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的兴衰风雨。它邀天集灵,祀先供圣,是敬天畏人的体现,又是礼的表述;是颐养性情、启迪才思的妙物,又是祛疫辟秽、安神正魄的良药。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僧道大德也竞皆用香、爱香、惜香,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上层社会也始终以香为伴,对香推崇有加。 《中国香文化》是*部全面系统地叙述香文化的专著,填补了我国香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本书从香文化的发展史入手,寻觅支撑其不断延续的理论体系,以及香药、香具、诗词文章等香文化的基本内容,比较详尽地梳理出了我国香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自2008年出版以来,深受文化界和香学界的好评。此次出版的《中国香文化(典藏版)》在2008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增删,使叙述脉络更加清晰,语言更加严谨,补充了以前尚未涉及的新内容。而且此次出版是彩色版,书
神游千年,大美敦煌。敦煌研究院出品敦煌日历,2025乙巳蛇年迎新纳吉。甄选收录295幅实景壁画、70幅专家临摹复原作品,从神佛护佑、经变故事,到传统建筑、服饰妆容、世俗生活,收录大量难得一见的未开放洞窟与未公开遗珍素材。菩萨低眉、天王威仪、金刚怒目、伎乐踏歌……看见久已逝去的异域世界,看见繁多人物、富丽场面、瑰丽色彩、纯熟技巧。元旦节,敦煌文献有“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的记载,开年建福,此日金刚萨埵菩萨,传递无坚不摧的力量;上元节(正月十五),敦煌文献记载“灯笼火树,舞席歌筵”,此日《琳琅宝座图》,彩云围绕、飞天散花,彰显繁复华丽;冬至日,敦煌文献中有“阳爻始动,万物生芽”,此日《好友小酌图》,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年末,敦煌文献记载“长至初启,佳节应期”,此日天人头戴宝冠,手举祥瑞花
传统手工艺品源于民间,其精妙皆源自于手工艺者的一颗慧心与一双巧手。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陶瓷、织染、刺绣、编织扎制、漆艺、绘刻、金属加工、印刷、笔墨纸砚、家具制作,门类繁多,丰富多样,让你一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独到魅力与博大精深。
本书是我社《中华传统文化丛书》之一,作者以简练的文笔,加上近百幅图片(另加二维码增加阅读延伸图片资料)生动介绍中国自先秦至清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呈现中国雕塑文化的魅力。书稿叙述兼顾历时的断代雕塑形态与特色,又有共时的中国雕塑文化的内涵。雕塑是人类文化的直接载体,无论是为何种材质或者表现什么内容,都反映的是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作品揭示中国雕塑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构成的完整、独特的文化体系和审美习惯。比如在造型上极力追求神似,其文化内涵既有对天地自然的敬仰,也有严格的礼教礼规与宗教法度。在审美上讲究形神兼备,注重内在情感表达。在表现手段上善于用叙事化的情节制造意境,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气质神韵。
在我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建设进程中,深化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课题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与天地相参,是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从庄子“道法自然,反璞归真”的自然主义和谐到孔孟的“尽心知性”、“与天地参”的伦理主义和谐,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可持续发展本质的涵义与在于通过阐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明确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力,使人类经济活动合乎理性,形成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其突出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文明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被赋予了更为广阔深远的含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无论是精彩绝伦的技艺,还是精雕细琢的手工,都可以进入非遗的候选名单,在历史的长河里,源远流长。邮票对非遗保护的推动作用,在于其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对于普及非遗常识、唤起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推动全社会来关心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方寸天地——邮票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集邮日历用邮票图稿浓缩了中国非物质遗产精髓,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并提炼每个非遗项目的特点,用300多张非遗邮票,一日一图,一图一文,多角度向读者展示东方美学,让读者每翻开新的一页都是惊喜的新一天。
绘画是美的艺术,让生活增添了色彩,令我们不再空洞苍白。 中国历 无数的 画家都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他们不仅画功了得,还将自己的绘画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丰富了中国的画论。北京尚达德 文化发展中心组编的《中国绘画浅话》以各朝代 代表性的画家的其人其事及画作赏析为脉络,在轻松、优美的笔触中,让读者从多种多样的绘画形式和内容中,领会画家所展现的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所倾注于画中的情感追求,从而领悟中国绘画的各种笔法及意蕴。
《赵氏孤儿(京剧电影工程)》由刘晓晨主编。 春秋时,晋灵公宠幸奸臣屠岸贾,丞相赵盾因直言进谏反遭陷害,屠岸贾带人抄斩赵氏满门。赵盾之子赵朔的妻子、晋灵公的妹妹庄姬公主身怀有孕,躲人宫中生下儿子赵武,并把他托付给程婴。屠岸贾搜不出孤儿便要屠杀全国的婴孩。为保忠良之后,程婴用自己的儿子顶替孤儿。十五年后,孤儿长大成人。晋灵公驾崩,大将军魏绛从边关回朝,程婴与他设计锄奸。程婴将赵家冤情绘成图画,向赵武说明他的真实身份。赵武与魏绛联手,诛杀屠岸贾,报仇雪恨。
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活态的,它的传承有赖于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继承、发展、创新和完善,其中时代、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又对它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本书以近代社会转型为大背景,以甬剧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展现曾经活跃在上海、宁波两地的二十余位具有代表性的甬剧传承人的演艺经历、生平主要事迹和他们对剧种发展的贡献,揭示时代和社会变迁对艺人和剧种的深刻影响。从他们的经历和建议中探讨影响剧种生存和发展的深层原因,揭示剧种在传承、嬗变和创新中不断发展的奥秘,从而探寻地方剧种的发展路向,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