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很难写 , 尤其是刀刻甲骨,漆书竹简,不可能像今天用电脑,几分钟就是一大版。故古文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 锺 叔河 积年抄得 短文若干篇,短的标准,是不超过一 百 个汉字,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现从中选出一些,略加疏解,以飨读者。借用郑板桥的一句话: 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
本书专释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以唐开成石经本为底本,参以唐以前的文献、出土文物及石刻中所涉及的相关资料,兼采段玉裁、陈乔枞、皮锡瑞诸家的研究成果,对《尚书》文本详加比勘校订而成。每篇均分校释、今译、讨论三项,几乎巨细无遗地汇集了有关尚书文字考释和专项问题研究方面的成果,堪称今文尚书注释的集成之作和有关尚书问题的百科全书。
《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空间》是一本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策划出版,反映中国传统空间安置文化的原创大众科普图书,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地理学教授周尚意担任主编。本书按照地理学空间等级自高而低的序列,依次分为宇宙、天下、城市、乡村、园林、家庭6个单元、下设20个主题、89个专题。主要展示可以体现为视觉的、物质性的文化景观,如山水、城市、村庄、农田、园林、院落、庙宇等。本书力图透过不同景观的空间形式,展示其背后的地理道理及文化意义,如天人合一、象天法地等。如五岳(中国的五座名山)的位置关系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五行观相关,又如园林中的一池三山设计手法与道家意境有关。同时,为了使内容更丰富,本书中插入了许多相关知识介绍、详细的局部介绍。 《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空间》美观精致,设计巧妙。本书展现形式多
本书收皖人所撰诗话八种,包括朱弁《风月堂诗话》、《白山先生载酒园诗话评》等。
本书收《中衢一勺》三卷,附录四卷,述水利、漕运、盐政;《艺舟双楫》论文四卷,论书二卷,附录三卷,论文辞、书法,其中对于书法提倡碑学,对推动清后期书风的变革有开山之功;《管情三义》赋三卷,诗三卷,词一卷,《浊泉编》一卷,收诗、词、赋;《齐民四术》农三卷,礼三卷,刑二卷,兵四卷,论农、礼、刊、兵。内容丰富,于经济、政治、文学、艺术等多所创见。
《从百草园到八道湾:鲁迅家的细碎往事》 充满烟火味的鲁迅 家事 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 这里没有学术的盖棺定论和大是大非,没有北大的教授和彷徨的斗士,这里只有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的谋生者。 以周氏家族为背景,全景描绘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学业、爱情、婚姻、子女、家庭,从个性分明的角度,用各种行动记录,以及来往信件,加以更为现实化的表达。作者在描述周氏三兄弟故事的时候,着力点更多地偏向于周家女性的心理分析。作者不但对鲁迅出身书香世家的母亲好读小说加以欣赏,也对鲁迅 被包办婚姻 的元配朱安也报以同情,同时,作者还能从 被遗弃 的朱安的角度去看人事纷纭,从嫁到中国的两个日本姐妹的角度去看世事变迁,由此,也表达了作者在夹叙夹议之中,对20世纪30年代种种人世百态的看法,也能更多地引起读者
郭祥正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梅尧臣誉之为 真太白后身 ,有《青山集》三十卷。 本书集其诗1400余首。
本书为黄生著的《唐诗评》、吴修坞著的《唐诗续评》和吴智临著的《唐诗增评》三书合定本。通过对名篇佳作的选评,探讨怎样学习唐诗。遵循 务约、务精、务简易 的原则,力求突出重点,简约精当,举一反三,深入浅出。
中国古代哲学典籍。本称《易》,儒家尊为《易经》。是一部上古占筮用书。书分经、传两部分。经包括64卦卦辞和386爻辞;传是阐述《周易》经文的专著,共7部分计10篇。魏时,王弼将《彖》《象》按64卦拆开,分别配于每卦的卦辞与爻辞之后,又将《文言》拆开,附于《乾》《坤》二卦之后,成为今本《周易》之形式。本书主要以元相台岳氏荆溪家塾刻本《周易正义》为底本,存其经、传之文,去其王弼、韩康伯注。请当代扬州雕版大师影刻成书。 特别说明 :另我社出版了30套珍藏系列大开本《周易》雕版毛边本,在普通本售完的情况下,发毛边本,数量有限,售完为止。
《敬孚类稿》十六卷,为文二百四十三篇,新增集外文七十八篇、诗二首,编为《补遗》,分三卷。为近代以目录校雠著名的大学问家萧穆所撰。本书不仅在目录校勘方面提出了许多规律性的见解,并作了论证与阐述,而且在史志方面,在文学方面,也有许多提要钩玄、言近旨远的论述,足以启人深思,耐人寻味。
刘小新著的《当代文论嬗变》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文学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可能性及其美学路径,包括现实主义的介入方式、现代主义的美学方法、后现代主义的路径等;二是马克思主义对左翼文艺的影响以及左翼文艺介入社会的方式与意义;三是当代台湾的 后学 论争。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是一部通史类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著作,其主要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以朝代的变迁断代,叙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传承。本书以时间线为纵向脉络,以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为横向线索,从中华文化的起源,文化传承的奠基、多形态文化的统一、文化嬗变与动荡以及文化的更新与重建等多个角度重构了中华文明传承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重点强调不同的历史时代中,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突出成就,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历史命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发展动力。本书的出版将填补国内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类图书出版领域的空白。
《田间诗集》于乾隆时被禁毁。直到宣统二年才得以重刻。这本诗集中收录了顺治八年以后钱澄之所作的诗歌作品。诗集得名 田间 ,作者在自序中解释道: 钱子游十年归,归十年始有庐。庐在先人墓旁,废瓜田盈亩为之,环庐田也,故名田间云。
在中国古典戏曲艺术中,昆曲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2001年五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昆曲为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周秦教授及其研究圑队经充分调研,汇集整理近六十年来有遇演出或教学记录的傅统昆腔戏曲共计四百一十一出(折),结为《昆戏集存》一书。全书分为甲、乙、丙三编,陆续出版。《甲编》就四百一十一韵昆腔折子戏精选早出而完备的场上搬演本影印出版,曲词、宫谱、念白、科介悉仍原檬,不作任何校改。所有引用材料标明出处,以便读者查检校核。
本书所收作品多为钱澄之归隐田间的后半生所作,可以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历履交游、政治理想、文学思想、经史观点以及作为明季遗民无法抹煞的遗民心态。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文学巨著。全书分为12卷,收录短篇文言小说491篇。蒲松龄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以隽永之笔、博爱之情,取得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本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