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奇书。 墨子,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其墨家学说在当时与儒家并称 显学 。他提出了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尚同 、 天志 、 明鬼 、 非命 、 非乐 、 节葬 、 节用 等观点,并且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漫谈弟子规》是索达吉堪布写给大众的经典普及书。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无论是否学佛,都能够从中获益。《弟子规》是古人的经典启蒙读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树根。这些孝敬父母、诚实守信、待人接物的道理,看似基础,然而实际上,当今人们的很多问题,都能在《弟子规》里找到解决之道。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学习《弟子规》,都有助于提升人生的品质和层次,培养起完善的人格,为工作、生活打好根基。在本书中,索达吉堪布旁征博引,通过大量世间故事和格言、佛教公案与教证,不仅对这部儒家文化经典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风趣的讲解,而且从业果、依师、无限生命、大乘菩提心等佛法观念角度进行了补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张英、张廷玉父子,安徽桐城人,均为清代名臣,文坛大家。张氏家族在当时举业不断,名宦迭出,在京城、乡里誉称四起,如: 父子双宰相 、 三世得谥 、 六代翰林 、 自祖父至曾玄十二人,先后列侍从,跻鼎贵。玉堂谱里,世系蝉联,门阀之清华,殆可少见已 、 一门之内,祖父子孙先后相继人南书房,自康熙至乾隆,经数十年之久,此他氏所未有也 。影响之大,堪称罕见。张氏之所以如此兴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良好的家训家风的传承和熏陶。研读他们的家训,无疑对治家教子做人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父子宰相家训:聪训斋语 澄怀园语(第4版)》收录的就是这两位父子宰相的《聪训斋语》和《澄怀园语》,并作了注释。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一种植物,更是时间、空间和自己的交汇与照见。中国人有心底里的东方审美情趣,在茶汤中看见宇宙星辰,看见过去与未来的自己。茶中伏藏的光阴,光阴中蕴含的茶香,都是天地在你心田的凝缩。借由本书,青年茶人李韬记述二十四节气里的茶事,从中我们得以感受东方茶意生活之美。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二十四个节气中自然的变化,人文习俗,每个节气品饮的茶品,通过节气茶事,来感受人文情致,进而在节气时间中认识自我,获得新的身心平衡与安顿。 本书的原创节气插画,富有节气美学意蕴,拓展阅读空间,与文字相得益彰,带来独特的审美意象。
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诗人长期积累 的 艺术经验的总结,是诗词艺术的构成部分。只有掌握了旧体诗词格律的具体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历代特别是唐代以后著名诗人作品的艺术魅力。为此,王力先生 编写 了这样一本旨在普及诗词格律 基础 知识的小册子,其中主要包括《诗词格律十讲》《诗律余论》和两篇附录(《唐诗三首讲解》《宋词三首讲解》)。其中的主体部分是《诗词格律十讲》,包括诗韵和平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长律、七言律诗、平仄的变格、对仗、古风、词牌和词谱、词的和平仄十个部分。这本书不讲过分复杂的格律知识,只将一些要点条分缕析,详细叙述,更适于普及。
自由无碍的鲲鹏、肯定一切的庄周梦蝶 鬼才庄子赠与后世何其丰厚的精神遗产 ! 日本老庄思想研究泰斗福永光司,以存在主义观点解释了庄子内篇的思想精髓。本书按《庄子 内篇》篇目顺序分为七部分,收录和解释、解读了《庄子 内篇》全文 ,在解读时,作者没有拘泥字词解释,而是尽量去抓住庄子思想的核心与脉络。后面的 庄子与《庄子》 部分介绍了庄子本人生平、思想,《庄子》这本书的特质及版本,使读者通过本书能对《庄子》及其思想有整体的把握和较为深入的理解。
《老子》本身短短五千余言,却文意深奥,气蕴广博,是 无 的形上智慧的集中体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金谷治以其多年精研汉学的功力,为《老子》全书八十一章一一拟定题名,自释译与解说两方面解析老子思想,其中针对各章重点又有不少评语与说明,方便读者理解内容,与老子思想对话和交流。
《酉阳杂俎》是唐代段成式所著笔记小说,此书不仅有奇绝动人的志怪故事,更囊括了历史、民俗、美术、烹饪等方面,堪称唐代生活的百科全书。《酉阳杂俎注评》由著名学者许逸民先生精选篇目、加以注评而成。本书不仅对难解字词予以注释,并对内容进行细致评析,或探寻资料来源、或引申讲解,从而分析其敷陈演变、阐明其思想意义。
1河流是缔造文明的血脉,而横亘在东方大地上的黄河与长江,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演奏了中华两河文明的交响曲。本书介绍了长江、黄河流域的风情与文化,展现了一幅川流不息的中国历史长卷。
本书引赵蕤《长短经》,讲述仁爱、仗义、讲礼、乐乐、名器、法制、刑赏、学识、尚贤等的流弊,由历史上的实例,说明正反相生的道理,证明天地间的人情、事理、物象不是固定不变的,更讲透了人生舞台所上演的循环往复的因果。又加以刘向《战国策》、桓范《世要论》等经典,由苏秦、张仪的故事分析人才与世局的关系;以 六正 (即圣臣、大臣、忠臣、智臣、贞臣、直臣)来讲为臣之道;借 七恕 (为人君的七种恕臣之道)来讲为君之道;举反派六臣(具臣、谀臣、奸臣、谗臣、贼臣、亡国之臣)来讲防邪之道;*后列举众多史事讲忠奸之辨,说透了君臣关系和君臣相待的道理。*后新增一篇《对日抗战的点点滴滴》,是二〇〇三年南先生关于纪录片《去大后方》拍摄前的谈话,甚是珍贵。
本书分为三部分,*部分讲述了孟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诸侯混战,城市国家兴起。第二部分介绍了孟子其人的一生经历,从推行政治主张到退而讲学。第三部分为本书主体,作者选择了《孟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译注,并结合时代和孟子本人来讲述作品内涵。作者以一个日本学者的冷静、客观的认识,有温度地描述了乱世中的孟子及其思想主张,打破了对孟子的刻板印象,把他重新拉回到我们的生命经验之中。
苏辙筠州诗文笺注。本书特色在于用力推断作品系年,收录苏辙元丰三年七月至绍兴四年一月作品。共辑得苏辙筠州诗文342篇(首)。其中,诗歌303首,散文39篇。分初谪筠州期间诗文共300篇(首),其中,诗歌275首,散文25篇;再谪筠州诗文明显减少,总共诗文才42篇(首),其中,诗歌28首,散文14篇。注释亦为本书致力之重点,释义原则上遵循由本义而引申义而比喻义。
时下国内正在兴起一股汉字热,央视于2013年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一直热播至今,而后河南卫视又播出了《汉字英雄》节目,同样一片叫好。这两档节目让观众重新认识了中国汉字的魅力,不仅取得很高的收视率,还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基于当下这样的文化氛围,作者徐建中创作了《汉字国学(汉字里的国学常识)》。 本书讲述了汉字形成的原因,并讲解了汉字背后的国学常识。读者可以迅速了解不同汉字之间的逻辑关系,相信这本书也能够乘上汉字热的大列车。
1中国的石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的佛教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也是古代雕塑、绘画和书法艺术的结合,其体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堪称奇观。这些绵亘千余年的石窟艺术,凝结着古代艺人的智慧,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具一格。本书介绍了中国石窟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和造型风貌,同时配有大量珍贵、精美的图片,让读者全方位、多侧面地对石窟有一个深入浅出的了解,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有着浓郁的历史气息、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西藏文化是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神秘而圣洁,令无数人心向往之。藏式建筑、造像、雕刻、面具、唐卡、藏戏、民间手工艺、藏饰等艺术形式异彩纷呈。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西藏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并讲解了西藏的宗教艺术、民间艺术,希望读者通过此书,更多地了解西藏这片神奇土地的文化底蕴,更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杨义先生对国学的研究,对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当代意义的阐释,曾在国内外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本书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关于国学和文化的短文、答问和讲演。 大国学术风范 为首辑,是全书的头脑,讲的是一个现代大国如何把握国学的方向、流程,及胸襟、魄力。 游弋子海 一辑居其次,对中国文化的源头水域进行巡阅,这是深入国学研究的根本,离开群经诸子,不足以言国学。因而这一辑是全书的心脏所在。 经典论要 一辑,是考察国学的流脉,由汉到清,绵延不绝,所辑包括汉、唐、宋、清,可窥豹一斑。 再到 现代大国学 这属于丹田之气的一辑,已是气脉打通,因而再来 精神谱系学 一辑,就进入文化血脉源流的考究了。 治学路径 一辑殿后,自省是如何进入国学天地的,其中尤为强调 眼学、耳学、手学、脚学、心学 五学并用,探讨了国学与自我
《西湖楹联》辑录了湖中三岛、南山路、孤山路、苏堤、杨堤、灵隐景区、六和塔等处从古到今的各种楹联,作了些评点,并配以历史、人文、地理等背景资料。
中国疆土辽阔,名山众多。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拜山岳的悠久传统,名山则承载了更多的传说与故事。古代中国文人们为名山赋诗题词,刻石立碑,赋予了名山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佛教、道教也多在名山之中修筑宗教建筑,使名山称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圣之地。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读者介绍中国各地名山的传说故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内容,呈现中国巍峨连绵的山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