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各卷由知名学者主编,卷内各章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在历史研究的角度、领域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两卷都有所论述时期和课题和详尽书目;并有书目介绍,评述各章有关的资料和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已出的《剑桥中国史》的其他中译本有秦汉卷、隋唐卷、辽西夏金元史卷、明代卷、晚清两卷、*史上下两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下两卷,丛书各卷皆由国外知名学者担当主编,卷内各章节亦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并注意吸收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 《剑桥中国秦汉史》,原为费正清、崔瑞德共任全书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的第1卷,于1986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剑桥中国史》不是按卷次先后印行的,在这卷之前,第10、11和3卷业已先后问世,并且已经由
《资治通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著作,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记录了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的宏大历史,并以史料分析帝王人臣的品德善恶,治国理政的政策得失,总结王朝更替的经验教训,被视为古代君臣士人的治世教科书,历代学者如王应麟、胡三省、顾炎武、王夫之、梁启超等,都对《通鉴》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予至高评价。即使在现当代,《通鉴》也有重大影响,一生对历史研究孜孜以求的毛泽东,所读历史典籍的规模之巨难以统计,但他为钟情的还是《资治通鉴》,反复研究、批注、阅读达17遍之多。 由于《资治通鉴》为文言文,现代人阅读多有不便,1983 1993年,柏杨倾注十年,将《通鉴》全书翻译为白话文,使得原本晦涩难解的文言文《资治通鉴》,从此有了平易可亲的一面。柏杨在翻译《资治通鉴》时,还从现代多元文化背
《杨奎松著作集:革命》囊括很好的中国现当代史研究学者杨奎松教授研究中国现代革命的四本经典著作,精装套封配以珍贵插图。作者精心校订文字,并撰写长篇新序。 在这套集子中辑录的四种专著,围绕的都是一个核心问题,即二十世纪前半期发生的中国革命。《“中间地带”的革命》和《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着重讨论的是中共革命的国际背景,尤其是受到俄国革命,亦即受到强邻苏联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问题。前者侧重于宏观线索的梳理与解读,后者侧重于说明个人在其中的经历与作用。《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和《西安事变新探》,着重讨论的是中国近代两大革命党,即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大陆近三十年分分合合及胜负较量的问题。前者侧重于国民党与共产党关系总体变化的解读,后者侧重于国共关系史中影响重大的事件说明。
故宫无与伦比的宫殿气象,历经600年风霜,依旧熠熠生辉。故宫的建筑、藏品、人物三者及其他元素的互动、演绎,成为故宫600年的历史。本书共100讲,分六个章节,以时间为经线,以故宫为场景,将大故宫600年历史从头细细道来,分别讲述明代故宫、清代故宫、民国故宫和新中国故宫四个时期的历史。 原作销量40万册的珍藏版,本次调整为大开本全一册,进一步全面完善书中文字,保持经典版本、经典设计,精雕细琢,全新亮相!随书彩插《十二美人图》《朱瞻基行乐图》,附赠的明清皇帝档案,便于读者翻阅、携带。
本书为《剑桥中国秦汉史》的后续研究成果,是对以往中国秦汉史研究的有益补充。与《剑桥中国秦汉史》不同的是,本书并没有按照秦汉历史脉络进行论述,而是主要利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考古资料,从广义的政治文化史角度,分“考古”“行政”“技术”“辞章”四部分对秦汉史中的墓葬、城市生活、出土医术、阴阳五行等议题做了颇具新意的专题研究。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戴梅可,与英国著名汉学家鲁惟一召集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的学者,通过跨文化比较以及对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仔细考察,就以前相对研究较少的领域,诸如性别、科学史和辞章文体等方面提出新的见解;同时也对相对成熟的佛教、道教、法律研究和社会史等领域做了不同于以往的论述。
......
这是一部史实之外,更有“人性”与“趣味”的中国通史。通过对于“人性”的理解,填补史书记载的缝隙,让人物变得鲜活而自然,让“不可理喻”的史事变得可以理解,让读史变得快乐。作者以两百个篇章,细致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文化与思想,不止步于历史事实的浅显叙述,对于影响深远的制度等,也有生动而深入的介绍,有趣而不猎奇,努力以温情与敬意,呈现这一延绵五千年而从未断绝的伟大乐章。
一部阐述20世纪百年中国复兴之路的经典历史著作。 全书共为4卷,达百万余字。这部皇皇巨著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写起,历经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以及新中国建立后大大小小的社会运动、政治风波,及至2000年的中国。 此次增订版,作者对原书做了修订外,还收录了齐世荣、李文海、罗志田、王奇生、杨奎松、黄道炫、程中原、周溯源八位历史名家对此书的精彩评论,对广大读者充分理解此书的精髓起到引导作用。
来自6000千年前的陶罐,彰显着新石器时代工匠出色的陶冶工艺;一组陶制墓柱,投射了安定富庶的汉代社会“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异域主题的唐代旧器,则是盛唐时期繁荣的商品贸易与文化融合的产物……《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有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汉学家霍吉淑撰写,以承载着文明印记的文物为基点,透视其背后社会的人、事、时、地。有别于一般的宏观讲述,以物为线,从石器时代到现代中国,诠释数千年的文明脉络。
《山海经》是一部囊括万有的宇宙图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堪称一部上古自然知识与文化记忆的宝库。经文记录的众多山川、方国、丘墟地名,作为先民铭写于大地之上永不磨灭的历史印记,凝聚了极为丰富的上古历史、地理和宗教文化记忆。它们组合为一幅山川与都邑并陈、时间与空间交错的地图,指引着我们穿越时光之门,回到那个众神守护山川、大地与星空交映、华夏与万国杂然并存的历史图景。借助《山海经》地理空间的重建,让我们重新回到历史曙光初启的“前华夏”世界。
通过对横跨元明清三代、千余种科举相关史料的研究分析,艾尔曼教授探讨了1315—1905年间作为晚期帝制中国历为重要的科举制度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多重面向。艾尔曼对科举制度的探讨修正了很多我们先前对于这一考试体系实际运作过程的看法,其中既有对科举作为政治和文化组织运作的分析,也有对科举在被现代改革者们无情废止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法预料之社会后果的反思,同时深入解读了科举作为一套历时久远、运作成熟的制度的历史意义。
钱穆是我国有名的国学大师。其所著《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内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二十世纪中叶之中国历史的演变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的状况及其相互影响。全书力求通贯,便于读者理解中国历史上治乱盛衰的原因和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根据。《国史大纲(上下册)(中华现代学术名著1)》代表了他对中国通史的研究成果,与其专题史研究相得益彰、相互发明。通过该书,我们可以了解钱穆先生所提倡的史心与史识、智慧与功力至互动。
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为中国革命战争、军队正规化、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科技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本书以聂帅口述的形式,记录了革命家对人民解放事业的波澜壮阔斗争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前进辉煌壮丽往事的回顾和心路历程。
《南史》八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列传七十卷,是唐朝李延寿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南史》起自宋武帝永初元年(四二〇),终于陈后主祯明三年(五),记述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本次修订在中华书局一九七五年点校本《南史》基础上进行,沿用百衲本为底本。在尊重原点校本成果的前提下,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清代以降尤其是点校本《南史》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校勘与研究成果,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形成一个文本准确、校勘精良、标点合理的修订本。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钱币”。哪枚钱币承担了秦统一六国的使命?哪枚钱币斩断了王莽的改革事业?哪枚钱币是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而被铸造出来的?哪枚钱币预言了明王朝的失败?哪枚钱币见证了一个被尘封近千年的王朝?……本书作者以钱币学家和史学家的眼光,挑选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100枚钱币,从器物、制度、思想三大视角,梳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另类解读中国历史与文化。一部钱币史,可以说是一部朝代更替史、一部古代的政治史、一部另类的经济史。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按照时间顺序,从最早的货币海贝(贝币)开始,按照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的顺序,一直讲到最早的人民币。上卷包括了从先秦到唐和五代期间的钱币,讲述了钱币的面世、流通、统一,以及钱币所见证的中外文化交流。在上卷中,你会读到,“朋”曾经
本书是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后首批重大项目和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国家统一史”的 终成果。全书从“ 统一”视角展开,在充分吸收清史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基础,从时间、空间、制度等不同维度系统阐述了清代 实现统一,巩固和维护统一的历程;从巩固和维护统一的视角全面论述了清代治理边疆的史实,呈现了清代 统一的全貌;梳理了清代经略边疆的过程,并对其得失作了客观的评价。多民族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由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的众多民族共同缔造的。清代进一步巩固了多民族 中国的大一统格局,是多民族 中国疆域的定型时期,正确诠释清代统一多民族 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套装共10卷)》是日本历史学家的系列著作,是近年来中国历史方面的重磅力作。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全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历史佳作。丛书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国内学者许宏、罗运环、王子今、黎虎、阎步克、邓小南、姚大力、李伯重、步平为中文版作序推荐。
全书以百余万字的篇幅,生动地勾勒出自袁世凯朝鲜发迹,至张学良东北易帜,前后33年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历史,堪称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甚至展现出更多迷人与激动人心的历史面貌。本书形象地刻画了一大批军阀与政客的历史群像,揭露大量鲜为人知的隐闻秘事,军头武夫里穿插着舞文弄墨的冷幽默,阴谋算计里隐藏着颠扑不破的人性,处处都是活生生的历史,处处都包含饶有趣味、发人深思的话题。这正是就发生在民族生活的昨天的故事。
《路史校注》是《路史》的 现代整理本,对《路史》原书和罗泌注文做了极详尽的校勘注释。本书以明万历三十九年乔可传刻本为底本,参校《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南宋刻本残卷、明嘉靖洪楩刊本、明崇祯吴弘基刊本、清乾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1936年铅印《四部备要》本,详尽列出各版本异文,并予以辨析取舍。注释则考虑到《路史》难读难懂,以疏释原文、追溯出处为主,纠正原书误说误记。此外,本书还收入其他版本保留的相关插图,并附各本序跋。
《国史大纲(套装共2册)》包括《国史大纲(上册)》《国史大纲(下册)》,共两册。《国史大纲(套装共2册)》是一部中国通史,因用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不得不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内容于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固祭形势,兼有顾及,惟但求其通为一体,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阐其一贯相承之为统,以指陈吾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至其人物之详,事业之备,则待教者读者之自加参考,自为引伸。《国史大纲(套装共2册)》主旨则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圆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镜。
《营造法式》由王贵祥译注
《观我生:壁画上的中国史》本书以从汉代至宋朝有代表性的墓葬壁画为切入点,来解读图像背后的生动历史。这是一部由线条和色彩绘就的历史,皇亲国戚、豪门贵妇、边地小吏、异域来客,农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这部历史的主人公。从神祇仙境到庄园牧歌,从觥筹交错的盛宴到鲜衣怒马的出行,从春播秋收到南来北往,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业、希冀情感被表现在画壁上,时代的风尚、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被折射在画面上。每幅画,是一扇小小的窗口,透过它,看到的不仅是个人的生命故事,还有大时代的起承转合。本书资料翔实、推论严谨,想象丰富、情感充沛,显示出作者扎实的史学功底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在目前的中国历史读物中,本书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写作手法颇具特点。《观无量:壁画上的中国史》中国壁画主要分两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