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引人入胜且设计精美的图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韵味与魅力。全书精选了16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和端午节等,不仅讲述了这些节日的起源、历史演变,还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传统习俗,如春节的拜年、放鞭炮,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等,相信读者在学习节日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书中特别设置了 古诗词里的节日 和 漫画小剧场 两个板块。前者通过经典古诗词,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节日的美好氛围;后者则以生动有趣的漫画形式,讲述了与节日相关的传说故事,为阅读增添了不少趣味。此外,为了增强互动性,书中还特别设置了 动动手 板块,通过有趣的互动环节,读者能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节日的乐趣。 本书既适合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也适合
本书以中国传统节令习俗主体,采取通俗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片,讲述了中国传统节令习俗、节令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当代汉服的复兴实践情况。书中反映了传统民族服装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将传统服饰、仪、民俗和现代社会相结合,人们通过节日与传统文化发生互动,节日文化成为民族认同与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性载体,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其写作源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中学教育的结合。汉服及仪课程早在2013年即成为北京市西城区后备人才资助计划项目,2014年申请 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研究”课题的子课题“以汉服活动为载体的传统服饰仪文化青少年传承模式研究”并成功立项,该课题于2017年结题,本书为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本书以中国传统节令习俗主体,采取通俗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片,讲述了中国传统节令习俗、节令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当代汉服的复兴实践情况。书中反映了传统民族服装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将传统服饰、仪、民俗和现代社会相结合,人们通过节日与传统文化发生互动,节日文化成为民族认同与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性载体,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其写作源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中学教育的结合。汉服及仪课程早在2013年即成为北京市西城区后备人才资助计划项目,2014年申请 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研究”课题的子课题“以汉服活动为载体的传统服饰仪文化青少年传承模式研究”并成功立项,该课题于2017年结题,本书为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故宫日历· 2025年· 童真版故宫珍宝遇上寻色萌蛇,一场传统色彩与绚丽文物的童真邂逅。 一次为心怀童真、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准备的梦幻之旅。 这不仅是一本日历, 是一扇通往千年智慧与美丽色彩的神奇之门。 2025 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为回应读者对高质量中国传统色彩内容的期盼,故宫出版社与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故宫日历·2025年·童真版》。 本书以童真的视角,深入挖掘故宫中100件文物的色彩故事,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为 3~12岁儿童以及故宫文化爱好者开启一场精彩的“萌蛇寻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