庵,明初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在长期阅读朱子所释诸经与熊刚大注解《性理群书句解》的基础上,对《句解》正文内容进行了选择性的增删修正,指出熊注之不足,并对那些难解之处进行简明易懂的补注,最终撰就《性理群书补注》十四卷。此书不仅在选材、凡例、编次、修订等方面为这部重要理学文献的编纂做出较大成绩,而且也反映出明代前期对朱子学的推崇。此次对吴讷《补注》的整理校点,选取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所藏朝鲜李朝成宗年间重刻明刊本为底本,以《补注》明宣德九年刊本(残本)、日本抄本为校本,基本恢复了《补注》明本原貌,弥补了现今社会读者读不到完整版《性理群书补注》的遗憾。
王绍曾编选,杜泽逊主持整理。选录自汉代刘向《战国策叙录》至胡适《校勘学方法论》共70篇有关古籍目录、版本、校勘的文章。书分三辑,第一辑以目录序跋为主,第二辑以版本、校勘序跋为主,第三辑为配合前两辑所选序跋。选目精当,注重实际,堪称研习古籍的津梁。
《姚鼐信札辑存编年校释》是对姚鼐存世书信搜集、整理、研究的一部学术著作。全书收录《惜抱先生书信》二卷、《惜抱轩尺牍》八卷、《惜抱先生尺牍补编》二卷、《惜抱轩尺牍补遗》一卷、《姚惜抱先生家书》一卷、《惜抱轩尺牍续补》一卷,计十五卷五百零三封姚鼐书信。研究者对这些书信进行标点、校释和编年,突出姚鼐书信对于姚鼐及桐城派研究的价值,得出姚鼐师友门人的书信交往推动了乾嘉时期桐城派群体形成等结论。
法伟堂(1843-1907),字小山,胶州人。清光绪十五年进士,官青州府教授。精研音韵学,考订陆德明《经典释文》,多前人所未发。无论是在校正字音还是校正文字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尤以校音的贡献为突出。其成就有:一,校正字音;二,辨明音类;三,以等韵正切;四,以规避规则正切;五,以古音论切。除了校音外,此书在校正字形、字义、衍文、脱文等方面也做出了不少成绩。至于法伟堂对陆德明音系辨析上的卓见对我们今天研究陆氏音系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可以说,此校记不仅可补清人的不足,也可导今人于先路。法伟堂校记原稿写在《经典释文》的书眉上,一直没有被刊出,虽然半个世纪以前罗常培先生曾撰文作了介绍,但今世知之者仍然很少,现在由当代语言学者邵荣芬重新进行了整理,并予以出版,相信必会对促进当代音韵学、语言学的研究
本书对毛宪著作采用标点、校勘和注释的方式进行整理,包括《谏垣奏草》四卷、《古庵文集》十卷、《毗陵正学编》一卷等,后附录相关传记、序跋等。其中《谏垣奏草》主要以明刻《毛古庵谏草》四卷为底本,《古庵文集》主要以明嘉靖四十一年毛訢刻《古庵毛先生文集》十卷为底本,并用毘陵文献征存社《武进毛古庵先生全集》对全书进行参校。全书条理较清晰,注释详细,整理较规范。本书的出版对于研究毛宪其人及其著作,以及常州地方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都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子略》系南宋高似孙择取 子部 中诸子著作,依次分卷编纂而成的一部专科目录。本书的整理有两个独创:*,高氏在《子略目》中,对前代子书书目皆有所删减,这种随心所欲的做法未免太任性。本书对这一部分做了大量的注释工作。第二,《子略》在诸子辨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鉴于此,本书加大了有关辨伪资料的集释工作,有利于更加清楚地判断《子略》一书在辨伪史上的功过得失。 现存*早的《子略》版本,收录在刻于南宋咸淳年间《百川学海》丛书里,本书即以此为底本,再用影刊《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四明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部备要》本及日本内阁文库本对校。此外,本书在校勘时还充分利用了《文献通考》所引用的《子略》。
本书对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词作集《乐章集》做了全面的校笺、考辨与评述。收朱祖谋《彊邨丛书》本《乐章集》中柳词贰佰陆阕,又《天机馀锦》、《全宋词》、等典籍中收柳永佚词七阙,佚诗三首,佚文一篇,词、诗、文残句若干。分四编:上编为出仕前之什,中编为出仕后之什,下编为不编年之什,外编为柳永作品辑佚。
本书选编曾国藩家训139则,以光绪五年(1879)传忠书局本《曾文正公家训》为底本,以岳麓书社2015年版《曾国藩家书》为校本,并从中补入20余则底本未收重要家训,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全书遵循丛书体例,在每段家训原文后,依次按照今译、简注、实践要点的结构,全面解读曾国藩为官、持家、育子、处事的思想内涵和风格特点,重点揭示家训文本隐含的深层意蕴及其在当代语境下的实践价值。
本书包括北宋学者司马光的四种著作:《孝经注解》《温公易说》《司马氏书仪》和《家范》。司马光以史学、政事闻名,实际上他在儒学上亦有所成就,是朱熹所称道的北宋“道学六先生”之一。本书所收四部著作便是对《易
本书包括北宋学者司马光的四种著作:《孝经注解》《温公易说》《司马氏书仪》和《家范》。司马光以史学、政事闻名,实际上他在儒学上亦有所成就,是朱熹所称道的北宋“道学六先生”之一。本书所收四部著作便是对《易
本书为日本学者研究楚辞著作三种之合集。西村时彦撰《楚辞纂说》稿本四卷,辑录自司马迁史记以下有关屈原和楚辞相关的文献资料,内容广博,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其著《屈原赋说》则是自出机杼之新见新得,上卷研讨屈赋
清初词坛,名家辈出。其中很特出者,当属纳兰性德。况周颐《蕙风词话》尊他为“国初词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他更为赞赏,称他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的身份高贵显赫,却向往普通人平淡的生活,这使
本书收录收录清世祖《御注孝经》、清世宗《御纂孝经集注》、曹庭栋《孝经通释》、桂文灿《孝经集证》四种清人《孝经》注说。世祖《御注孝经》卷首为清世祖所撰《御制孝经序》,说明本书的写作目的、写作宗旨;次为《
安徽铜陵地方历代诗词选集。书中辑录了自唐至清代二百四十多位文人吟咏铜陵的诗词四百余首。不仅囊括了历代《铜陵县志》、《池州府志》、《安徽通志》中所录铜陵古咏,而且兼收了散佚民间的谱乘和诗集中所记载的名人
本书分上、下编,是一部对北宋有名文学家周邦彦现存诗、词、文精心梳理笺注的专著。笺注者罗忼烈先生系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研工作,对周邦彦词的研究用力尤深。上编为词笺注,以宋人陈元龙编
张燮《七十二家集》汇辑七十二位唐前作家的别集,上起宋玉,下讫薛道衡,纵贯整个汉魏晋南北朝隋,评骘作家,细味作品,颇具文学史家的眼光,真知灼见随处可见。此次出版《七十二家集题辞笺注》,以《续修四库全书》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巨著,是研究文学、美学与文艺学等推荐阅读的经典作品。《文心雕龙》的古注,学界向来都认为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较好,后经李详补注,征事数典,又有了新的补充
本书为殷墟出土甲骨的整理与着录,为宋镇豪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藏甲骨墨拓珍本丛编(辑)》之一。《殷虚书契四编》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拓本,多为京津集、北图、北大、历博、曾毅公旧藏,共13
《康斋先生文集》十二卷,附录一卷,明吴与弼撰。 吴与弼学宗程朱,却不以阐述、发挥理学概念为务,而是致力于践行理学家的道德规范,一生贵乎力行,不轻于著述,学之所得自集为《日录稿》。弘治元年,吴泰出守抚州,将吴氏所遗诗文及其自集之《日录》裒而成集,名《康斋先生文集》,于弘治七年刊行,这是最早的吴氏文集,后又有正德十年刻本、嘉靖五年林维德刻本、万历十八年刘世节刻本、崇祯壬申陈懋德刻本。入清则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道光四年本、道光十五年本等。 本书以嘉靖五年林维德刻本为底本,以弘治七年吴泰刻本、正德彭杰刻本为校本,适当参考了万历刘世节刻本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