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描写的内容,是追溯从地理大发现到1840年这三百多年里,中国的开放与失败,曾经的盛世到后来的衰败而被动挨打,这个历史期间的客观得失与经验教训。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试探的百年,时间从1516年到1644年,从隆庆开关到明末清初,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也曾经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第二部分是跌宕的百年,时间从1644到1735年,清朝早期的开放如何发展成中期的封闭的。第三部分是锁死在系统中的百年,时间从1735到1840年,这个时期的西方从大航海走向工业革命,而中国却关闭了大门,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亲历记:走向1949》包括:开国大典为何并非十月一日;宋庆龄到底是不是共产党员;毛家湾服务员披露林彪的家庭生活内幕;江青折腾我拍“样板电影”;迎取刘少奇主席骨灰纪实;张学良的中共党员身份考略;胡耀邦向我们三鞠躬。《亲历记:走向1949》是知名历史杂志《炎黄春秋》2000年—2009年十年所刊文章的精编集。《炎黄春秋》被誉为中国当代历史第一刊,自创刊以来,十年总订量已逾500万册,近几年来每期的订阅量高达10万册之多,在国内历史读者群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亲历记:走向1949》集中选取了《炎黄春秋》“亲历记”栏目里的精华篇目,这类文章都是当事人自己亲历、并且自己记录下的活生生的历史。《亲历记》分为两辑:《走向1949》和《1978纪事》,时间跨度从抗日战争之初到改革开放前后,所记录的内容偏重平凡人的视角,但也有对重大人
9787559601551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 部(2021版) 45 北京联合9787559601582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2部(2021版) 45 北京联合9787559601575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3部(2021版) 45 北京联合
书稿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部分沿着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思维逻辑,从不同的文化传统镜像出发,对“文化自信”作语义-精神形态的阐释;第二部分沿着“自信是自卑和自负之间的中道”“文化自信是文化自卑和文化自信之间的中道”的思维理路,对“文化自信”价值-精神形态的诠解,阐发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的深层次诱因,阐明克服或者走出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进而走向文化自信的逻辑迭演;第三、第四部分沿着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原则,自然区分为“中国文化自信的历史精神形态”和“中国文化自信的现实精神形态”两个部分,史实结合,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对我国特别是近代以来文化自信作简要的历史回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或三大来源视角出发,构设新时代重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进路。
9787559601551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 部(2021版) 45 北京联合9787559601582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2部(2021版) 45 北京联合9787559601575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3部(2021版) 45 北京联合
本书1982年由解放军内部出版,受到专业和普通读者欢迎,再版多次,早罄,是由日本军事家堀场一雄利用一手史料和二手资料研究撰写的全面记述和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军事历史著作。作
作者马振犊使用英国国家档案馆“二战”时期中英特务合作档、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宋子文档、台湾地区“大溪档案”,以及大陆多家档案机构珍藏的有关史料,历时十载,潜心钻研,于《国民党特务活动史(修订
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的 笔之作,是一位伟大文学家对人生、社会的 思考和总结。 全书分为三十一章,每章探讨一个专门问题,包括信仰、灵魂、上帝、爱、不平等、暴力、 迷信、真、恶、死、幸福等主题。读者可以用一个月的时间来阅读,每天阅读一章。 托尔斯泰希望尽可能吸收人类思想的精华,因此本书内容庞杂,是各种阅读笔记、警句格言、寓言故事和思想札记等的集成,而写作却如同经书般简洁和朴实,力求“使它们 加简明,使它们适应所有的人,适应每一个人”。 托尔斯泰自身那博大的思想一直统领着全书,在他看来,生与死这些存在于时间之中的东西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如何在现世中做出努力,如何在克服苦难、合弃自我和道德完善中去感受幸福。这就是他指出的“生活之路”。
......
......
“对长时段经济史的研究表明,发达 在过去几百年能实现稳定持续的经济发展,其关键是社会秩序从权利限制秩序演化到权利开放秩序。发展中 的经济波动和不稳定,其根源在于没有建立权利开放秩序的制度基础。”本书由此出发,讨论了 能力、产权、改革、腐败等诸多宏观政治经济问题,力求从制度层面解读现代社会的发展逻辑,从当前和未来中国现代社会秩序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
《广东省环境社会风险治理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将理论创新与治理实践相结合,在对环境社会风险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全面剖析了 外环境社会风险的研究现状、治理经验与典型案例,系统分析了广东省环境社会风险的历史渊源与现状特征、环境社会风险的治理困境、典型案例以及环境社会风险治理体系建设实践, 从环境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环境社会治理格局的角度,提出新时代广东省环境社会风险治理路径转型方向。广东省环境社会风险治理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 性,可为广东省及其他兄弟省份下一阶段环境社会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