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晚清,泱泱中华究竟发生了什么?皇帝、朝臣和平民都做了些什么?嘉庆、道光、咸丰到慈禧再到溥仪;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再到袁世凯;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再到孙中山……晚清后一百年,距离今天这么近,但我们其实并不了解它。“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君主立宪”为什么均告失败,后必须革命,历史为什么非要这样?唐文立编著的《风雨晚清(一个民族的百年涅槃)》虽然讲述的是百年晚清的历史,但提到了诸如科举制的来龙去脉以及对历史的影响,从“禅让”到“家天下”再到“皇帝轮流坐”后回归“天下为公”的曲折历程。短短百年展现了中国历史几千年的精华。阅读《风雨晚清(一个民族的百年涅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读到这个民族的未来。
《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专题的形式阐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共中央苏区的形成、创立、发展、革命与建设,中共中央苏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写作上,作者力图从历史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的角度,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对各个具体问题作出简明、深入的分析,以有助于说明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会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分析
本书以1927─1937年间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为线索,叙述近代社会在这段错综复杂的特殊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完成名义上的统一中国后,从实施训政、实行宪政到强化军事、国防、教育、经济基础的种种努力和尝试,中共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实行农村武装割据、创立苏维埃共和国、发展壮大红军的艰难历程。书稿以翔实可信的史料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舞台上两个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两个党(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曲折交涉,再现了自“九一八”事变后两党政策的转变、中共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国共合作的实现这一清晰的历史脉络。
《辛亥革命与袁世凯》由黎澍所著,本书于1948年在香港生活书店出版,于1954年改订为《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政治》重新印行。该书堪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研究辛亥革命的少数开创性成果之一。它论述了革命运动的发展与妥协、袁世凯的窃国阴谋、大独裁者与政党政治、洪宪帝制及其失败等诸多史实,说明辛亥革命成亦妥协,强黎元洪为都督;败亦妥协,让临时大总统于袁世凯。本书以生活书店的繁体字本为依托,并征得作者家属同意,将1954年的修订本一同出版。本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出版。
先秦时期,广西属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广西大部分地区属桂林郡。广西称“桂”由此而来。“八桂”是指“桂”的八个方位,即樘东、桂西、桂南、桂北、桂东南、桂东北、桂西南、桂西北。 八桂文化是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内涵丰富、久远神奇为特色,以本土性和兼容性和谐统一为表征,以鲜明的南方山水品格为个性的地域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优秀传统文化。
怀着这样一种心情,笔者试图对汉口租界作一番系统的探访,本着史家“实证”的原则,全面追溯汉口租界的原委始末与发展兴革的历史过程;尽力观察到一个真实的汉口租界。更多的时候,笔者可能是以一种文化观光者的眼光,将聚焦点更多地投向作为“特殊文化空间”的租界。通过对汉口租界的物质文化景观、社会生活、人口构成、社会行为、社会心态等方面的逐一探寻,力求展示租界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空间”的品行与特质,并将租界从“异质文化空间”到“边缘文化空间”的演变过程揭示出来。通过租界这个文化个案,向读者展示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从对立、冲突到接纳、融合的互动过程。进而为今人的“文化态度”与“文化立场”提供一个历史的范例——弱势文化怎样去面对一种强势的文化,怎样在一个强势文化面前保持自己的个性与尊严,同时又不
本书介绍了晚清以降中国的近现代化过程,阐述中国变革发展的规律与形态,启示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