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10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两宋烽烟录:宋蒙辽金西夏和战实录(1-4卷) 中华书局
    •   ( 1 条评论 )
    • 顾宏义 /2025-04-01/ 中华书局
    • 《两宋烽烟录:第四卷十三世纪宋蒙(元)和战实录精》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四卷。自1234年宋蒙联军攻灭金朝,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败亡,宋、蒙(元)之间的战事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本书以宋蒙(元)之和战为主线,旁及蒙古崛起、西夏灭亡、蒙古西征、宋蒙联盟灭金、蒙古汗位争夺等支线,全景式展现了十三世纪两大政权的军事对抗与政治博弈,既是对传统宋元战争叙事的深化与拓展,也是中国军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 ¥230 ¥382 折扣:6折
    •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全六册):日本《史记》学研究双子星
    •   ( 1 条评论 )
    • (日)水泽利忠|整理:杨海峥 /2024-04-01/ 上海古籍
    •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由日本学者水泽利忠著成,共一百三十卷,是对《史记会注考证》 全面的补充校订和总结性的研究成果。《史记会注考证》是继三家注后对《史记》的大规模整理与研究,对文本注释和史事考辨有集大成之功,成果斐然。但其在资料蒐集、文字训诂、底本选择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便针对其不足而撰。 水泽利忠是日本 汉学家,他以《史记会注考证》为底本,对《史记》正文及三家注进行了缜密的比勘和校订。该书补充大量《史记会注考证》没有采用的校雠资料,将中、日所藏《史记》古抄本及各种有代表性的刻本几乎全部囊括。书末附录了水泽利忠《 文献学研究》,这也是此部专著的 翻译。其对日本所藏《史记》古写本和刻本有详细的解说,对宋代以来的各种《史记》版本多有论述,澄清其系统和源流

    • ¥401.92 ¥628 折扣:6.4折
    • 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国(文史卷)
    •   ( 3 条评论 )
    • 葛铁鹰 译 /2024-03-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辑录阿拉伯文史类古籍中关于中国的记载,主要包括辞书、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作者通过对公元8世纪至19世纪50余部阿拉伯古籍中关于中国的记载进行全面翻译、梳理和研究,力图从中寻找阿拉伯人关于中国 早的文字记载,使读者 加客观、真实地了解自古以来阿拉伯人的整体中国观,了解他们对中国认知的变化过程。对于深化中国和阿拉伯 间的相互理解、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强化中阿文明的互学互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09.02 ¥158 折扣:6.9折
    •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全六册):日本《史记》学研究双子星
    •   ( 2 条评论 )
    • /2024-04-01/ 上海古籍
    •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由日本学者水泽利忠著成,共一百三十卷,是对《史记会注考证》 全面的补充校订和总结性的研究成果。《史记会注考证》是继三家注后对《史记》的大规模整理与研究,对文本注释和史事考辨有集大成之功,成果斐然。但其在资料蒐集、文字训诂、底本选择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便针对其不足而撰。 水泽利忠是日本 汉学家,他以《史记会注考证》为底本,对《史记》正文及三家注进行了缜密的比勘和校订。该书补充大量《史记会注考证》没有采用的校雠资料,将中、日所藏《史记》古抄本及各种有代表性的刻本几乎全部囊括。书末附录了水泽利忠《 文献学研究》,这也是此部专著的 翻译。其对日本所藏《史记》古写本和刻本有详细的解说,对宋代以来的各种《史记》版本多有论述,澄清其系统和源流

    • ¥405 ¥628 折扣:6.4折
    • 中国古代村落形态研究
    •   ( 6 条评论 )
    • 马新 /2020-12-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古代村落形态研究》对中国古代村落的产生、早期村落的形态、村落形态的演进规律、村落的外在空间结构等方面做了认真、系统的分析研究,在村落的发生、村落与王朝运转的关系、村落的类型划分与形态进展、村落内部的组织权力结构等很多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于中国古代村落形态研究的框架体系与理论体系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是 对中国古代村落发展史做整体研究的专著。

    • ¥124.2 ¥180 折扣:6.9折
    • 中华帝国晚期的大众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59 条评论 )
    • 无 /2022-04-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史学的研究取向发生了变化。年鉴学派史学家们放弃传统年鉴学派对经济、社会和变化的研究,不再支持总体史学,他们收编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把注意力转向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边缘和公认价值的负面上,如巫师、离经叛道者等边缘人,到了80年代更转向了视个人为研究主体,以政治、饮食、服装、日常语言、身体等为研究主题的新文化史。《中华帝国晚期的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一书便是这次史学“文化转向”所影响的产物。

    • ¥105 ¥168 折扣:6.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