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欧洲之心:神圣罗马帝国,800—1806
    •   ( 1065 条评论 )
    • 彼得·威尔逊Peter H.Wilson) /2024-01-24/ 中信出版社
    • 公元799年,教宗利奥三世为了对抗政敌,向法兰克人的国王查理求助。公元800年12月25日,利奥三世突然把一顶皇冠戴在正在圣彼得大教堂做弥撒的查理头上,宣布他为 罗马人的皇帝 。这便是神圣罗马帝国戏剧性的开端。终于,西罗马帝国在灭亡300多年后,有了继承者。 神圣罗马帝国屹立于欧洲的中心,其领土覆盖了今天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意大利、丹麦和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地区。而英国、匈牙利、西班牙、瑞典、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等国也与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查理曼加冕到拿破仑称帝,神圣罗马帝国是君士坦丁堡以西欧洲独一的帝国。帝国的君主享有 罗马人的皇帝 这一尊号,名义上高于欧洲其他国家的君主!帝国宣称自己是普世的,是基督徒的共同家园!可以说,神圣罗马帝国的历

    • ¥102.5 ¥168 折扣:6.1折
    • (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记忆之场
    •   ( 2283 条评论 )
    • [法]皮埃尔·诺拉 /2020-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记忆之场》( Les Lieux de M moire )是当代法国史学界深具影响的历史著作之一,汇总了法国集体记忆史研究成果。全书以诺拉所提出的 记忆之场 (les Lieux de M moire)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探询残存的民族记忆,以期找回法兰西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书出版以来,反响强烈,被译成多国文字,而 lieu de m moire 这一概念也迅速流行,并于1993年被收入《大罗贝尔词典》( Le Grand Robert de la langue fran aise )。 中译本从原书三大卷近五千页中精心选取了11篇文献,按 记忆与历史 记忆与象征 记忆与叙事 三个主题组织而成。这些文献除了有诺拉亲自撰写的、阐述整套书史学思想的纲领性文章《历史与记忆之间:场所问题》,还涉及了法国国庆日、《马赛曲》、埃菲尔铁塔、环法自行车赛、贞德、法兰西共和国格言 自由 平等 博爱 、拉维

    • ¥87.04 ¥128 折扣:6.8折
    • 俄国征服中亚战记
    •   ( 3927 条评论 )
    • 李硕 /2020-06-17/ 中信出版社
    • 继《南北战争三百年》《孔子大历史》之后,李硕再出新作。这次他把目光重归自己的老本行战争历史,不同的却是将聚光灯转向了19世纪的中亚世界。他借用曾亲历俄国征服中亚战争的捷连季耶夫《征服中亚史》三卷本,来讲述19世纪俄国在中亚近21年的扩张历程。 本书很大的特点在于作者通过各种资料的补充,力图再现中亚内陆世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书中涵盖近200多幅图片,有些是随军画家创作的纪实油画,有些为当时拍摄的彩色照片,作者乃至找到19世界中亚世界的地势地图,标注行军路线,并为战场的地理环境做出详细注解,进行战场还原。 另外,作者还在书中补充了大量当时兵器发展历程的背景介绍。19世纪枪炮火药随战争的需求获得飞速发展,在俄国正规军与中亚游牧散军交锋时,兵器的优势被大大凸显出来,一场场战

    • ¥45.7 ¥68 折扣:6.7折
    •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当代打工人要看的古典文明简史
    •   ( 300 条评论 )
    • [美]格雷戈里·奥尔德雷特 艾丽西亚·奥尔德雷特 著,张佩 译,未读 出品 /2021-07-01/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古希腊罗马文化奠定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础,可生活在东方世界的我们,还需要去了解几千年前西方的人和事吗? 在这本风格轻松明快、内容深入浅出的书中,历史系教授格雷戈里 奥尔德里特与艾丽西亚 奥尔德雷特就正面为我们回答了这一问题:古希腊罗马文化投下的影子依旧很长,无论是现代社会的政治、法律、文学,还是体育锻炼、日常饮食、婚姻习俗,甚至是新闻里的政治动荡、追星,其实都源自这两种文化。所以想深入了解西方,必须先回到古典时代。 哪怕你对古代历史毫无了解,也不影响你跟随这本书上溯西方千年的文明长河,回到曾经的古希腊罗马,看看他们的世界究竟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

    • ¥50.7 ¥78 折扣:6.5折
    • 罗马的胜利: 一部白手起家的帝国崛起史(一本书讲清五百年罗马政治史)
    •   ( 334 条评论 )
    • [澳]德克斯特·霍约斯 著,王兢 译,未读 出品 /2022-06-01/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从共和到帝国,罗马的胜利来得既不轻松,也不迅速,伴随无数的失败;而罗马人自己,在扩张帝国的过程中也往往冷酷无情。与此同时,罗马人努力实施道德和法律原则,来指导他们的主体制度,制定了今天仍然有效的政府组织原则,将其推行到帝国的各个角落。 《罗马的胜利》站在城市和人民的角度去看帝国统治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它采取了什么形式,使罗马从一个城邦逐步统一整个亚平宁半岛,直到统一整个地中海地区,以及它对它所征服的人民产生了什么影响。本书重点分析了这一过程中罗马如何将其自身政治制度、法律、公民权推广到各个行省,各个行省如何在接受影响与反抗剥削的过程中形成自身文化。 罗马在统治上可能严苛,但它在文化上也很灵活,允许当地社区管理自己的事务,使用自己的语言,保持自己的信仰。正是这种文化基因,

    • ¥44.2 ¥68 折扣:6.5折
    • (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记忆中的历史
    •   ( 390 条评论 )
    • [德]阿莱达·阿斯曼 著,袁斯乔 译 /2022-05-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 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中的一本,主要探讨了德国人对自己国家历史尤其是纳粹历史的记忆、情感、态度和认识,题名中的 记忆中的历史 是指真正存在于德国人记忆和普遍认识中的历史,即德国人如何面对历史,德国历史是如何被人们谈论、解读和描述的。本书探讨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德国人不断变化着的历史兴趣、不同形式的历史倾向、历史提供的各种经历,以及当今对于历史的消费。本书更倾向于对民族志的解读,研究的对象除了德国各代人、家族和城市形象中的个人历史经验以外,还有作为记忆承载者的历史建筑,以及当今(写作时的2006、2007年)的各种消费历史记忆的商品(博物馆、媒体等等)。

    • ¥40.12 ¥59 折扣:6.8折
    • 教化:古希腊文化的理想(套装全三卷)
    •   ( 603 条评论 )
    • [德]韦尔纳·耶格尔Werner Jaeger) /2021-06-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教化》卷分为 古风时代的希腊 和 雅典精神 两部分,以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的作品、希腊肃剧与谐剧、智术师的论著、修昔底德的史著等作为文献基础,以斯巴达和雅典的城邦生活作为社会背景,探讨了古希腊文明与城邦政治形态的形成、发展与危机,描述了paideia得以形成的历史、社会与文化基础及其在希腊文化与社会中的实践,试图阐明古希腊文化的理想从精神、心灵层面的逐步完善,到寓于城邦的政治理想之中,直至后终结于雅典帝国及其联盟的失败与消亡的整个过程。 第二卷从古希腊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出发,详细分析了柏拉图对话录,尤其以近半的篇幅对柏拉图的《王制》(亦译《理想国》)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作者以哲学这一希腊知识文化的成熟果实为核心,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出发,深入探讨了教育、德性、智识、公民的养成等希腊精

    • ¥192.9 ¥298 折扣:6.5折
    • 罗马史:从奥古斯都建立至奥里略去世
    •   ( 93 条评论 )
    • (英)伯里(J. B. Bury) 著,曾祥和 译 /2024-04-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古代罗马贵族喜著作历史,凡战争、政事、人物掌故,留于纸草碑石者,犹足以供今人治史所取材。伯里之书,其著者也。当时,罗马史相关专著和教材所涵盖的历史时段并不完整,多止于亚克兴之战,对于共和到帝制的过渡语焉不详。因而一般读者对罗马史的系统认识便止步于此,对之后历史的了解则是从贺拉斯、尤维纳尔、塔西佗等人的作品中随意撷取的孤立事实。伯里此书恰好填补了空白,全书以原始资料为基础,依帝王在位顺序系统完整地论述了从奥古斯都建立到奥里略去世罗马的朝局变异、疆场进退,兼述文学艺术,叙事生动,图文并茂,析论精辟。甫一问世,风行上庠。 本书系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故曾祥和教授遗作,以伯里所著之1900年第三版为底本迻译,并由曾教授亲友及受业门生悉心整理,文辞古雅,叙事精准,以洁净之中国文言,译纷繁之西洋

    • ¥114.24 ¥168 折扣:6.8折
    • 英国史话
    •   ( 22 条评论 )
    • 毛锐 /2022-10-01/ 中国书籍出版社
    • 英国的全称为 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这个位于欧亚大陆西边的岛国,面积不过24万平方公里,人口到现在也不过6500万。就是这样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却起到了引领潮流之先的作用。英国历史是一部绵延数千年的民族兴衰史和文明交往史,记录了这块土地上的人自古以来不懈奋斗生存、将文明传播发扬的历史,正如将每一个绳结都融入进波斯地毯般的大格局中一样是前后相承、不能割断的。本书将吸纳和提炼国内外学术界对英国历史研究的成果,结合作者的研究心得,以史话的体例,运用通俗易懂、形象准确的语言讲述英国的文明史,突出英国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重点强调英国历史内部的演变轨迹和英国与外界文明的交往特征。

    • ¥37.7 ¥58 折扣:6.5折
    • 见识城邦·文艺复兴的故事05·优雅的冷酷:切萨雷·波吉亚的一生
    •   ( 1334 条评论 )
    • (日)盐野七生 /2017-02-01/ 中信出版社
    • 波吉亚家族是中世纪与美第奇家族齐名的名门望族,在这个家族中历代人才辈出,终于在切萨雷 波吉亚这一代达到*。这位集智慧、武力、财富、谋略甚至残忍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在其父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协同下踏上了统一意大利的霸主之路。 可惜天不随人愿,上天对切萨雷的垂青在其如日中天之时戛然而止,不可一世的王者沦为阶下之囚,侥幸逃脱后又逢绝境,虽已不复当年,但仍然矫健的身姿在重重包围中倚剑而立。切萨雷宝剑的剑光在敌人密不透风的包围中有如划破夜空的一颗流星,光芒四射随即逐渐消逝。 倒下的切萨雷,宣告了波吉亚家族鼎盛时代的终结。 ---------- 盐野七生系列作品: 一、《罗马人的故事》(15册) 二、 文艺复兴的故事 系列 01《文艺复兴是什么》 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 03《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

    • ¥29.3 ¥48 折扣:6.1折
    • 希腊三百年
    •   ( 572 条评论 )
    • 罗德里克·比顿Roderick Beaton) /2021-01-01/ 中信出版社
    • 我们都知道古希腊以及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之一。但是,随着2010年后金融危机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创希腊,从全世界关于希腊的报道可见,我们并不了解这个现代国家。 希腊是怎样如此强烈地与古希腊文明的遗产连在一起的?又是怎样为希腊人和现代国家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的?希腊过去300年的辉煌成就及文化消亡,是否决定了自2010年以来的希腊政府表现? 希腊是在基督教欧洲和奥斯曼帝国之家的冲突中浴血而生的。1718年至今的约300年来,希腊在一个已经消失的文明废墟上建设了现代民族国家。罗德里克 比顿在开篇讲述希腊民族国家的诞生以后,就将故事的情节脉络直接引入现代,分析了希腊在经济危机发生后与欧盟其他成员国之间的恩怨情仇。通过详尽地考察希腊人如何理解他们自己共同的身份,比顿揭示了百年来希腊人在自我认识上的焦虑和不安

    • ¥60.4 ¥99 折扣:6.1折
    • 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见识丛书 中信出版社
    •   ( 84 条评论 )
    • [美]雅克·巴尔赞著 /2017-06-01/ 中信出版社
    • 早在20世纪30年代,年轻的雅克·巴尔赞就萌生了撰写一部西方文化史的念头,但被一位长者劝阻了。那位长者认为,这位年轻人掌握的知识还不足以写出一些有创意的东西,建议他把写作计划推迟到80岁之后。巴尔赞听从并且履行了那位长者的意见,在自己85岁的时候,才开始文化史写作。此时的巴尔赞早已是史学界的一代宗师了。几年之后,也就是20世纪结束的那一年,巴尔赞的文化史巨著《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一书出版。这一年,他93岁。巴尔赞考察了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末五百年间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制度、社会思潮、宗教、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科技发明、民俗及社会生活等。他以四场“真正的革命”——宗教革命、君主制革命、自由革命和社会革命——为标志对这五百年进行划分,并以此为主轴,详述这些变革

    • ¥83.7 ¥128 折扣:6.5折
    • 政治与文化:安德烈·马尔罗讲演访谈录(1925-1975)
    •   ( 329 条评论 )
    • [法]安德烈·马尔罗 /2019-03-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政治与文化》是法国思想界为纪念马尔罗逝世二十周年所推出的马尔罗演讲、随笔和访谈集(1925-1975年)。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这段时期法国乃至世界的政治文化氛围,马尔罗对当时一些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以及他具有革命性和战斗性的思想。 马尔罗以大胆的行动和动人的语言,谱写了自己别样的人生。人,通过其存在,通过意识到自己作为人存在着,否认了其必死的命运。艺术家坚信,他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并与他人分享;伟人则通过历史,证实了其典范性行动的不朽。死亡的重负和人的抗争构成了一种张力,在人的这种命运中,马尔罗发现了某种统一性:行动和艺术,都是这一张力的呈现形式,而艺术似乎更有效、更基本。作为抵抗死亡的武器,政治与文化密不可分,某种程度上系属同源。

    • ¥44 ¥68 折扣:6.5折
    • 记忆之场 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150 条评论 )
    • (法)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 /2020-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是当代法国史学界深具影响的历史著作之一,汇总了法国集体记忆史研究成果。全书以诺拉所提出的“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探询残存的民族记忆,以期找回法兰西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书出版以来,反响强烈,被译成多国文字,而“lieu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也迅速流行,并于1993年被收入《大罗贝尔词典》(Le Grand Robert de la langue fran?aise)。 中译本从原书三大卷近五千页中精心选取了11篇文献,按“记忆与历史”“记忆与象征”“记忆与叙事”三个主题组织而成。这些文献除了有诺拉亲自撰写的、阐述整套书史学思想的纲领性文章《历史与记忆之间:场所问题》,还涉及了法国国庆日、《马赛曲》、埃菲尔铁塔、环法自行车赛、贞德、法兰西共和国格言“自由·平

    • ¥80.9 ¥128 折扣:6.3折
    •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历史与理论译丛
    •   ( 7 条评论 )
    • (美)林·亨特|责编:卢煜|总主编:陈启能|译者:郑明萱//陈瑛... /2008-01-01/ 商务印书馆
    • “家庭罗曼史”(Family Romance)的概念借自弗洛伊德的理论,指在幻想中挣脱自己平庸的父母,以某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取而代之。在本书中,亨特以此概念指称政治或群体的无意识状态,将其视为构成法国大革命政治理念基调的某种集体而无意识的家庭秩序想象。由此家庭成员的论述构成了本书的叙事结构,并以家国互喻的方式,分析18世纪版画、小说中所表达的集体想象,陈述18世纪的法国人视其统治者为父,视其国为家的想法。

    • ¥33 ¥48 折扣:6.9折
    • 希腊3500年
    •   ( 144 条评论 )
    • 罗德里克·比顿 /2022-12-01/ 中信出版社
    • 这片位居欧亚非十字路口,海岸曲折、岛屿密布的小小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东方与西方文明的交融之地。这里孕育了灿烂的古希腊文明,它不仅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这里建成了 新罗马 君士坦丁堡,它成为 世界渴望之城 ,丝绸之路的终点;时至今日,希腊仍是全球航运业的执牛耳者。 这里也是东方与西方强权反复争夺的焦点,从希波战争、罗马征服,到东西方教会大分裂、十字军东征、奥斯曼统治,再到希腊独立、巴尔干战争和一战、成为冷战前线,这里的土地浸润了无数的血泪。 3500年前,擅长航海和商业的希腊先民迈锡尼人在爱琴海的岛屿和半岛上登上历史舞台,虽然经历了一个衰退的 黑暗时期 ,但在公元前9世纪后再次繁荣,发展为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希腊城邦,进而因亚历山大征服而缔造了个 全球化 时代。公元前2世纪,

    • ¥59.8 ¥98 折扣:6.1折
    • 民族的重建 1569-1999 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白俄罗斯 俄乌冲突历史 东欧问题研究波 地缘政治关系读物 东欧历史书 南
    •   ( 177 条评论 )
    • (美)蒂莫西·斯奈德(Timothy Snyder) /2020-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世纪末,原来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核心地区已经分裂为四个以民族命名的现代国家:波兰、乌克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早期的一种民族观念如何演变为四种现代民族观念? 维尔纽斯、维尔尼亚、维尔纳,在本书中,这些指涉着同一座城市的区别微妙的名字,以看似不动声色的方式出现在同一个句子的两端。它们是本书所述故事的背景音符,指示着一整套有关“我是谁”“我的祖国在哪里”“什么是民族”的记忆、理念和话语。跨越四个世纪,四个国家,通过将目光落在这片有着复杂民族混居背景、经历过极其多元的政体模式,被几度撕裂乃至摧毁的土地上,斯奈德试图为我们揭示民族理念转变的奥秘,追踪概念如何被解释、扭曲、发明和滥用,如何在与更为复杂的外部力量相互衍生的过程中酿成深重苦难,又焕发出崭新光辉。 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试图为有关通

    • ¥41.9 ¥68 折扣:6.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