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极简史:1949至2019的年度故事》为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极简史。《新中国极简史:1949至2019的年度故事》以编年体为形式,以年份主题词为着眼点,以讲故事、述历史为叙述方式,全景式描绘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伟大历程。书中突出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功绩,生动展现了70 年来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对近七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描写。本书运用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和细节,印证和说明新中国建设、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必然。作者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和中共领袖人物的研究,对把握新中国70 年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走向,具有视野宏阔、站位清晰、评议精到、叙说得当的独特优势。全书角度新颖独到,形式生动活泼。作者打破常规述史的既定模式,通过个性化的表述,具有强烈的代入
馒头大师的首 年著作。 说起20 世纪90 年代,我们很多人都能想起许多令人激动的瞬间。从双休日的设立到彩色电视机的普及,从股票发行掀起热潮到劲歌金曲的火爆,从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到中国运动员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十年之间,这片大地上热烈而又蓬勃地散发着 与活力。 本书以年为单位,记述20 世纪90 年代的大事小情。作者张玮化作串珠高手,拾取90 年代的重要事件并精心编织在一起,以客观而温暖的笔触呈现出一个 时代的微缩图景,让我们沉浸其中,勾起散落在时光里的好奇、美好与 ,温暖向前。
《中国通史》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主讲文化现象,下编则按照历史顺序加以串联,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吕先生著此书时正值抗日战争,是为了满足当时大学教学的需求而编写,如今看来,这种特殊的体例对初学者系统掌握历史各个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 本书从面世至今,不断再版,足以说明人们对吕先生和他以白话写通史的认可。对于这样一部经典之作,长处本无需赘述,可在此仍要强调一下本书的特点:我国历史上出色的史学典籍本是不少,无奈笔墨宏大过于高深,将文言功底本就不深的初级读者挡在了门外,而吕先生这本书简明扼要,行文浅显,相对简单了不少。
本书为侯宜杰先生退休后闭门读史多年的随笔精选集。除晚清史研究外,作者尤喜古代史,近年来阅读了大量古代典籍,屡有新鲜之感,颇觉一些流行观点常与历史事实不尽相同。这些随笔多因个人兴趣而作,或为人所不知,或为人所不谈,内容庞杂,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只是个人随手记下的一些认识和感想。作者认为,历史是一面明镜,不仅可供统治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得鉴戒,普通民众亦可从中看见往昔各类人物的嘴脸,比较各类事件的得失,反观自己和周遭的一切。 侯先生的读史随笔观点精到、文笔通俗。他的精到不是故意唱反调或故作惊人语,他的通俗也不仅是会讲故事,更在于把复杂的历史脉络理清楚,说明白。本书可与《夭折的转型:侯宜杰读史随笔二集》对照阅读,前者为近代史随笔,本书为古代史随笔。
本书集中描摹了王朝易代之际的知识分子群像,主要集中于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两个阶段,包括陈洪绶、傅山、俞理初、黄宗羲、李贽、吕留良、严复、吕碧城、徐世昌等人。作者重点着笔于这些人物在风雨飘摇的鼎革之际的个人经历和个人选择,以此来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战火遍及洲洋,使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上蒙受了空前的双重劫难。清算法西斯罪行是战后世界的首要大事。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正式开庭,对东条英机等28名甲级战犯进行审判,一切倒行逆施被打入地狱,正义得以伸张。2017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本社拟修订出版“1945·中国记忆”丛书。 《日本战犯审判/1945中国记忆》为丛书中的一种,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详细地介绍了抗战胜利后,国际及中国对日本战犯的审判。 《日本战犯审判/1945中国记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挖掘并使用了一些珍贵的资料,全面客观地展现了对日本战犯审判的方方面面,并对审判予以评述。
马衡生前曾说过,在他的学术之路上,王国维先生对其影响较深。1919—1927年(王国维去世前),马衡与王国维过从甚密,书信往来频繁。通信内容主要涉及青铜器、虎符、度量衡、石经、古文字等考古学术问题,以及马衡代表北京大学约聘王国维、马衡等人集资赞助王国维刊印《切韵》成书、王国维愤而脱离北京大学等方面,王国维与罗振玉等民国学人交往,等等。本书集马衡致王国维书信 47 通,王国维致马衡书信 40 通,共87通信札。 这些珍贵遗墨,不仅见证了王国维、马衡二人在学术与人生道路上的惺惺相惜之情,更展示了那一代学人在乱世中坚持学术研究的精神风貌。 书中信札目前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与国家图书馆等处。本书为首次将原件影印辑注刊行。
中华民族自1840年次鸦片战争失败被迫打开国门以来,历经109年的艰难转折,中国的整个变迁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缓慢、艰难、而痛苦地进行思考的漫长历程。《1895年 大梦初醒》在叙述这段“人世之巨变至异”的历史的时候,也试着去诠释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希望得到广大读者和学术爱好者的共鸣。
《中国服装史》以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从人类文明学的角度,对中国各个时期服装发展的历程作了系统介绍。
海内孤本清顺治《陈州志》是目前关于该地所存的很早志书,该地隋明志书久佚,以后诸志,盖因循续增,此本实有承上启下之用。该志共四册,包括疆理志、纪胜志、宦迹志、人物志、事纪志和艺文志等12卷。此稿本着“求是”和“存古”的原则,对该志进行了句读、校勘和多方面注释。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丛书:河南省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纂,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成果丛书的其中一本,书稿分为河南省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专题、资料、大事记四个部分。在专题部分,又分为侵华日军对河南民用目标的轰炸、侵华日军对河南的文化侵略破坏等四部分;在资料部分,又分为档案资料、文献资料、报刊资料、口述及回忆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