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 中原 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 中原的中国 慢慢扩张变成 中国的中国 ,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 东亚的中国 ,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 亚洲的中国 ,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 世界的中国 。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
本书为冯天瑜先生遗作,综合了冯先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统制度和历史研究的心得。本书题作 周制与秦制 ,并不是狭义上 周代的制度 秦代的制度 ,而是指自周代至晚清,历时三千年的周制文化、历时两千年的秦制文化,虽有多种变态、解构,但一直没有缺位于波澜起伏的中国制度历程。在中国制度文化进程中, 周制 秦制 是中国制度文化的一对基本范畴,切近历史枢要。关于选择周制或是秦制,历代朝廷和士大夫都曾争论不休,在秦初、汉初、唐代、明清之际,论战尤其激烈。几千年来的政制实践中,呈现出二制起伏的现象,周制与秦制不断转变,代有轮替。不过,历代帝王术的基旨中,则是霸、王道杂用,儒表法里,阳儒阴法。该书对周制和秦制这两大制度文化遗产的优劣做了简要评述,主张摒弃周制和秦制的负面内容,鉴取其优秀可取之处,同时吸
一部融合军事、历史、政治、外交、传记的巨著 半个多世纪前,朝鲜战争险些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如今真相终于开始浮出水面。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和美国在朝鲜战场短兵相接,也在战略部署和政治外交上展开全面较量。 然而,原本计划三个星期结束的战争,*后竟然持续了三年之久。 朝鲜战争为什么爆发?强大的美国怎样一步步陷入泥潭的? 今天的远东国际局势,在多大程度上依旧受这场战争影响? 朝鲜人民军攻势猛烈,让美军措手不及,节节败退,几乎被赶入日本海。 麦克阿瑟险中求胜,实施仁川登陆计划,一举扭转败局,展开反攻。 战火延烧到中国,形势危急,*力排众议,坚持派兵入朝,战争局势风云突变。 外交策略的失误,政治上的钩心斗角,军事上的盲目自信,对关键情报的漠视 美国政府一系列错误判断,导致精锐部队险些全军
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清史专家林乾继《雍正十三年》之后,围绕 张居正改革 这一影响明中后期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铺陈开来的一部通俗历史叙事作品。 张居正是辅佐万历帝开创 万历新政 的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个性鲜明的改革家,更是彪炳史册名流千古的传奇人物。他登上首辅之位前后理政长达10年之久,其间,他整顿吏治,刷新颓风;整治教育,延揽经邦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开创 一条鞭法 。拯救朱明王朝于将倾之际,不仅延续了明代历史的命脉,更使得万历时期成为大明历史上十分富庶的时代。 张居正思想深邃,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在波谲云诡、风云际会的明代官场中辗转腾挪,终得位极人臣;然而,一朝大权在握,他便开始独断专行,偏信阿谀奉承之徒,引得攀附权势者趋之若骛。权势欲促使其迈向了人生巅峰,也为其身后祸端埋下了重
本书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作者多年来所做的田野调查,主要分析了自清以来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对淮北地区所产生的交互影响,着重考察淮北地区人类活动,特别是政府行为和官僚意志对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的影响。作者分析了治水、漕运和盐务等政策对淮北的地理、河道、水文、物产、民性及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等的塑造、影响及作用。作者所讨论的空间范围,包括苏北、皖北、鲁西南在内的淮河下游地区,分别从漕运、盐业、农业、民生等面描述了淮北社会在中央政府基于政治权力的实际运作下,如何从唐宋时代的鱼米之乡演变为后来的穷乡瘠壤。除此之外,本书还对上述这一时期淮北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衰变及平民的生活状态也做了细致地考察和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清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在 顾全大局 的政治思维下所制定的政策对淮北地区的
在本书中,汤因比列举了世界历史上的二十余种存活或已经死亡的文明形态,并对它们的各自发展作了综合比较,他认为,文化是通过对环境的 挑战 的应战所遭受的考验而产生的;文化的生长是由那些 退隐 和 复出 的少数伟大人物的历史活动所决定的;文化的衰落来自于少数创造者丧失了创造能力,多数人相应地不再支持与模仿,整个社会失去了新的应战能力;文明的解体在于社会体系和灵魂的分裂。本书破除了西方中心论和单一历史线性发展的史观,在西方历史哲学著作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本书带领读者穿越到人类早期文明国家形成的历史,著名考古学家、牛津大学教授巴里 坎利夫爵士盛赞本书: 历史就应该这么写! 这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政治学家、人类学家詹姆斯 C.斯科特的著作,全书以大历史的纵横视野探究了人类社会早期国家的深层历史,主要关注两河流域也即美索不达米亚的初民国家,必要时也纳入了对古埃及文明和古代中国的比较分析。这是斯科特集毕生功力,综合考古学、生物学、环境史、人口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所写作的人类早期国家的文明史。本书既有跨越数千年、游走多个人类早期文明的恢弘视野,同时又随处可见严谨、细致、令读者拍案叫绝的分析,对人类早期国家的形成这个文明史的大问题,书中提出了若干极具颠覆性的观点,并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论证。
《革命的年代:1789 1848》是霍布斯鲍姆 年代四部曲 的*部。 词汇经常是比文献更响亮的时代证言。1789年至1848年, 工业 中产阶级 工人阶级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民族 统计学 新闻出版 等词被发明出来,或者被赋予其现代意义。而这一切新事物、新观念产生的动力就是所谓的 双元革命 英国*次工业革命和法国、美国的政治革命。前者在资本主义不断追求经济成长与全球扩张的带动下,创造了具有无限潜力的生产制度;后者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公共制度的主要模型。 霍布斯鲍姆在本书中紧紧扣住 双元革命 在历史上的突破性角色来讲述现代社会的发端,并阐释其背后的历史逻辑,希望帮助读者们理解世界是如何以及为何会变成今天的面貌,而它又将走向何方。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 《太阳底
《东晋门阀政治》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政治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深入探索,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仅存东晋一朝;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与皇权共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与过渡性。本书以江左几家侨性士族与司马皇权结合的历史兴衰为线索,从政治史角度对我国中古政治史中"东晋门阀政治"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独特考察。
政治领袖压制真相;民族主义者虚构神话;历史学者试图总结模式;谁真正拥有历史? 牛津大学史学名家玛格丽特 麦克米伦从历史和集体记忆、个人认同、国族主义、记忆与遗忘、专业史家的职责等面向切入,剖析人们如何利用历史来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和想象未来。她提醒我们,历史往往是一个陌生的国家,重新审视对历史的理解,避免在思维上落入太过常见的陷阱,甚至成为牺牲品。 麦克米伦是以研究国际关系史著称的史学名家,她在本书中撷取近现代人物史事,从罗伯斯庇尔、希特勒、丘吉尔到克林顿和小布什,皆是引领一时风骚的政治外交巨子,本书是其浸润在政治外交领域笔耕多年的心得集成,展现了她非一般历史学者所能及的国际视野。其文字精辟、诙谐、雄辩有力,本书可说是一份历史如何被扭曲、美化和政治化的*总结。
《历史意识的维度》汇集了雷蒙 阿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写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两种历史:一种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历史,另一种则是我们思索的历史。作者旨在清楚地说明有关历史知识的诸多问题,与有关历史中存在的那些问题之间有何联系,试图通过参照当下时代的主要特征,来理解我们的历史意识。如果将《历史意识的维度》当作雷蒙 阿隆1938年博士论文《历史哲学导论》的延续的话,我们可以说,它实现了相对于这篇论文的转向。而阿隆对于历史学家的讨论也许构成了《历史意识的维度》一书zui有吸引力的方面,并在诸多方面预告了之后将要出版的《回忆录》。
历史的镜像 丛书中多本都横跨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年的人类发展史,将具体的故事放置在大历史背景下梳理、分析,从人性、文明等出发,关注治乱兴衰、人类未来等大局,与现实联系紧密,充满人文关怀,对现实有很强的指引作用。《西方将主宰多久》为国人理解东方的近代沉寂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勾勒东西方融合的未来;《文明的度量》《人类的演变》《战争》,界定了文明与暴力、价值观与进化,观望全人类发展;《梦游者》《未终结的帝国》《欧洲》聚焦欧洲大陆,引导读者反思现在欧洲危机及其带给世界的动荡;《权力的艺术》《谁将主宰世界》揭示了人类对权力、国家利益的追求和推动;《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则另类思考历史整体走向。全套书融合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生物、心理、考古、人类学等学科,内容广博,启发多元思考。
从1853年马修 佩里的黑船驶入江户湾,结束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到在美国的监管下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展,并于1964年成功举办东京奥运的现代国家,日本不过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本睿智、优美而精简的书中,伊恩 布鲁玛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细腻考察,清晰地呈现日本历经的种种重大事件及相继而来的转变,从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日俄战争、侵华战争、东京审判,一直到美国接管及东京奥运。布鲁玛深刻地探讨日本社会思想、政治秩序和经济生活等各个面向,并以独到和客观的视角解释日本如何经历这些戏剧性的巨变及伴随的战争与变革,*后从一个小小封闭的传统岛国一跃成为牵动东亚乃至世界的现代国家。
不少人以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已无多少剩义可探寻,其实对那场在北京的学生运动与其他地方的呼应,哪怕是活动的具体经过,其参与者、反对者和旁观者的言与行,我们的了解都还不能说充足,更不用说广义的五四了。可以说,五四的历史和历史中的五四,没弄清楚的具体内容都还不少。正因此,我们对五四运动究竟在何种程度上书写了历史、影响了后人,仍缺乏深入的体悟,毕竟那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冲突和激情的时代,发生在当时的任何事情,多少都带有时代的烙印。五四运动本身,也特别需要作为一个充满了矛盾、冲突和激情的丰富的历史活动来理解和认识。,本书是作者专注于此项研究多年、纪念五四运动的论著。
本书是近年来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新作,作者在世界史与全球史的视野下,重点描绘了由成吉思汗推动的欧亚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国陆续崩解后,一个新的欧亚世界的产生过程。在蒙古统治者的强制推动下,东西方之间开始了互相交流的过程,在 蒙古治世 之下孕育出了崭新的欧亚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过去被视为毁灭文明世界的蛮族形象得到了修正。
在创造历史的人当中,除政治家、士大夫、学者等大人物外,还有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中国的大门更全面地向世界打开之前,珠三角及澳门地区,作为与资本主义时代的西方国家有着长达近三百年交往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许多市井小人物,已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西方人有非常广泛和深入的交往。他们为了谋生,以种种方式,从事着与西方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职业,让他们有需要也有机会从西方人那里学习一套新的知识、技能、词汇和语言,他们的世界与世界观,也随着数百年来发生的政治与社会变迁而有所改变。
本书以成立于汉,并*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书中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 以德取人 、 以能取人 、 以文取人 及 以名取人 、 以族取人 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历史人类学的英文名称为Historical Anthropology。历史学是其学科本位,概括来说,是借鉴人类学家参与观察的方法,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以对传统史料的掌握为基础,搜罗地方文献,族谱、碑刻、契约、文书、仪式、传说 试图从对具体语境的文本的阐释中,尝试对一统的中国文化中存在的地域差异进行解释,说明一个个的 地方 是何时、如何被整合进统一的中国的。具体地讲,历史人类学的学术史、基本概念究竟是什么,是如何实践的,是非常有必要介绍给大家的。本书从这三方面进行论述,试图让大家对历史人类学有一个宏观把握。
.
《言不必称希腊》包括 旅行现场引发的疑问 和 源远流长的西方历史、考古和文物造假 两个部分的内容,通过大量图片 以图证史 ,对自19世纪以来形成的所谓西方文明史提出全面、系统的质疑。作者认为,西方社会长时间持续不断地、成体系地历史造假、考古造假和文物造假,虚构古希腊、古埃及、古两河流域和古印度文明,将这个 三条河文明 推到比中华文明更古老的地位,同时在美洲也布置 古代文明 的迷魂阵,目的就是贬低、矮化中华文明的历史,可谓 历史的阴谋 。 作者指出,现今教科书所描述的世界文明史,完全是19世纪西方中心论的产物,充满了虚构和伪造。这部伪史处心积虑地遮蔽中华文明的光辉,造成现代中国人深度的文化自卑,阻碍中华民族走向文化复兴,必须予以揭示。 《光从中华来》用10个主题内容和大量图片,论证了中华文明西传波斯
海外华人群体的数量大约在2500万到3000万之间,他们到海外去冒险、确立了海外移民群体的基本价值观,但还从来没有一本书对2000年的华人历史进行概括性考察。 数个世纪政府都禁止民众抛开故土到海外谋生, 落叶归根 的华人起初是商人,后来是农民和劳工,再后来他们开辟了新的谋生手段。 寓居 的方式意味着只是暂时离家,依然在政府的管辖之内。 今天海外华人面对的挑战是在一个愈加认同多元文化的世界中,找到 自我 ,不再在 被同化 与 落叶归根 之间纠结。
一本实地考察、精准复原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经典路线的历史纪行作品。 用重走求真,以行动求实,复旦教授带你走过这条人人知道但从未真正了解的亚欧古道。 复旦大学教授侯杨方在对《史记》《汉书》《大唐西域记》等历史资料解读、研究的基础上,以历时10年、超过20次、累计行程3万公里重走丝绸之路的经历,采集地理位置、路线轨迹及影像资料,精准复原历史上多条丝绸之路路线,包括张骞通西域、玄奘取经、高仙芝远征以及斯坦因等探险家的路线,精确定位了多个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标,包括汉唐两座玉门关、唐代剑末谷、青山岭、公主堡以及玄奘曾经过的中亚 铁门 等,让读者通过精准的复原地图、知识性的文字、来自现场的照片,领略真正丝绸之路的魅力。
本书论述一个清史研究领域的问题,即秘密为什么之于 秘密会社 重要?有学者认为秘密像血缘,捆绑住参与者。本书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秘密与血缘有所分别,血缘不会因为扩散而冲淡,反之,秘密则随着扩散,越不秘密。因此,本书认为秘密会社不在于真正有多少秘密,而在于秘密的传播本身才是秘密会社生存的标签。
中国古代帝国持续存在的君臣关系可细分为礼仪型与信-任型两类,后者亦是历史中 结构性的存在 ,围绕它反复出现的言行构成历史中*为活跃与能动的力量。本文以西汉为例,具体到每个皇帝统治考察围绕此关系产生的建立、维持、废止与重构的过程,解释了此关系长存的背景与动因、来源与根基,以及此关系所激发的君臣言行如何引领西汉历史。文中力图围绕日常互动中呈现的君臣关系,重返历史现场,捕捉当时人的不同感觉,重新梳理西汉历史。尝试从 关系过程 与 关系的关系 两个角度增加一种认识中国历史的新思路,为超越史学中碎片化的实证研究与抽象的结构分析及两者间的疏离与对立提供一种可能的出路。这是一项参照社会学、人类学展开的具体历史研究。
田赋是清朝的 维正之供 ,关系国计民生甚钜:它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也是民众*重要的赋税负担。康熙末年的 永不加赋 与雍正年间的 耗羡归公 ,使得田赋收入的规模相对固定。在高度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下,地方政府如何从田赋等收入筹措经费,以应对18世纪中期以降日益增加的开支,这对当日之吏治民生又有何种影响。咸同年间以来,清朝的财政收支结构发生剧变,各省督抚如何在田赋收入中做出相应的调适,始终维持实物形式的漕粮又如何走向货币化、市场化。本研究将依据大量的清代档案、政书、文集、方志史料,贯通 古代 与 近代 ,结合制度描述与定量分析,对以上问题进行坚实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