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十六国纷乱局面的拓跋鲜卑,是怎样从落后状态乘时崛起,担当了开启北朝,从而孕育隋唐的历史任务?本书作者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但他不是在传统北魏史的框架内,而是以北魏建国之前的代北时期为焦点、包括北魏时期的框架内,去探求拓跋部所体现的历史意义。他以敏锐深邃的史学眼光,论证了拓跋在与代北乌桓共生的百余年中发育成长,并从此积累了经验和力量。拓跋珪用野蛮手段建立残酷悖伦的子贵母死制度,暴力离散母族、妻族部落组织,巩固了拓跋君权和北魏政权,把拓跋部落联盟带进文明社会,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拓跋珪的野蛮手段使拓跋部承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也留下了后遗症,以致后人不知道把拓跋史诗中充满野性的历史素材如何裁剪成皇帝认可的体面的国史。北魏国史大狱之兴以及北魏史学不振,根源盖出于此。书中发表“猗卢之
《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辑录了田余庆先生在书名断代范围之内的十九篇文章。这些文章,如《说张楚》、《论轮台诏》等,一般写在1979-1989年之间,少数文章定稿稍晚一点,但内容是在这十年之中酝酿的。有两篇写得较早,即《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与其他文章在观点上有承袭或照应之处,所以经删节后也选收进来了。最后两篇文章,即《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和《消除“代沟”,共同前进》,则是为了保存转折时期思想的一点陈迹,纪念上世纪那个“活泼泼”的八十年代,而收录进来。
中国如何成为中国?它的认同基础是血缘,国界,还是文化?刀剑划开疆界,衣食却互相流通;儒家、佛教、道教混合;民族融汇……这些原本散漫复杂的文化,如何逐渐汇流并形塑出一个叫“中国/华夏”的国家?今后,这一共同体还能吸引原来成员的后代,继续被认同为身心归属吗? 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全书没有铺陈细节,没有繁琐论证,以大历史视野,选择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点,来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面貌。在全球化时代,如能审察自己的族群认同原则,就不会轻易被偏狭的族群狂傲挟持,迷失方向。
......
" 司马光以十九年之久,合三四人之力,撰成巨著《资治通鉴》。其用力之勤、网罗之富、取舍之慎、叙事之明、议论之精,为后世所称道,遂成一专门之 通鉴学 。 本书为近代 通鉴学 集大成之作。作者先上溯编年体史书之源,进述《通鉴》之编纂经过、助修诸人与编集程法,再论《通鉴》之史源、史学、书法,及其枝属与后继。*后,在全面总结《通鉴》得失的基础上,提出编年史改造方案。作者既存旧学之根底,而无其偏狭迂执,又得新学之神髓,而未尝苛求古人。全书述论精到,不拘囿固见,不强辟新说,多为史家持正之谈。 "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青椒之困”——当年轻博士顺利毕业,走上讲台正试图大干一场时,猛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兼职的讲课机器——捧着早已被规划好的课程大纲教授通识课程,照本宣科下拿着居于大力度优惠水平线的时薪,按课缔结的一纸合约无法给出任何保障——非升即走是常态,而长聘教职则遥不可及。 数以百万计的名校博士以“兼职教师”的头衔为开端,走入了高等教育“按需而定”的新生态循环,能否在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获得长聘,他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作者赫布·柴尔德里斯自身即是一位徘徊在象牙塔和学术流水线之间的失意博士,他以最切身的经历为我们带来了最真实的观察。
许倬云教授以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着“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本书的结构体例、行文风格,均属于“大历史”的范畴,没有铺陈细节,也没有繁琐的论证,而是选择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点,以及相互间的互动,来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面貌,其中多有令人击节的真知灼见,也不时流露出作者对中国文化和当代社会的深切关怀。
唐宋之际,人们观念中的幽冥世界衍生出金融和信用功能,寿生寄库信仰开始兴起,并成为10世纪以后中国人理解生命、疾病、死亡及身后世界的一种新方式。本书利用出土文献、造像碑刻结合传世文献,深入讨论寿生寄库信仰的起源、流传与影响,辨析寿生寄库信仰对现实世界的种种反应投射,以及信仰中体现的平等、契约精神、个人主义等观念,力图从幽冥观念的变化中观察现实社会的变革。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有一句名言:“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本书所涉及的,就是“其表在政”的部分,包括近代的制度、人物与史事,它们是世运盛衰的直接表征。书中收录的20篇文字,内容跨度百余年,从嘉道年间到1919年底,阐释晚清君主的早朝、召见活动时君臣的互动、中枢机构的运作、皇帝如何批示文书、官场的机密通信,尝试从制度的视角,重新解释影响历史走向的诸多政治事件,包括辛酉政变、皇族内阁、清帝退位、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权继承,也勾勒了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驻美公使陈兰彬、驻英公使汪大燮、风云人物康有为、外交总长陆徵祥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揭示这些人所熟悉的史事、人物背后一些幽微的线索,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本书考察中国古代平民(普通民户)住宅的建筑、用地、形制、基本结构及其演变过程,特别是平民住宅的基本形式“一堂二内”(“一宇二内”“一明二暗”)与院落的形成、演变,着意观察贫民住宅的区域差异与贫富差别,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平民百姓住宅的基本形式、居住条件及其变化进行总结归纳,目的在于分析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变动特别是王朝国家的政策变动、文化传统等因素对于民众居住方式的影响或制约,探究居住空间及其变化的社会根源与影响。
知识的历史是什么?这本引人入胜的小书揭示了知识史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与科学史、思想史、知识社会学和文化史的区别。著名文化史家彼得·伯克首先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印度、东亚、欧洲、美洲和伊斯兰世界)广泛撷取范例,讨论该领域学者最关注的核心概念,继而梳理了"信息"转变为"知识"的"加工"过程,最后指出了当前该学科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尝试为之提供解决的方案。本书对于所有学习历史和人文学科的学生,以及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都是的。
都察院是明王朝的中央监察机构,在明代政治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根据都察院组织机构比较松散,各主要类别官员之间关系不紧密、具有较强独立性的特点,分“都御史”“监察御史”上下两编进行具体讨论。
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成就辉煌,名家辈出,研究方法多样而新颖,发展阶段清楚,高峰迭现。本书系首次对于这一重要学术领域作系统的梳理、深层次的开掘,并从中西学术交流的高度予以科学的说明和理论的总结,标志着对20世纪学术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作者认真地紬绎了数以百计的有关20世纪考证学者有价值的论著,重新审视了大量的有关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20世纪历史考证学形成的条件;分别探讨了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顾颉刚、傅斯年,以及孟森、吕思勉、岑仲勉、钱穆、汤用彤、徐旭生、陈梦家、徐中舒、谭其骧、唐长孺等考证名家的成就,评价他们在20世纪学术史上的地位;同时,首次做到将1949年以后中国台湾、香港历史考证学名家置于20世纪中 国史学研究的总题目
通过多年来自己在社会文化史领域中的研习和对这些个案的探索,更为感触良深的是,若能跳脱以往过于关注直接关乎社会经济发展的宏大主题、热衷宏大叙述的思维,将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拉回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中来,真正将生命置于历史研究的中心,立足生命并透过生命来探究历史的状貌和演变脉络,那一定可以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历史面相,让我们可以更深入细致地观察到生命历程与体验,并书写出更接地气、更具情理也更能激活读者内心的记忆、体验与经验的历史。
历史社会学关心的都是“大问题”,诸如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非西方世界在“西方崛起”的压力下“被动”现代化的不同路径,环境、技术、人口、战争和流行病等因素对长时距历史发展形态的影响,等等,对理解和改善人类的当前生存条件具有重大意义、对理解当下世界局势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议题。本书主编赵鼎新近几十年一直从事历史社会学研究,也正逐步在国内推广历史社会学研究,《历史与变革》系列书目正是赵鼎新及其团队得以密集呈现之前的研究积累,同时不断推广、发展现有研究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历史与变革》不仅仅是一个具有很高学术价值、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学杂志,更是一个能探讨各种历史和现实大议题和重大方法论问题的、具有很高专业水准的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历史与变革》倡导通过广泛和开放性的交流和讨论,确立具有中国特色、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民间社会在这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也产生了诸多的变化。本书从基层社会的角度,探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民间基层社会的变化,以及民间信仰演变的特征。通过这一探索,相信对于深入了解明清以来江南地区的历史沿革,以及对于当前江南地区现代化经济的迅猛发展,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借鉴意义。
周遭的危险和不确定性,随时可能袭击我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可以在一瞬间改变人生。当任何一种灾难夺走我们所珍视之物,并摧毁我们对自身命运的掌控感时,我们会产生深切的焦虑和生存恐惧。 这是一本关于个体和集体如何应对危机和不确定性的著作。历史学家鲁伊斯从心理史学入手,探讨“中世纪没落时期”的人们如何回应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面对掌控的局限性所产生的深切的缺陷感和生存恐惧,有人转向 谋求解释,有人拥抱无处不在的消费文化,有人沉迷转瞬即逝的快乐……他们为伤害和恐惧寻找慰藉。 本书择取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事件,将其与文学典故、个人反思相结合,探求西方社会的男人和女人如何赋予人类痛苦和苦难经历以深刻的意义。
本书为贵州大学人才引进项目成果,是 部较为系统的贵州近代史学史专著,考察了清季民国时期,贵州史学发展的情况及其近现代化历程。内容涵盖辛亥革命时期贵州“新史学”;军阀统治时期贵州当代史、专门史研究;全面抗战时期的战时史学、地方史及民族史研究;解放战争时期贵州高校史学研究;杰出文化企业贵阳文通书局对史学进步作出的贡献;贵州地方志的撰述情况。作为区域性地方性的清季民国贵州史学研究,有助于深化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同时,对于全面了解贵州史学发展历程,促进贵州当下史学的发展,有其学术价值。
历史知识的客观性问题,是史学理论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和各种理论范式中一直关注的核心问题,本书是有关新实用主义对历史客观性进行 论证的一项考察和研究,是近几年 史学理论界就这一论题所作的难得的很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作者将具体研究对象置于 广泛的学术史脉络和关键性理论问题论争谱系中来加以考察,一方面梳理了英语世界史学理论领域在历史知识客观性问题上的发展线索,另一方面又贴近学术前沿,考察了新实用主义路向在这一问题上取得的进展和可能的得失。这一研究,既有助于我国学界 清晰深入地了解英语学界在史学理论这一核心问题上的由来与进展,又为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契机。
《古代希腊罗马和古代中国史学:比较视野下的探究》收录了德国古典学大师、德累斯顿大学穆启乐教授关于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史学的比较研究的论文,由复旦大学历史系黄洋教授编撰而成。上篇集中探讨“希腊罗马和中国古代史学的比较观察”“古代希腊、罗马和中国史学中的认知视域与社会功用”“古代希腊、罗马和中国史学中的政治组织与人的行为”“古代罗马的‘史学’问题”“塔西佗(及李维)与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塔西佗和司马迁:个人经历与历史视角”“古代中国和罗马史学中行为与后果的关联”等论题;下篇收录了作者对史学比较研究的理论反思,包含了“司马迁和他的西方同行:论描述的类型”“导向性和基于事实的知识”“古代史学之比较”“一个欧洲学者眼中的雷海宗”等相关主题。
这是一部关于历史是如何诞生的现代JINGDIAN著作。 如果福柯、霍华德·津恩一起写了本书,可能就是这本《沉默的过去》了。 要是航海家哥伦布还活着,他可能会对当今举办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庆祝活动笑掉大牙。而林肯恐怕也不能单纯承认他是一个纯粹的奴隶制度的反对者。这是一段盘根错节的历史诞生的过程。 一直以来我们坚信不疑的历史,到底是人类曾经实实在在走过的路,还是杜撰出来的故事?历史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各方力量又是如何在历史的制作和记录中运作的?如果历史只不过是获胜者讲述的故事,他们是如何赢得胜利的呢?为什么赢家们讲述的故事却不尽相同?我们该如何识别被共识掩盖的相互冲突的历史? 作者的观点远远 了“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陈词滥调。作者通过讲述海地革命的故事,以及不同 举办哥伦布登陆纪念
本书是有关中国民间信仰在日本德川时代本土化的开拓性研究。通过对“圣帝明君”“文武二圣”及“守护神灵”这三大范畴中八位“汉神”(伏羲、神农、大禹、孔子、关羽、妈祖、石敢当、钟馗)的个案考察,探讨中国民间信仰如何在近世日本入乡随俗,并产生跟中国不同的形象、传说、文学、祭祀形态及文艺表现。这些渡海东迁的“汉神”虽然保留了中国的名字,但他们的形象及精神已逐渐本土化,纷纷被纳入日本民俗传承及宗教系统,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