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
    •   ( 15377 条评论 )
    • (德)塞巴斯提安·哈夫纳 /2016-08-30/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普鲁士是一个神话。对某些人来说,它代表着秩序、正直与宽容;对其他人来说,它却集军国主义与反动作风于一身。身为普鲁士人的塞巴斯提安.哈夫纳抛开旧有的传说,娓娓道出这个国家的历史。 哈夫纳解释了普鲁士的特殊之处,表明它是一个人工化的产物:普鲁士需要极度强烈的自保意志,才得以将分散各地的国土凝聚成一个相互连贯的整体。在数百年的演进过程当中,普鲁士是由民情迥异的德意志与斯拉夫殖民地区共同生长而成,缺乏共通的血源或宗教基础、没有天然的疆界,以致它只能说是一个 理性国家 。廉洁的政府以及对宗教的宽容,使得普鲁士成为十八世纪欧洲*现代化的国家。它的危机閞始于法国大革命,它在建立德意志帝国之后陷入缓慢的死亡,国家社会主义则促成普鲁士的毁灭。 哈夫纳探讨这个不寻常的国度时,心中不存偏见、抱持

    • ¥27.9 ¥45 折扣:6.2折
    • 法国小史
    •   ( 405 条评论 )
    • 吕一民 著 /2024-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法国小史》以30个章节串联起法兰西跨越2000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600年马赛利亚城(马赛的前身)诞生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举办,从法兰克王国创立者克洛维、圣女贞德、 阿维尼翁之囚 教皇、 太阳王 路易十四、 科西嘉怪物 拿破仑、 老虎总理 克雷孟梭、 永远的将军 戴高乐,到大革命的群众、 五月风暴 的学生、罢工运动的工人,成百上千的人物、事件交织缔造了法兰西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是一部章节安排精巧周密、内容丰富有趣,能够帮助大众读者拓宽视野、了解世界的绝佳历史入门读物。

    • ¥59.5 ¥96 折扣:6.2折
    • 再造乡土:1945年后法国农村社会的衰落与重生(李子柒、东北雨姐?城里人一焦虑就开始美化农村。逃离城市,寻找松弛感?在乡
    •   ( 114 条评论 )
    • 萨拉·法默 著,叶藏 译,望 出品 /2025-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在二战后的法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的爆炸增长摧毁了农村原本的经济结构和环境,农村人口背井离乡,学者、政客纷纷断言 农村已死 农民已死 。 然而,本书指出,在同一时期,不仅农民都在积极地拥抱现代化,而且 农民生活和农村景观反而牢牢地攥住了法国人的想象力 , 法式乡村风格 甚至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风靡至今的当代神话。面对人满为患的城市、不如人意的都市生活、让人异化的工作,人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农村,根据自己的需求,重新赋予农村生活象征性和物质性的价值,以寻求 现代化的解毒剂 。这反而让农村在现代世界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农村社会并没有因为农民的消失而消亡。相反,人们不断地重塑农村和城市的关系,这赋予了法国农村全新的活力,甚至为法国的现代化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 ¥53.1 ¥79.2 折扣:6.7折
    • 民族的重建: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白俄罗斯,1569—1999
    •   ( 10908 条评论 )
    • [美]蒂莫西·斯奈德 /2020-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世纪末,原来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核心地区已经分裂为四个以民族命名的现代国家:波兰、乌克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早期的一种民族观念如何演变为四种现代民族观念? 维尔纽斯、维尔尼亚、维尔纳,在本书中,这些指涉着同一座城市的区别微妙的名字,以看似不动声色的方式出现在同一个句子的两端。它们是本书所述故事的背景音符,指示着一整套有关 我是谁 我的祖国在哪里 什么是民族 的记忆、理念和话语。跨越四个世纪,四个国家,通过将目光落在这片有着复杂民族混居背景、经历过极其多元的政体模式,被几度撕裂乃至摧毁的土地上,斯奈德试图为我们揭示民族理念转变的奥秘,追踪概念如何被解释、扭曲、发明和滥用,如何在与更为复杂的外部力量相互衍生的过程中酿成深重苦难,又焕发出崭新光辉。 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试图为有关通往国家

    • ¥46.24 ¥68 折扣:6.8折
    • 理想国译丛·八月炮火(NO:029)
    •   ( 8923 条评论 )
    • 巴巴拉·塔奇曼 著,张岱云 译,理想国 出品 /2018-08-01/ 上海三联书店
    • 一战终结了历史意义上的19世纪,标志着现代世界的开端。作为历史的转折点, 这个可怕8月的僵局,决定了其后战争的进程和达成和平的条件,并推动后来两次大战间情势的演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但在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绝大多数政客、知识分子与企业主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与即将爆发的巨大危机只有一尺之隔。 在这部普利策奖经典著作中,巴巴拉 塔奇曼透过生动的历史场景还原、丰富的细节勾勒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精彩地展现了1914年8月期间危机的形成、爆发以及大战初期的战役,叩问了是什么让帝王、政客和将领踏进一场无人希望发生,且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能会发生的世界大战。本书面世后不久即发生了几乎引发核战争的 古巴导弹危机 ,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正是从本书中汲取了历史教训,使美苏和平化解了危机。这些历史教训对当今世界

    • ¥72.4 ¥108 折扣:6.7折
    • 希腊小史
    •   ( 340 条评论 )
    • 晏绍祥 著 /2024-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希腊小史》系作者在喜马拉雅音频课程 世界历史大师课 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以30个章节串联起古代希腊从新石器时代到希腊化时代末期的历史,涉及从施里曼发掘特洛伊到 克利奥帕特拉的鼻子 ,尾声谈到希腊在中世纪和近现代的发展和古希腊史对今天的意义。全书的核心,是古典时代希腊城邦及其成就。在简要说明希腊青铜时代的文明之后,转入城邦开始萌芽的荷马时代,随后是古风时代一系列的变革所造成的城邦制度及其特点,再历经希波战争进入内部极盛的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成为古典时代的中心内容。希腊人的文化成就,从文学、史学、艺术到哲学、科学和竞技体育等,一一述及。全书语言生动,内容简明扼要,再配上百余幅直接反映希腊人生活的图片,是了解古希腊史的基本入门读物。

    • ¥60.8 ¥98 折扣:6.2折
    • 铁血浪漫:中世纪骑士(精装珍藏版)
    •   ( 1156 条评论 )
    • 倪世光 /2021-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你也许知道当今国际社会通行的 圆桌会议 ,但不一定知道 圆桌 与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关系;你也许了解西方 女士优先 的习俗,但不一定了解这种习俗与中世纪骑士爱情观念的关联;你或许喜爱马术、剑术等现代体育项目,但不见得熟悉西方此类 贵族运动 与中世纪骑士比武大赛的渊源 骑士不仅对中世纪,而且对西方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骑士独特的行为准则、价值信念,与教会的关系、与领主的关系、与贵妇人的关系都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历史叙事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本书以生动的笔法和丰富的图片展示中世纪骑士制度的方方面面,内容涉及骑士的日常生活、军事训练、比武大赛、征战、精神世界、情感生活、骑士团的演变等方方面面,为读者勾画了中世纪欧洲骑士阶层独有的面貌轮廓,诠释了西方骑士制度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意义,展

    • ¥49 ¥79 折扣:6.2折
    • 甲骨文丛书·双十行动:诺曼底登陆背后的间谍故事
    •   ( 48 条评论 )
    • [英] 本·麦金泰尔 著 /2024-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44年6月6日,盟军以较低的伤亡率登陆诺曼底,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参战盟军将士已然被视为英勇无畏的化身,而对于战役的成功,另一个因素同样不应忽视:在登陆作战的背后,有一个双面间谍团队为之保驾护航。这支队伍便是军情五处塔尔 罗伯逊创建的 双十系统 ,英国情报部门以此为核心发起了一场全球性欺敌行动。波波夫、切尔尼亚夫斯基、莉莉 谢尔盖耶夫、胡安 普霍尔、埃尔薇拉分别从不同角度向德方发送虚假情报,共同编织出一张强大的欺骗网,最终帮助盟军顺利登陆。五个亦正亦邪的人物,使得这个真实且罕为人知的间谍故事毫不单调;双重身份的转换、个人恩怨的抉择、关键时刻的突发状况,令叙事牵动人心。本 麦金泰尔用生动、轻快的语言勾勒出英雄的模样,并将二战史上最大的一场欺骗行动带入大众视野。

    • ¥79.1 ¥118 折扣:6.7折
    • 英国小史
    •   ( 501 条评论 )
    • 刘成 著 /2024-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国小史》在作者的喜马拉雅音频课程 世界历史大师课 基础之上整理修订而成,以30个主题串联起英国从史前直至当下的历史。大到介绍英国史中重要的政治、经济现象,如君主立宪制度的诞生与发展、政党制度的演变、现代司法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的成果与弊病、外交政策传统与特色等;小到介绍英国人的吃、穿、住、行、习俗、偏好 作者结合多年的研究心得,向我们展现了一条清晰的英国历史发展脉络,阐明了其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此外,作者精选了150余幅照片和插图,使读者获得更加生动、直观的历史感受。

    • ¥50.8 ¥82 折扣:6.2折
    •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 770 条评论 )
    • [德]哈拉尔德·耶纳 著,理想国 出品 /2024-03-01/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本书是 二战 之后十年的德国日常生活文化史及人民精神史。作者抛弃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和政治框架,从普通人的日常出发:清理废墟的动员,物质匮乏与黑市,及时行乐的追求,流离失所的困顿,女性的自主意识,盟军的再教育,经济起飞的奇迹,重塑思想的政策,艺术的变迁,以及集体回避战争的罪责感。通过本书能重新理解战后德国的复苏与德国人日常生活的真实面貌,也能了解德国如何以及为何能够从法西斯主义转型为现代民主国家。

    • ¥68.3 ¥102 折扣:6.7折
    • 神圣罗马帝国1495-1806(第2版) 想象欧洲丛书
    •   ( 1085 条评论 )
    • 彼得·威尔逊殷宏[译] /2023-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中欧长达千年,对德意志乃至欧洲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然而伏尔泰讽刺它 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 ,长久以来帝国成为政治软弱和民族分裂的代名词,但这种评价是否代表历史的真相?神圣罗马帝国究竟是什么?它如何运行?它为何能延续这么久?它又如何走向崩溃? 面对这样复杂又迷人的研究对象,本书作者彼得 威尔逊尝试超越民族国家视角,提供了独树一帜的观察帝国的方式。他在更广阔的欧洲史背景下,考察了帝国发展的重大阶段,着重关注帝国从1495年开启宪政改革到1806年解体的历史,全面介绍了帝国的关键制度和发展趋势,并剖析了民族主义与帝国认同之间的张力。 威尔逊并不把帝国视为一个失败的君主国或是德意志民族国家尚不完善的先驱,而是从帝国自身角度出发,认为帝国是一种包含君主制、等级制

    • ¥44.6 ¥72 折扣:6.2折
    • 第三帝国的兴亡
    •   ( 343 条评论 )
    • [英]克里斯·毕晓普 [英]戴维·乔丹 著,张国良 范本亮 李本明 译 /2020-02-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以纳粹德国的兴起和灭亡为主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全史。全书配以近百张四色高清的军事形势和战场态势地图,附以珍贵历史照片,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军队征服欧洲和北非的过程,也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转化,从北非决战,大西洋海战,盟军进攻意大利,苏军反攻,直至纳粹德国的灭亡,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曲折艰难而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 ¥99.2 ¥148 折扣:6.7折
    • 贝克欧洲史09·冷战和福利国家:1945~1989年的欧洲
    •   ( 21 条评论 )
    • [德] 哈特穆特·克尔布勒 /2024-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虽然欧洲一众 帝国 在1945年以后走向衰落,这片大陆再也不像1914年以前那样,充当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是欧洲此后也进入了一个异常繁荣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西部经历了的社会民主化进程,出现了现代福利国家、自由的公民社会和稳定的民主政体;欧洲东部也经历了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工业化运动、扫盲运动和社会保障运动。本卷是 贝克欧洲史 丛书的第九卷,作者哈特穆特 克尔布勒以数据和案例精准地展示了,在冷战背景下,欧洲东西之间和南北之间的固有分歧虽未消弭,但各国在政策和民间文化等方面已越发趋同和交融。

    • ¥41.5 ¥62 折扣:6.7折
    • 理想国译丛038:第三帝国的到来
    •   ( 8134 条评论 )
    • [英]理查德·J. 埃文斯 著,理想国 出品 /2020-03-01/ 九州出版社
    • 德国在一战前曾是欧洲蕞富裕、蕞强大的经济体,反犹主义在政治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然而,起初只是一群*分子和恶棍的纳粹党人,在数年之中就把德国变成了一党独裁的国家,把一个极有教养的民族引向了道德、物质和文化的废墟与绝境。 本书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还原纳粹攫取权力的过程,揭示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生动再现了导致第三帝国到来的混乱失序、经济灾难、暴力行径,以及社会的两极分化。

    • ¥97.2 ¥145 折扣:6.7折
    • (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记忆之场
    •   ( 2266 条评论 )
    • [法]皮埃尔·诺拉 /2020-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记忆之场》( Les Lieux de M moire )是当代法国史学界深具影响的历史著作之一,汇总了法国集体记忆史研究成果。全书以诺拉所提出的 记忆之场 (les Lieux de M moire)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探询残存的民族记忆,以期找回法兰西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书出版以来,反响强烈,被译成多国文字,而 lieu de m moire 这一概念也迅速流行,并于1993年被收入《大罗贝尔词典》( Le Grand Robert de la langue fran aise )。 中译本从原书三大卷近五千页中精心选取了11篇文献,按 记忆与历史 记忆与象征 记忆与叙事 三个主题组织而成。这些文献除了有诺拉亲自撰写的、阐述整套书史学思想的纲领性文章《历史与记忆之间:场所问题》,还涉及了法国国庆日、《马赛曲》、埃菲尔铁塔、环法自行车赛、贞德、法兰西共和国格言 自由 平等 博爱 、拉维

    • ¥87.04 ¥128 折扣:6.8折
    • 罗马史研究入门(第二版)
    •   ( 1060 条评论 )
    • 刘津瑜 /2021-1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nbsp nbsp《罗马史研究入门(第二版)》是一本全面、系统的罗马史研究指南,包含历史概述、史料介绍、研究史概述、重点问题解析,以及对相关学术资源和工具书的介绍。第二版在首版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国内外罗马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为读者进一步了解并深入罗马史研究提供了路径与参考。《罗马史研究入门(第二版)》是一本全面、系统的罗马史研究指南,包含历史概述、史料介绍、研究史概述、重点问题解析,以及对相关学术资源和工具书的介绍。第二版在首版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国内外罗马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为读者进一步了解并深入罗马史研究提供了路径与参考。

    • ¥55.2 ¥89 折扣:6.2折
    • 贝克欧洲史01·古代遗产:欧洲的源起
    •   ( 20 条评论 )
    • [德] 哈特穆特·莱平HartmutLeppin) 著,徐庆 译 /2024-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当我们谈论欧洲的源起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其实, 古代欧洲 的说法并不符合史实。如今所说的 欧洲 起源于古代地中海地区,在现代地理概念中,这个地区本就一部分属于亚洲,一部分属于非洲,还有一部分属于欧洲。对古人来说,欧罗巴(Europa)是神话中的女性角色,讽刺的是,她并非来自欧洲,而是来自腓尼基。宙斯倾心于欧罗巴,变成公牛的样子接近她,将她驮到了克里特岛 根据现代人的理解,此时她才算到达 欧洲 。不过,尽管遥远、陌生,这个古代文化区,更确切地说是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文化区,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欧洲人身份的发展,即使希腊人和罗马人从未自视为欧洲人。本卷是 贝克欧洲史 丛书的第一卷,哈特穆特 莱平描绘了一幅从荷马时代到中世纪之前的古代画卷,这期间的重大事件和思想传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 ¥46.2 ¥69 折扣:6.7折
    • 甲骨文丛书·魏玛共和国:1918~1933
    •   ( 183 条评论 )
    • [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杨丽,李鸥 /2024-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18 年成立的第一个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从一开始就命运多舛。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经历和《凡尔赛和约》的严苛条款给国家和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左翼和右翼的激进思潮破坏了人们对民主国家的信任,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逐年升高的失业率更是让共和国深陷危机。存续的十余年中,它曾多次尝试克服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引发的动乱,推动政体和经济改革,但收效甚微。随着希特勒上台掌权,内忧外患之下的魏玛共和国走向了终结。 权力向希特勒的转移是否可以被避免?魏玛共和国是否可以被拯救?它是否因其内在的必然性而注定失败?人们至今仍在激烈地争论这些问题。《魏玛共和国》生动地描述了1918~1933年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层面,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笔调给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答案。

    • ¥113.2 ¥169 折扣:6.7折
    • 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
    •   ( 2697 条评论 )
    • [美]埃里克·韦茨 /2021-01-04/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前承一战战败,后启第三帝国,魏玛共和国经历了逾14年动荡不已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复杂的两面性:一方面,无法摆脱战争赔款重担,经济危机不断,社会矛盾重重,政治四分五裂,终*右翼崛起,民主共和国消亡;另一方面,社会福利制度和妇女选举权得到确立,大众消费兴起,文学、艺术、思想等领域迸发出惊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众多德国人沉湎于柏林式五光十色、充满刺激的现代化都市生活。 在本书中,韦茨引领读者在魏玛时代的柏林漫步,辗转于咖啡馆、夜总会、电影院、百货商场和公共住宅,观察各阶层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变迁。我们也将邂逅各领域的杰出人物,与小说家托马斯 曼、建筑师埃里克 门德尔松、评论家克拉考尔、哲学家海德格尔等同行,见证那些伟大作品的诞生,聆听他们对现代性的反思。 纳粹上台后,艺术家和学者纷纷流亡海外,将锐

    • ¥49.6 ¥80 折扣:6.2折
    • 希特勒的纳粹德国:第三帝国社会生活史
    •   ( 359 条评论 )
    • [英]马修·休兹 [英]克里斯·曼 著,于仓和 译 /2021-03-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纳粹德国为什么能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和大萧条中迅速崛起?纳粹德国依靠什么成为一台让世界饱受灾难的强大战争机器?希特勒是如何从一名退伍士兵成为一名横扫欧洲的战争狂人?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能在本书中找到。本书是迄今为止较为详尽地探讨第三帝国社会生活的一部佳作,和其他政治史、军事史不同,它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更加贴近日常的真实的第三帝国的面孔。正是这样一个第三帝国,在国内聚集起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运转能力在,政治上野心勃勃,在军事上一度所向披靡。本书配有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能帮助读者充分理解那个黑暗年代的真实德国。

    • ¥59 ¥88 折扣:6.7折
    • 贝克欧洲史08·帝国暴力和民族动员:1914~1945年的欧洲
    •   ( 20 条评论 )
    • [德] 鲁兹·拉斐尔Lutz Raphael) 著 /2024-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如今欧洲人的记忆中,几乎没有一个时代像1914~1945年一样历历在目。在此期间,数百万欧洲人在前线激战、后方轰炸、饥荒、瘟疫、大屠杀、种族清洗和内战中丧生。有关经济动荡、物质匮乏和社会冲突的记忆亦刻骨铭心。可与此同时,世界大战的时代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科学突破、激动人心的文化实验以及知识界的百花齐放。本卷是 贝克欧洲史 丛书的第八卷,鲁兹 拉斐尔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欧洲如何成为现代的实验场。他巧妙地将一系列发展线索汇聚起来,向我们描绘了这片踉跄着探寻新秩序的大陆;但也让我们看到,即使到了全球化的21世纪,世界大战给欧洲国家带来的共同灾难仍未结束。

    • ¥46.2 ¥69 折扣:6.7折
    • 贝克欧洲史07·全球霸权和进步信念:1850~1914年的欧洲
    •   ( 21 条评论 )
    • [德] 约翰内斯·鲍尔曼JohannesPaulmann) 著,郭爽姚敏吴雨婷 译 /2024-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卷是 贝克欧洲史 丛书的第七卷。19世纪下半叶,欧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速度之快,实属罕见。化石燃料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员、商品和理念在整个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流动,通信的发展更是让这一进程大大加速。未来似乎是开放和充满活力的。然而,巨大的变化也引发了质疑。对物质主义、环境破坏、不平等、压迫、殖民主义和暴力的批判,与进步以及对进步的普遍信念相伴相随。这个时代既有国家竞争和民族划界,也有各种跨越边界的合作,它们共同塑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的各种关系,使欧洲奠定了影响至今的物质和思想基础。而这也恰恰造就了欧洲帝国力量的巅峰时期。1914年之后,欧洲对全球的霸权再也没有达到这个时代的水平。

    • ¥65.7 ¥98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