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是 部词书,因其重要,历代学者广为注释。郝懿行撰的《尔雅义疏》因成书较晚,能汲取各家之长,如因声取义、词义发展等,尤其是百科类条目重目验。因此郝疏得以广泛流传。该点校本以同治四年郝氏家刻本为底本,校以咸丰六年刻本,经文与郭注则参校以《十三经注疏》(中华)、《尔雅校笺》《尔雅今注》等。
吴讷(1372-1457),字敏德,号思庵,明初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在长期阅读朱子所释诸经与熊刚大注解《性理群书句解》的基础上,对《句解》正文内容进行了选择性的增删修正,指出熊注之不足,并对那些难解之处进行简明易懂的补注,最终撰就《性理群书补注》十四卷。此书不仅在选材、凡例、编次、修订等方面为这部重要理学文献的编纂做出较大成绩,而且也反映出明代前期对朱子学的推崇。此次对吴讷《补注》的整理校点,选取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所藏朝鲜李朝成宗年间重刻明刊本为底本,以《补注》明宣德九年刊本(残本)、日本抄本为校本,基本恢复了《补注》明本原貌,弥补了现今社会读者读不到完整版《性理群书补注》的遗憾。
一代才女李清照,因其不同寻常的经历和际遇,创作出非凡卓异的文学作品,百代流传,千载景仰。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风幽婉缠绵,感情浓挚,音律和谐。《李清照集笺注》是有名学者徐培均先生倾力之作,被海内外知名学者称为笺释李清照集的“非常不错性”著作。徐培均先生广泛吸收前人对李清照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借鉴王仲闻的《李清照集校注》一书,另外在版本、考证、编年、补遗等方面下功夫,重新辑校李清照的作品,将她的诗、词、文汇成一书。对于很负盛名的词作,抢先发售选用罕见的明汲古阁未刻词本作底本,校本则采用同样罕见的清汪玢辑、劳权手校本和清沈瑾钞本等。同时对诗、词、文作品尽可能作了考证编年,辨析原委,理清脉络,纠正讹误,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原作。书中还收录了历代对李清照的评论资料和新撰的年谱。本书以收罗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全书分三卷,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成为中药
此书为西晋陆机赋、诗、文全面而深入的整理本,内容包括:前言,叙例,陆机赋、诗、文各篇之校勘、笺注、集评,陆机赋、诗、文的辑佚,历代有关陆机作品的总评。另附陆机年表、传记资料、序跋题识、笺注引用及参考书目四种。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人,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寒,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鲍照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1] 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次整理出版《鲍照集校注》,对鲍照作品所作题解,重在说明主旨大意、题目渊源,解释题目中之人名、地名,其创作年代大略可考者,亦加以辩明;所关人物、地名、史实、名物等,均加以笺释,而偏重以本事之考辨与典故之征引,其中考辨,兼采各家异说,详加辨析;各篇诗文之后有集说。书末附鲍集之辑补、鲍令晖诗、“主要参考书目”以及“历代诸家评论”、“鲍照评传”,以备读者作知人论世之参考。今据我局平装本推出精装,收入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
《论衡》是汉代哲学家王充的代表性著作,现存84篇,内容宏富,是研究秦汉哲学思想的重要典籍。黄晖先生积数年之力,撰作《论衡校释》,全面吸收了前人成果,对全书做了系统注释和校勘,深入掘发了其中的哲学奥义,
李小成著的《中说校释》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关系这个核心,阐述了隋代大儒王通的自然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思想,表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和主变思想。用讲授记录的形式保存了王通讲课时的主要内容
【新华书店旗舰店】 黎兆勋词编年校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 (清) 黎兆勋著 原价 ¥100.00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05-01
安徽铜陵地方历代诗词选集。书中辑录了自唐至清代二百四十多位文人吟咏铜陵的诗词四百余首。不仅囊括了历代《铜陵县志》、《池州府志》、《安徽通志》中所录铜陵古咏,而且兼收了散佚民间的谱乘和诗集中所记载的名人
《尔雅注疏》由[晋]郭璞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