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0年,在以传世文献为本位的夏王朝始年的推定上,是个便于记忆的数字。 公元前2000年,在所谓的夏王朝前夕,考古发现中看不到与传世文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 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带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为随后以二里头为先导的中原广域王权国家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000年――中国文明目前一个重要转折点。 许宏著的这本《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从考古发现入手,站在考古学家的角度,解读从神话到历史的进程,讲述早期中国的故事。
庵埠镇位于潮州市南端,毗邻汕头、揭阳、澄海,古称龙溪都。作者对庵埠镇历朝历代有名款及无名款但有历史价值的题刻进行记录、拍照、拓片与整理,并收录其背后故事。全书收录题刻140余条,按年代顺序排列,上编为匾额、书画,下编为碑记,分图片、题刻说明、书法点评、作者传略、内容注释等部分。本书可作为研究庵埠历史的文史资料,供读者一览庵埠当地人文、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全面回顾了20世纪龙山文化发现与研究的历史和成果,展示了中国文明起源期这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的面貌,并探讨了一些前沿性的学术问题。本书配有彩图7幅、插图34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地球存在有46亿年了,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已经有200万年,但人类文明开始发展仅仅是1万年前的事,而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只有五千年。物转星移,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有多少的生命消亡,有多少的故事湮灭。 历史在不安和骚动中前进,随着一个个王朝的更替,随着一代代人的消亡,多少往事烟消云散,口耳相传的故事在岁月中渐渐变形,曾经鲜活的生命在时间的长河里悄悄黯淡。当你在故纸堆中翻找着曾经的真相,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历史已经因一代代君主和文人的好恶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它们是巩固统治的工具,它们是谄媚奉迎的宣言,它们是涂脂抹粉的修饰,它们的真容藏匿在层层的包裹之下。 难怪胡适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么,我们要到哪里去找寻真实的过往?面对着虚无缥缈如未来一般的过去,谁能向我们重现曾经的真相? 幸好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赵丛苍、郭妍利编著的《两周考古》简要介绍了两周(西周和东周时期)考古在20世纪的发展简史,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的重大发现和主要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作了初步展望。本书配有彩图7幅、插图41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就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书号:9787564391577 书名:“简”述中国 行役戍备:河西汉塞的日常生活 定价:45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文物》杂志创刊于1950年,其资料丰富、学术性强,为文物和考古专业学术性资料性刊物。该刊反映了 文物考古的重大成果,刊载有关文物考古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介绍和研究我国的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 《文物(2019.4总第755期)》收录了《浙江慈溪低岭头南宋窑址调查简报》《秦始皇帝陵出土青铜马车铸造工艺新探》等文章。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员关上灯,打开放映机,投影开始了。新的历史开始了,有人花钱来看的热闹街道、仪仗队表演、马拉车……后来,人们把这 定为电影诞生日,将卢米埃尔兄弟称为“现代电影之父”。在卢米埃尔看来,电影不仅仅是一台机器,电影是诗歌,是想象力,是生活。电影真的很棒,感谢卢米埃尔兄弟。
本书是“考古广西”丛书的一个分册,详细描述了从史前到明清时期广西代表性的窑址,如桂州窑、英罗窑、永福窑等 窑口的发现过程、地理环境、技艺特征、历史变迁及代表性产品,完整勾勒出广西陶瓷业的发展脉络:从万年前甑皮岩先民的陶器烧制,到东汉晚期成熟瓷器的诞生,再到唐宋元时期青瓷和青白瓷的繁盛,直至明清时期的转型,揭示古代窑火如何映照出地方经济的起伏、文化交流的轨迹。同时,书中还穿插了一线考古人员在现场挖掘、研究、发现中的故事,使得整本书 具趣味性和人文色彩。本书不仅是一本科普读物, 是一次充满趣味和深度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