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云冈石窟中小窟龛的展开——装饰·空间·工匠(中华文明研究译丛)
    •   ( 109 条评论 )
    • [日]熊坂聪美 著,黄盼 译 /2024-10-3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云冈石窟中由贵族或民众主导制作、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未得到充分关注和研究的中小石窟和佛龛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中小窟龛的制作起始时间,其次阐明中小窟龛与同时期的大型洞窟的关系,最后探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云冈石窟造像活动的主体转变为民众,实际的窟龛开凿由多个工人集团分别完成的可能性。本书弥补了云冈石窟学术研究的薄弱环节,使云冈石窟整体研究向前推进。

    • ¥63.7 ¥98 折扣:6.5折
    • 有豕白蹢:中国古代家猪的考古研究
    •   ( 177 条评论 )
    • 吕鹏 /2024-01-31/ 大象出版社
    • 家猪的驯化和饲养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创造,它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本书以动物考古为主要研究视角,并参考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阐释中国古代家猪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家猪的饲养技术、家猪的用途、家猪的仪式和文化内涵,全景式地展示中国先民驯化和饲养猪的历程,揭示猪的物质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体现了学界对中国优秀的畜牧遗产进行活态传承的理念。 本书从动物考古角度对猪进行了全面论述。首先,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家猪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故事,在系统介绍如何应用动物考古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家猪研究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先民独立驯化和饲养家猪的历史。其次,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家猪饲养技术史的故事,放养与圈养、阉割和选育、饲料及选用等技术手段造就了中国当今

    • ¥83.2 ¥128 折扣:6.5折
    • 名物研究十二题 中华书局
    •   ( 30 条评论 )
    • 扬之水 /2024-08-01/ 中华书局
    • 名物学是涉及社会生活史、工艺美术史、文物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二十多年来,扬之水通过其扎实严谨的研究和勤奋著述,将名物学发扬光大,给这门古老的学问注入了新的内涵,正如作者所说:“在考古学逐步走向成熟的情况下,今天完全有条件使名物学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解决文学、历史、考古等领域中遇到的问题。”本书涉及古代家具、宋代花瓶、香事、茶事、酒器、节令风物等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讲述和揭示名物学这一交叉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功用,考据精审,文图并茂,一卷在手,既可以领略和体会名物研究的魅力,也可对作者治学的特点以及学问的如何养成等多所领悟。

    • ¥64.3 ¥108 折扣:6折
    • 龙岗秦简汇释今译(语言服务书系·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
    •   ( 88 条评论 )
    • 吴辛丑 张晨 /2022-12-01/ 暨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 之一,以龙岗秦墓出土的竹简、木牍为研究对象。本书对简牍的研究包括释文、汇释、校记和今译四部分,不仅通过人工摹写还原简牍原貌,弥补当下出土战国文献研究相关著作在摹本上的不足和缺憾,还通过互校不同版本的释文和吸收的校订成果,用简洁的现代汉语对简牍的内涵进行准确细致的解读和分析,对于出土战国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具有突出的文献价值和抢救性意义。此外,本书对于古文字学、战国文字学、汉语史学研究以及需利用古文字材料的各门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对于相关学科的教学和普及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

    • ¥51.9 ¥79.8 折扣:6.5折
    • 考古三记:吐鲁番考古记
    •   ( 303 条评论 )
    • 黄文弼 /2023-05-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吐鲁番考古记》内容分为文字版 吐鲁番考察经过 遗物说明 和文物图版两部分,刊布了黄文弼两次在吐鲁番考察所获重要古籍和文书写本、钱币、拓片、壁画等珍贵资料。本书与《高昌陶集》《高昌砖集》合称 吐鲁番三部曲 ,是吐鲁番研究的奠基之作。

    • ¥57.2 ¥88 折扣:6.5折
    • 汉帝国的目光:语词、观念与语言考古学 上海古籍出版
    •   ( 20 条评论 )
    • 叶晓锋 著 /2024-11-01/ 上海古籍
    • 汉帝国东有越人,南有楚人,西接印度与西域,北邻匈奴。本书以汉帝国的周边民族为切入点,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审视汉帝国的复杂性和立体感,汉帝国与这四方文明的互动和互鉴,使汉帝国焕发出丰富而多元的面貌。书中尤其关注匈奴对汉朝的深远影响,通过破解当时的语言,不仅揭开匈奴的神秘面纱,还为理解汉帝国出现的新语词和艺术元素提供了重要线索。 本书从政治、艺术、医学、地理等多维度重构汉帝国的 史意义,通过考古学和语言研究,以匈奴语言、汉代楚语、西王母、不周山、扁鹊和华佗、挽歌和 句起源、越人等为主题进行讨论,带领读者进入汉代精英眼中的多语言世界及其背后的世界观,逐步重构出汉帝国精英所看到的多元复杂的世界,从而展现一个 史视野中立体鲜活的汉帝国。

    • ¥58 ¥88 折扣:6.6折
    • 岳麓书院藏秦简(贰)汇释今译(语言服务书系·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
    •   ( 68 条评论 )
    • 张玉金 李明茹 /2022-12-01/ 暨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 之一,以嶽麓書院藏秦簡《数》为研究对象。本书对简牍的研究包括释文、校记、汇释、算法解析和今译五部分,不仅通过人工摹写还原简牍原貌,弥补当下出土战国文献研究相关著作在摹本上的不足和缺憾,还通过互校不同版本的释文和吸收最新的校订成果,用简洁的现代汉语对简牍的内涵进行准确细致的解读和分析,对于出土战国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具有突出的文献价值和抢救性意义。此外,本书对于古文字学、战国文字学、汉语史学研究以及需利用古文字材料的各门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对于相关学科的教学和普及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

    • ¥63.7 ¥98 折扣:6.5折
    • 周家台秦墓简牍等三种汇释今译(语言服务书系·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
    •   ( 80 条评论 )
    • 吴辛丑 林慧 /2022-12-01/ 暨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 之一,以周家台、岳山、青川郝家坪三地出土的简牍文献为研究对象。本书对简牍的研究包括释文、汇释、校记和今译四部分,不仅通过人工摹写还原简牍原貌,弥补当下出土战国文献研究相关著作在摹本上的不足和缺憾,还通过互校不同版本的释文和吸收的校订成果,用简洁的现代汉语对简牍的内涵进行准确细致的解读和分析,对于出土战国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具有突出的文献价值和抢救性意义。此外,本书对于古文字学、战国文字学、汉语史学研究以及需利用古文字材料的各门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对于相关学科的教学和普及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

    • ¥71.4 ¥109.8 折扣:6.5折
    • 望长安 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故事 霍宏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正版书籍 新华书店旗舰店文轩官网 当当自营
    •   ( 62 条评论 )
    • 霍宏伟 /2024-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在上世纪初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战乱频仍,政局不稳。国家深陷危难中,国宝亦无法自保。大量文物盗掘、盗卖活动猖獗,很多国宝漂流异乡,丧失了原始出土和保存的信息,不仅对学术研究造成了巨大困扰,也是国家财富的损失。它们如今静静躺在国外知名博物馆中,接待着来自全世界游客敬仰的目光和赞美的语言,但同时也是文明遭受浩劫的重要证据。本书以不同年代、不同角度、不同形式诠释了一个共同主题——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博大精深。对流失文物,从追溯丢失经过、复原原始保存信息、考证人物身份、还原古物用途、研究一个时代的风貌……各个角度,讲述了这些国宝蕴含的信息。同时,让我们看到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之内,文物的精美绝伦和盗掘者穷凶极恶并存,文物保护者和贩卖者之间的博弈。这些故事现在都静静躺在距离

    • ¥57.3 ¥88 折扣:6.5折
    • 塑造中国:东亚大陆腹地早期聚落组织与空间架构
    •   ( 101 条评论 )
    • 王鲁民 /2023-05-01/ 大象出版社
    • 本书第一次将人类遗存的空间分析与中国古代典籍关于夏、商、西周三代的文献记述相互参照,通过阐述 中国 的辨识与确认、以特定形式为基础的实体 中国 的实现与坚持、 中国 的再生与转型,深入探讨了东周以前东亚大陆腹地大型权力的出现,尤其是在郑洛一线设置祭祀中心的大型权力被古人视作神圣的 中国 的空间完整性的维持和拓展的历程,揭示了 塑造中国 的历史进程自旧石器时代早期已经展开。 深圳大学王鲁民教授是空间考古领域的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权威学者,《塑造中国---东亚大陆腹地早期聚落组织与空间架构》一书是作者对 中国 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在空间考古领域的一次开创性尝试。通过将人类遗存和中国古代典籍关于夏、商、西周三代的文献记述相互参照,作者创建了三项开创性研究成果:一是制作了以《今本竹书纪年》为基础的夏、

    • ¥55.9 ¥86 折扣:6.5折
    • 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
    •   ( 29 条评论 )
    • 萧易 著 /2022-04-01/ 广西师大
    • 作者萧易跟随《中国 地理》进行考古之旅,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集结19篇文章,汇成《寻蜀记》。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从微观的角度,一一呈现并解读出汉代的石阙、唐代的石窟、宋代的古城、明代的陵墓、清代的建筑……这些文物串连起来,形成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展现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 ¥53.6 ¥88 折扣:6.1折
    • 马王堆考古手记 侯良 侯弋著 真实还原当年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历程 收录当年发掘现场的珍贵影像资料 中信正版书籍
    •   ( 4 条评论 )
    • 侯良,侯弋 /2024-04-01/ 中信出版社
    • 一座千年汉墓,三千件珍贵文物,一代文博人的艰难探索。《马王堆考古手记》真实还原当年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历程,以一手资料破除了流传甚广的谣言,以引人入胜的叙述回顾50年前发掘历程中的一波三折。本书作者之一侯良,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工作的亲历者和领导者之一。侯良先生一生致力于马王堆的研究和普及推广工作,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老一辈考古文博人“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感。本书梳理了侯良先生留下的大量手稿、书稿和内部资料,并收录当年发掘现场的珍贵影像资料。马王堆汉墓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马王堆出土的大量文物都堪称稀世珍宝,可以衍生出独立的学问,如帛书、帛画、简牍、漆器等。本书由湖南博物院提供高清文物图片,带来仿佛亲临现场的观赏体验,更从博物馆

    • ¥66.7 ¥99 折扣:6.7折
    • 从边疆到海疆-王恒杰南海考古及边疆民族研究文集
    •   ( 22 条评论 )
    • 王恒杰 著 /2013-10-01/
    • 恒杰先生具有文字学的功底、历史学方法的训练、长年在民族地区社会历史调查的积累和考古学的实践,在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之上,先生将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和古文字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比较研究;对事物进行多视角的、深入缜密、客观求实的考察;各篇文章、每个立论既有文献典籍为参照,也有实地踏勘、田野工作所获手资料为依据,这是王恒杰先生论著的鲜明特色,体现了他的学术风格。他说:“搞人文、社会科学,光坐着是做不出真学问、写不出好文章的,必须迈开双腿,深入到你的考察对象和地区,特别是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没去过的地方,我不敢写,只有亲自做过实地田野考察,获得真实的资料,写起来心里踏实,论据充实,文章学问才能坚实,有长久的生命力。即便是历史学方面,若与现代的族群相关联,在条件

    • ¥57.2 ¥88 折扣:6.5折
    • 考古三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
    •   ( 291 条评论 )
    • 黄文弼 /2023-05-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以黄文弼两次在塔里木盆地的考古记录与采集文物为基础著成,体现出他对塔里木盆地深入调查与研究的成果,与其他两部考古记一样,发挥了实地考察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特点与优势。本书主要考察的范围包括:焉耆、库尔勒、轮台、库车、沙雅、和阗、于阗、皮山、叶城、巴楚、喀什、阿克苏等古代遗迹。

    • ¥63.7 ¥98 折扣:6.5折
    • 中国考古通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162 条评论 )
    • 张之恒 /2009-10-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时至今日,中国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新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原来出版的《中国考古学通论》一书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重新组织了一批在考古学教学和研究方面颇有成就的同志编撰了这本《中国考古通论》。

    • ¥50.9 ¥80 折扣:6.4折
    • 追寻三星堆(探访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
    •   ( 44 条评论 )
    • 薛芃//艾江涛|责编:曹明明 /2021-09-01/ 三联书店
    • 《追寻三星堆》以三星堆遗址为出发点和核心,对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诸遗址进行了踏访和追寻,由此带领我们走进三星堆和它的时代。分上下两部分,上篇“美三星堆”以三星堆为轴,讲述与它有关的古蜀国神话传说、葛维汉的研究史、宝墩遗址和金沙遗址,重点介绍了2020—2021年新发掘的三至八号坑的考古发现;下篇由三星堆延展至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对盘龙城、汉中、炭河里、新干大洋洲等遗址进行了采访书中汇集了记者的探访采编,对李伯谦、孙华、施劲松等学者的访问,对所涉遗址背景资料的介绍,从记者、学者的不同角度,对三星堆和它的时代进行了揭示。

    • ¥60.6 ¥88 折扣:6.9折
    • 考古学:实践和能动性理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曹斌编译 /2021-0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国内考古学理论方法的翻译介绍还基本沉浸在美国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以过程考古的相关理论为主。不可否认这些理论性文章著作在某个时段内的学术价值,但是相关内容西方学者已经很少讨论。本书精选十篇左右哈佛大学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课程中选择与讨论的关于后过程考古学主体能动性与实践理论的文章,翻译汇集成书。本次汇集将真正促成国内对于后过程理论的了解以及东西方考古学理论新时代的交流和对话。哈佛大学考古学学科带头人付罗文博士为本书作序,也是该书的点睛之笔。

    • ¥67.1 ¥98 折扣:6.8折
    • 中国印章学教程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23 条评论 )
    • 无 /2022-04-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教程第一章对中国印章文化和世界古代印章的概况作了简略介绍。 本教程第二章是中国印章的基础知识,细致入微地解析有关印章的各种知识和信息。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读者可以对印章的基本构成、使用方法和历史记载都有一个大致了解。本章贯穿文物学探究的思路,既有分析又有综合,这种思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物的其他门类也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本教程第三章主要讨论中国古代实用印章的分类,介绍了传世古玺印的由来和古代实用印章的基本分类,让读者对中国古代实用印章的基本来源与类别有基本的认识。 本教程第四章主要讨论古代实用印章的分期,结合古代文献、考古学所得和文物学分析,提出了中国古代实用印章的分期意见,这一分期意见可以简略地表达为“两段八期说”。 本教程第五章讨论了中国艺术印章的发展。首先讨论了中国艺术印章

    • ¥63.8 ¥98 折扣:6.5折
    • 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
    •   ( 205 条评论 )
    • 许宏 /2021-02-02/ 三联书店
    • “中国”二字由何而来? 早的中国诞生于何处?华夏 王都在哪里?二里头遗址和文献中记载的夏朝是何关系?考古队长许宏的二里头遗址发掘亲历记,讲述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分享考古的乐趣和艰辛,解读三千多年前东亚 早的广域王权 诞生的故事,一览中国早期文明的恢弘壮阔及其辐射和影响。 《 早的中国》讲述了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故事,带我们回到距今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中原腹地,一览当时东亚 早的广域王权 的样貌。她有着300万平方米的面积,成为当时 的中心性城市,她有 早的“紫禁城”、 早的中轴线布局、 早的青铜礼器群、 早的官营青铜器和绿松石器作坊等。她让我们看到在史书记载的“夏商之际”,中原文明的发达和影响力。她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满天星斗”中 亮眼的那颗星,不仅采同时代其他文化之长处,还将自己的文明强势推广

    • ¥52.4 ¥88 折扣:6折
    • 商末周初文化变迁的考古学研究/考古新视野
    •   ( 17 条评论 )
    • 李宏飞|责编:张朔婷 /2021-04-01/ 文物
    • 本研究首先运用考古学文化研究方法及文化因素分析法对商、周两系文化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以西周早期的文化分布为空间范围,以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期至西周早期为时间范围,对时空范围内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考察商、周两系文化因素的变动现象,归纳总结各区域不同的文化融合模式。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尝试分时段对文化面貌变迁的动因进行探讨。在商周 替研究案例的基础上,将其与夏商 替的文化变迁进行比对,尝试归纳总结中国早期王朝 替的规律性认识。 本研究认为商周双方在灭国战争之前的敌对状态在物质文化层面(特别是陶器群层面)形成了鲜明可辨的族际边界,灭国战争导致文化面貌上的族际边界被打破,文化因素彼此互现,双方仍然保持自身的主体文化特征,但上层文化已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兴

    • ¥68.57 ¥108 折扣:6.3折
    • 广西钱币研究集萃.2020
    •   ( 10 条评论 )
    • 广西钱币学会 /2020-11-03/ 暨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收录了广西钱币学会2018-2019年度学术课题结项论文、 中国 东盟货币文化与交流 主题征文部分获奖文章,以及学会年度工作要闻。本书是广西钱币学会2020年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对广西历史时期的货币研究,包括钱币的发行、制造工艺,以及相关的钱币管理、铸造制度等方面。旨在传播货币文化,促进交流。

    • ¥63.7 ¥98 折扣:6.5折
广告