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论语》的普及性读物,本书没有繁琐的考证,作者希望能用明白晓畅的话语讲《论语》,使其不仅便于阅读,更可在日常生活中对读者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书中每小节由经文、译解、注释、解说四部分构成,作者以文雅通俗的语言,对经文作出充分的讲解、引申,赋予面孔严肃的经典别样的温情与生活气息。
本书从 周文王遗训与儒家中庸思想 元圣周公与 前儒学时代 时空维度下的孔子与儒学 孔子:一个人的两千五百年 董仲舒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文庙祭祀及其教化功能 成人之道与为政之德 中华 八德 及其价值 儒家 四书 与中华家风 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董仲舒等古圣先哲,六经、四书、《孔子家语》等国学经典,礼乐、中庸、五常、八德等国学理念的阐述,深刻论述了传统儒学作为国学主干的内涵与演变,讲透国学精髓,有利于广大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和理解国学,充分汲取国学智慧,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更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师国学课 国文篇》(精装珍藏版)一书精选民国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从中选出当下语文教材较少收入但又影响深远,且富现实意义的经典文章,同时适当加入现代著名作家名作。所选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具有传世意义的名家名作,如丰子恺、沈从文、梁实秋、施蛰存、巴金、季羡林、俞平伯、史铁生等,完美呈现了近现代以来汉语写作之美,将带给读者超越时代的震撼与美的体悟。
《大师国学课 哲诗词鉴赏篇》(精装珍藏版)一书精选了王力、朱光潜、朱自清、龙榆生、闻一多、俞陛云、俞平伯、周汝昌、沈祖棻等中国近现代国学大师对诗词鉴赏方面的文章。全书论述精辟,行文优美流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引人入胜。读者不仅能从中看到贯穿千年的诗词歌赋及其背后的故事,更能了解到诗人的个性、襟怀与抱负。遥望群星闪耀的诗歌盛世,品味那典雅而悠远的人文之美,恍如开启一场荡涤灵魂的文化之旅。
《大师国学课 美学篇》(精装珍藏版)一书精选了宗白华、朱光潜、丰子恺、林徽因、沈从文、傅抱石、萧友梅等名家关于 艺术与美 这一主题的优秀篇章,基本反映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对 美 和 艺术 的感悟与思考,也大致勾勒出前辈学人、艺术家对 美 的认识轨迹。同时也为读者呈上一席 美学盛宴 ,将带给我们超越时代的震撼与对美的体悟。
《大师国学课 历史篇》(精装珍藏版)一书精选了钱穆、顾颉刚、吕思勉、翦伯赞、金克木、张荫麟、吴晗、孟森等史学名家名篇,在选材上反映了各个时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人物及其事迹。以典型事例为题,以年代为线索,以考古 文献资料为补充,通俗易懂,内涵深远。站在大师的高度看兴衰,阅中西,一书在手,谈古论今,鉴往知来。本书内容经典,既有跨越时代的思想价值和理论高度,还具备较高的学术内涵、历史意义和出版价值,不啻为雅俗共赏的国史入门读本。
《大师国学课 读书与做人篇》(精装珍藏版)一书精选了朱光潜、丰子恺、梁实秋、沈从文、林徽因、王力、朱自清、俞平伯、傅雷等名家谈读书、谈做人、说诗论文、谈修身养性的名篇。从中读者能够了解到他们的个性、成长、读书修养和为人处事的智慧,同时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大师们历经风雨而真诚不改的精神境界。全书选择精当,行文优美流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周易》古经,成书于殷周之际,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字字体现先民智慧,句句包含先圣遗教,故被尊为 群经之首 。几千年来,它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的内涵吸引着历代学者及有志者驻足,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周易讲读》作者吴辛丑先生是当代著名易学研究学者,他开篇即着重墨对文本进行导读,从《周易》的构成与名义、作者与时代、性质与价值、研究历史与流派、易学基本知识等方面逐一介绍,经典文化常识的普及工作做的深入而全面。在随后的经文注解方面,则从注释、问题分析、语言文学及文化史扩展、集评和问题与讨论五部分展开,引导读者步步深入,吸收与思考并进,在学习中对经典文化作出自己的理解。
《孟子》是儒家重要的经典,在宋代被列入《十三经》,又与《论语》《大学》《中庸》一起合称《四书》。孔孟之所以齐名,正如司马迁所说,是因为孟子 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也许是因为孟子对他的政治理想充满自信,其滔滔雄辩充满逻辑力量和浩然之气,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本书内容有原典、注释、解读、文学链接、文化史扩展、集评、问题与讨论等栏目,注释详尽,导读完善,有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孟子。
《给孩子讲传统民居》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出孩子们关于“老房子”——中国各地典型传统民居的50个常见问题,举例介绍了北京四合院、十里铺地坑院、新中村窑洞民居、新叶村徽派民居、龙脊干栏住宅、高椅村窨子房、福建土楼与蒙古包等民居形式,描述其建筑类型的特征与建造过程,以及居住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形式活泼,内容多元,以小人盖房子的漫画配合浅显有趣的文字解说,涵盖各种常见民居相关的地理特点、建造工具、建造过程等非通识性知识,让小读者轻松愉快地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独特的建造特点和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龙文鞭影》是一部以文史典故为主要内容的蒙学读本。其雏形《蒙养故事》由明代萧良有编成,明末清初杨臣诤将其补充订正为《龙文鞭影》,至清代刘有廉又为之删改增益。书名的寓意是 龙文,良马也,见鞭影则疾驰,不俟驱策而后腾骧也 ,意为儿童读后,自己就知道上进。全书依据二十四史与历代奇闻轶事,汇集上古时期至唐宋元明的上千条古人趣事,种类齐全,不局限于传统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注重故事性、趣味性、文学性,在文体上则四字一句,按平水韵编排,对诗歌写作进行启蒙。读之朗朗上口,是一部好读好背的中国古代典故大全。
《人工智能通识(高中版)》是“清华大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系列”的高中分册,包括人工智能概述、人工智能基础、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前沿四单元。本书着重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基础思想和关键技术的深入理解与应用创新能力,建立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视野。本书既可以作为教师授课的教材或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学生自学的读本。为方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本书配套了完整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方案。本书还配套了实践手册,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以探究小组等形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与创新。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一本就够!本书涵盖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及常考文体,并配有答题公式、案例解析、对点练习、提分策略,是孩子身边得力的阅读理解同步学习及速查指导工具。 本书分为方法篇、实战篇及提升篇。在方法篇中,系统归纳了16大类高频考题答题要点,如:如何理解词句含义、如何概括主要内容、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如何把握文章主旨等,聚焦关键得分点,帮助孩子快速掌握答题技巧;在实战篇中,系统梳理了叙事性文本、说明性文本、议论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古诗文等5大类常考文体答题规律,与方法篇紧密结合,随学随练,巩固学习效果;在提升篇中,从学习策略出发,给出7个提升整体阅读能力的指导建议,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终身受用的阅读力。
跨过渭河,穿过能生长麦子、玉米和水稻的田地,向南很容易找到一个个山丘,那里长满蒲公英和何首乌,那里鸟儿在山谷中对唱,从这座山梁绕到那座山梁。偶尔从山谷深处升起一缕青色的炊烟,炊烟下几间茅屋、一篱菊花,竹窗内几页经书,隐士坐在泉水边的石头上笑谈着松风下山色的变化,松针一样碧绿的泉水上,几卷云升起来……
《你好,二十四节气》一书旨在引导中小学生探索节气文化奥秘,丰富真实的节气生活,为教师提供讲解节气课程的有力工具。本书是其中的上册,共十二个节气。书中节气知识介绍科学严谨,节气体验形式多样,选文选曲经典隽永,插图设计童稚生动。多学科融合,充分体现节气文化的本地化和当代化。当然,本书更多的意义在于,可以让读者在岁时节令的饮食、游戏和习俗里在清明放水、龙舟竞渡、月下团圆、贴春联、赏年画里,体验节令生活的动人与多彩。本书适合中小学生(特别是3~7年级学生)阅读,语文、科学、综合实践等各学科教师可选用,也适合亲子阅读以及对节气文化感兴趣的其他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