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历史与考古(第十四辑)》涉及考古发现与研究、历史研究、文物研究、碑志研究、辽海文博等栏目,刊登以辽金史研究为主的原创性学术论文42篇,总字数65万字。其中,考古发现与研究论文3篇,包括宋、辽、金、西夏嫔伽脊饰的考古学研究等;历史研究17篇,多结合传世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对辽金史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文物研究5篇,对近年出土的辽金文物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碑志研究8篇,为《辽金历史与考古(第十四辑)》的常设特色栏目;辽海文博9篇,是对文博行业发展有较高价值的研究。
本书收录作者自20世纪50年代至2019年以来所著学术文章70余篇,类及蒙古史、元史、清史及历史地理、文献学、史料学等诸多领域。其中《成吉思汗生年考》《蒙古源流初探》《元朝对唐奴乌梁海及其周围地区的统治》《汪古部统治家族》《汪古的族源》《历代汪古部首领封王事迹》《藏文古史——红册》《蒙古与蒙古族的形成》《蒙元时期的中西陆路交通》《张穆、李文田手迹考释》《元代文献辑佚中的问题》《元桓州耶律家族史事汇证与契丹人的南迁》《大蒙古国时期儒学机构和学官的设立》《新发现的点校本(元史)标点错误和失校》等,均发表于国内外学术刊物,在学术界产生过重要影响,资料性及研究性较强,体现了作者扎实的研究水平,具较高的参考价值。
沈约撰的《宋书(共8册)(精)》,本纪10篇、列传60篇、志30篇,共一百篇。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宋顺帝升明三年(479),记载了南朝刘宋政权60年的史事。沈约根据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爰的《宋书》,进行增删、订补工作。《宋书》保存了很多的史料,包括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参考价值很高。 沈约在《宋书》各志中的叙述,经常溯及到魏晋时期,这 可以弥补《三国志》等书的缺陷,同时因为志才是沈约亲自创作的部分(人物传记多抄前人徐爰之宋书),所以志的价值 。《宋书》的志有八类,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份量占全书的一半。《宋书》志的部分上溯先秦,魏、晋尤为详尽,记载了不少诏诰、奏疏和古代乐
《宋书》,本纪10篇、列传60篇、志30篇,共一百篇。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宋顺帝升明三年(479),记载了南朝刘宋政权60年的史事。 沈约根据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爰的《宋书》,进行增删、订补工作。《宋书》保存了很多的史料,包括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参考价值很高。沈约在《宋书》各志中的叙述,经常溯及到魏晋时期,这 可以弥补《三国志》等书的缺陷,同时因为志才是沈约亲自创作的部分(人物传记多抄前人徐爰之宋书),所以志的价值 。《宋书》的志有八类,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份量占全书的一半。《宋书》志的部分上溯先秦,魏、晋尤为详尽,记载了不少诏诰、奏疏和古代乐曲、歌词等珍贵资料。余嘉
.
《宋史研究论丛》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创办的***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学术论文集刊。本集刊注重学术研究中的“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主要刊发宋史领域学术论文,兼及辽夏金元史。此为第34辑,收录35篇学术论文,分为名家访谈、宋代政治史研究、宋代经济史研究、宋代思想史研究、宋代文化史研究、文献与考证、辽金元史研究、其他等栏目。本辑所刊论文,或研究考证提出新见,或发掘新史料,为学界相关问题的*新研究成果,可供宋辽夏金元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参阅。
《宋书》,本纪10篇、列传60篇、志30篇,共一百篇。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宋顺帝升明三年(479),记载了南朝刘宋政权60年的史事。沈约根据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爰的《宋书》,进行增删、订补工作。《宋书》保存了很多的史料,包括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参考价值很高。沈约在《宋书》各志中的叙述,经常溯及到魏晋时期,这完全可以弥补《三国志》等书的缺陷,同时因为志才是沈约亲自创作的部分(人物传记多抄前人徐爰之宋书),所以志的价值优选。《宋书》的志有八类,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份量占全书的一半。《宋书》志的部分上溯先秦,魏、晋尤为详尽,记载了不少诏诰、奏疏和古代乐曲、歌词等珍贵资料。余嘉
史金波、宋德金主编的《中国辽夏金研究年鉴 (2014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精)》以总结2014年度辽朝、西夏、金朝历史文献研究成果和发布学术动态为宗旨,反映了2013年度辽夏金的研究情况。本年鉴主要包括:研究综述、会议述评与论文提要、学术动态、书评、书讯、新书序跋、学人与学林、博士论文提要、博士后出站报告提要、重点课题研究报道、海外研究动态、文献?文物?考古新发现、附录等栏目。
本书是一部记载南宋从宋高宗南渡建国到宋孝宗中兴之治的两朝的编年体史书,不著撰人姓氏,成书于理宗淳祐以后至南宋灭亡之间。原书六十四卷,阙卷三十一至四十四卷,其他各卷也间有残缺。书前有分类事目,是书中内容的概括。书中天头上则有对本段叙事的概括。 本书在编年叙事之外,还在行文中加入“臣留正等曰”、何俌《中兴龟鉴》、吕中《大事记讲义》等所谓“名儒讲义”进行评点议论,应是供当时科举参考所用。 本书内容与宋代重要文献如《建炎以来系事要录》、《宋史全文》等可以相互参证,其中很多条文及讲义仅见此书,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是宋史研究的基本史料。 本书整理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参校 “国图”藏南宋建刊中箱本和明影写宋刊本。其中宛委别藏本所缺卷二九、三十,用明抄本为底本配补。《皇宋中兴两朝圣政》
沈约撰的《宋书(共8册)(精)》,本纪10篇、列传60篇、志30篇,共一百篇。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宋顺帝升明三年(479),记载了南朝刘宋政权60年的史事。沈约根据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爰的《宋书》,进行增删、订补工作。《宋书》保存了很多的史料,包括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参考价值很高。 沈约在《宋书》各志中的叙述,经常溯及到魏晋时期,这 可以弥补《三国志》等书的缺陷,同时因为志才是沈约亲自创作的部分(人物传记多抄前人徐爰之宋书),所以志的价值 。《宋书》的志有八类,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份量占全书的一半。 《宋书》志的部分上溯先秦,魏、晋尤为详尽,记载了不少诏诰、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