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历史学也是*自2007年以来实行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试点学科。因此,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阅读史籍的能力,缕清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历史发展的特点、重点和关键点,倡导创新性学习,是21世纪高等院校历史专业教育的目标。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组织编写的《历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配套用书》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编写的目的是配合本科教学教材《中国古代史》(上、下),为学生提供指导性、启发性的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的编写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有以下几个特点:,章节安排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编写的本科生基础课程教材《中国古代史》(上、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脉络,尽量与*颁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本书将为读者介绍三国时期,那段风云突变的历史,以及那些名垂千古的风流人物。多个三国正史中出现的人物,将在本书中展露他们在乱世中的雄心壮志,或壮志难酬,或一战成名。书中有勇冠一世的孙策,锋芒毕露却不幸英年早逝;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五次北伐却随星光溘然长寂于五丈原;风光无两的白马长史公孙瓒终死于高台烈火;借机上位的曹丕,也能消除割据平定边患……历史人物并不遥远,除去课本上的故事,历史人物也可以有很多面。这本书将带领大家走近那些史书上的千古风流人物,近距离观察他们或悲或喜的一生。
本教材突出上述特色的尝试主要体现在如下四方面: ,知识介绍。我们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中实用的内容深入浅出地摘编为短文,置于每册书之首,并精选历代名家关于小学的论述若干篇,附于短文之后。讲课时,将上述内容适当穿插于各篇课文之间进行讲解(其中易懂者则作为练习让学生翻译)。这样安排,首先是将“小学”知识摆在课本突出的位置,以引起学生充分重视。而更为重要的是切实以这些知识贯穿全部教学始终,以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从而终达到能独立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阅读中难题的目的。 第二,选篇。我们所选名篇,多为先秦、两汉之作,如前四史、子书和大部分经书等,这些名篇恰为中国历史上被后世学者注释多的篇章。如《周易》一书,几千年来对其诠释、研究之书竟达三千余种,在这方面古今中外没有哪一部著作可以与之
本教材与同类教材的*不同点,即以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又称“小学”)内容统领全书。此外,它在选篇方面亦独具特色。兹分述如下。一、突出“小学”特色:要掌握汉字字词,不外乎形、音、义三个方面。众所周知,古人对此已进行了极为深入的研究,其成果集中反映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中。这“三学”“历史文选”课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大量讲解,然而适当引入“小学”的实用部分却完全必要。“小学”的研究成果,为驾驭古汉语字词提供了*途径。学生掌握了这三学的实用部分,就可对每个汉字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从而不但可准确把握每个字的各种含义,而且还可举一反三,即在离开教师之后仍能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古汉语水平。二、选篇特色:1.首次选入“小学”篇章。2.首次遍选四书五经。以往的20多种教材,无一例外都选了经书,但对群
该书是王力先生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简明读本,是系统认识古代文化 重要、 全面的基础读物。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广受欢迎,屡次重印。此次整理重印,除校正了原书中一些引用文献的误字外,为帮助读者 便捷地利用该书,又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节分,并命以新的节题。整理后的全书依然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官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等十四个部分,涉及内容既包括平民百姓的生活,也包括上层社会的奢华,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 具趣味性、 准确的古代文化生活图景。为帮助读者 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书中特配有265幅相关的精美图片。
本书为 中国历史研究学术文库 之一,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穀梁学史*重要的一段时间进行剖析。本书挑选八篇文章来做穀梁学研究史的 常识 普及。以时间也就是《穀梁》的兴衰及学术史大势为主线,以经师的解经方法为重要考察对象,深入研究《穀梁》的特征及学史,探讨经师解经思维及给后世的影响。这些文章通过细研文本来论述汉唐以来穀梁学研究大家刘向、范宁、杨士勋各人的解经思维与解经方法等,指出《穀梁》的解经水平也达到了解经思维的上层 平实精微 ,且义理在三传中*为平正。
历史是好的教科书,也是好的清醒剂。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工作之余阅读历史的感悟和心得,叙述史实较明晰,阐发议论也有自己独特的见地。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本书对广大读者,尤其是党员干部、企业管理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北魏皇帝,不仅是华夏帝制国家的皇帝,也是内亚游牧征服集团的可汗,他们的历史活动,是多种文化传统的碰撞、融合与新生。北魏的所谓“代都旧制”,分明就是内亚传统的一部分。本书从北魏皇帝即位仪式的代北因素入手,推及北魏的祭天仪式、辽初的权力传承危机、清代的堂子祭天等,一方面观察拓跋鲜卑政治传统与华夏传统的遭遇、碰撞及变异,另一方面考察鲜卑旧俗(代都旧制)与内亚政治传统间的联系。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那些内徙内亚人群,一方面固然深受华夏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多多少少继承和坚持某些内亚的文化传统。这些内亚传统中的相当一部分在史书记录中或遗忘或变形,依稀仿佛,难以辨认,所以清理这些残存的线索就成为一个足以显示历史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工作。以内亚视角重读历史,无疑具有巨大的空间。
远在七千年前,华夏先民就根据对天象的观察,认定北极星是“天之中”,进而形成了北极星崇拜,形成了影响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中央崇拜和中心主义:“中国”,是华夏民族与生俱来的文化胎记,中央崇拜和中心主义引华夏先民形成了世界上独有的“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建国理论,再根据这一建国理论发现了“地之中”,在“地之中”建立的国家就叫做“中国”。“中国”至少已经叫了五千年。 而“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建国理论,就注定了“中国”之道就是天一家之道,“中国”注定是天下*的国家,“中国”精神注定是大国精神,“中国”之道注定是大国崛起之道……
《帝范》据文献记载为唐太宗晚年为太子李治撰写的帝王教科书。《帝范》现存四卷,内容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十二篇,涉及帝王治国从政的若干重要问题。 据《旧唐书·经籍志》记载,《臣轨》是武则天撰写的,专门讲述为臣之道。《臣轨》从十个方面提出了臣下的准则:同体、至忠、守道、公正、匡谏、诚信、慎密、廉洁、良将、利人。其中心思想,是要求每个臣僚都成为德才兼备、忠君爱民的人物,从而建立强有力的统治秩序。 《庭训格言》是雍正八年(1730)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稹追述其父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日常生活中对诸皇子的训诫而成,共二百四十六条,包括读书、修身、为政、待人、敬老、尽孝、驭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细微琐事。内容具体、生动而真实,没有
《沧桑中国》分为沧桑自然、沧桑社会和沧桑文明三编简要讲述了中国的部分历史,包括石器时代、大禹治水、历史大地震、楼兰古国等内容。
李云曾是中央特科成员,做机要交通工作,中央特科与中央失去联系后,与丈夫徐强坚持在上海战斗。后由组织安排做党中央与宋庆龄的联络员。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在宋庆龄身边,做联络工作。曾任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 。本书是她的回忆录,特别回忆了在隐蔽战线斗争和在宋庆龄身边的工作经历。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中国大历史》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国过去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优选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影响到10亿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许我们用寻常尺度衡量。
本书是“简”述中国丛书之一,由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总主编,甘肃简牍博物馆编,李燕、赵玉琴著。其内容选择保存较好、内容丰富的文书类简牍,以文书所涉事件分汉塞边关的生活日常、汉简里的岁时节庆、汉塞边关的文化教育、边塞的军事生活、汉简里的人间四味5个板块,介绍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名物知识,如帛鱼、刚卯、渔网、出火具、蹴鞠、竹笛、社祭、秋射等,并通过递送文书、屯戍劳作、衣食住行、往来书信、候望烽火、编织衣鞋、砍伐茭草、畜牧马牛、秋射考核、社祭腊祭、精神信仰、文化学习、汉塞月令等方面相关简牍的延伸解读,翔实地记录了当时边塞吏卒的屯戍日常生活。本书图片丰富,语言简练,叙事生动活泼。本书的出版对读者了解秦汉时期的边塞生活、屯戍日常、饮食风物、文化教育、岁时节庆、人情往来等有积极作用,对
本书为作者的历史随笔系列中的一本,作者旨在从晚清解体透视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败因,呼吁克服甲午病,实现中国梦。作者认为中国有着传统的文化继承,有着近代一系列政治试验的心得,也学习过世界上主要大国的政治经验,以历史的眼光眺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该书以居延汉简文书类简牍为基础,对其内容做出详细解读,分类介绍了秦汉时期居延的生态保护、任免升迁、民风民俗、政治禁令、边防边制、官司纠纷、官员管理制度等;每篇文章一个主题,按照文物简介、文物图片、简牍释文、阅读延伸几个部分,对文物及其涉及的历史名词和历史故事用简洁的语言做出较全面解释。该书的出版对了解秦汉时期的边塞生活、边疆制度、人情往来有一定的价值,对传承简牍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等具有重要意义,更是让文物走出博物馆,让大众了解文物内涵和价值的新方式。
《中国国家历史》是一本由东方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大众通俗历史读物,读物以现实为导向,跨学科与新史学为指导,依托于历史,讲述现实热点背后的历史探讨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注重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兼备。它立足于为大众历史爱好者提供既广泛又深入的历史知识,基本宗旨为 以中国视野,讲述全时空历史 。 本套图书聚集了强大的专家团队,与优秀大众历史写手,采用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将尽*努力满足大众历史求知需求。 《中国国家历史 玖》中,开辟了 国家记忆 影视剧中的英国史 专栏,以讲述英国历史的影视剧为载体,呈现近代英国的历史文化变迁。在《权力的游戏: 都铎王朝 中的教权与王权之争》中,从影视剧《都铎王朝》展示叙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王权与教权争端导致的宗教改革、民族国家认同、商业扩张、王国政治整合纷至沓
《中国国家历史》是一本由东方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大众通俗历史读物。读物以现实为导向,跨学科与新史学为指导,依托于历史, 讲述现实热点背后的历史,探讨现象背后深刻的历史根源,注重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三者的兼备。 它立足于为大众历史爱好者提供既广泛又深入的历史知识,基本宗旨为 以中国视野,讲述全时空历史 。 本套图书聚集了强大的专家团队,与优秀大众历史写手,采用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将尽*努力满足大众历史求知需求。 《中国国家历史 拾》中的专栏各有侧重。 国家记忆 历史上的人口流动 专栏以古今中外重要的人口迁徙活动为线索,勾勒大时代背景下特定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图景。 《西进运动:一部对抗与融合交织的活剧》 一文, 以美剧《西部风云》为切入点,介绍了美国西进运动的缘起、白人移民与印第安原住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